紫草色素在复杂性肛瘘手术的临床应用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3
/ 3

紫草色素在复杂性肛瘘手术的临床应用观察

董跃辉

上海市杨浦区中医医院    200090

摘要

目的:探讨使用紫草色素进行肛瘘窦道染色确定肛瘘内口在复杂性肛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低位肛瘘患者随机分成2组,术前行紫草色素进行瘘管染色确定肛瘘内口为(30例),传统探针检查确定瘘管和内口为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肛瘘内口及瘘管数量的准确率、术后复发率等。结果:在紫草色素组中30例患者均能在术中明确肛瘘内口, 准确率100%, 术后复发1例, 复发率3.33%(1/30),两组间有显著差异(χ2=9.231,P<0.05)。对照组中有22例能够明确肛瘘内口, 准确率73.33%, 术后6例复发, 复发率20.00%(6/30)两组在明确肛瘘内口准确率比较有显著统计意义(χ2=24.6, P<0.01), 两组间有显著差异(χ2=4.043,P<0.05)。结论:紫草色素在复杂性肛瘘治疗中能够明确肛瘘内口,降低术后复发率。

关键词 紫草色素 肛瘘 染色法

肛瘘是肛门部常见的肛周疾病,是指直肠下端、肛管、肛门周围皮肤组织间形成的内外口相通的瘘管[1]。有报道指出手术后复发率一般10%左右[2],复杂性肛瘘术后复发率更高则可高达50%[3]。对于降低肛瘘复发的关键是明确肛瘘瘘管数量及内口位置,并进一步彻底手术治疗。笔者采用紫草色素对肛瘘瘘管进行染色的方法,取得显著效果,依染色结果进行手术可显著降低复发率等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自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行复杂性肛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60例,年龄19-69周岁,中位年龄39岁,男42例,女18例,两组间年龄与性别无显著差异(p<0.05)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实施。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医肛肠病诊断疗效标准》中肛瘘诊断标准[4],同时符合西医肛瘘诊断标准[5],且接受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

②年龄16-75周岁,性别不限;

③术前超声初步确定为复杂性肛瘘。

排除标准:

①术中检查确定为高位肛瘘者;

患有肛乳头瘤者,合并结直肠炎、肛裂、肛周脓肿者;

②伴有心、肾、脑、肺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者;

③合并营养不良性疾病者;

④术前肛周有皮损者;

⑤合并恶性肿瘤、糖尿病、结核者;

⑥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者。

  1. 方法

紫草色素制备:将紫草原料(本院中药房提供)进行粉碎,颗粒大小为100目,将制备的紫草粉浸于75%乙醇溶液中约24小时,并过滤去除沉淀物,取澄清溶液密封备用。

手术方法:手术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治疗,由同一个医生完成主要的操作。术前进行肛周超声检查,大致明确瘘管数量、走形、内口位置等信息。

紫草色素组:紫草色素组患者在麻醉起效后手术开始前扩肛后置入无菌纱布,然后经肛周肛瘘外口加压注射紫草色素,将肛门内填塞无菌纱布取出发现有紫草色素者,认为染色成功,并记录染色数量、点位以及距离肛缘深度等信息。染色完成后,继续使用探针进行复核,观察有无遗漏瘘管,以及内口位置是否准确,并记录。

对照组:无染色步骤,探针检查方法同紫草色素组。

1.3观察指标:瘘管数量、内口位置、术后6个月复发等指标。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P<0.05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在紫草色素组中30例患者均能在术中明确肛瘘内口,准确率100%,对照组中有22例能够明确肛瘘内口,准确率73.33%(22/30),经紫草色素染色法治疗肛瘘,更容易找到窦道内口,有显著统计意义(χ2=9.231,P<0.05);术后随访6个月,紫草色素组术后复发3.33%(1/30),对照组共有6例复发,复发率20.00%(6/30),紫草色素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043,P<0.05)。见表1

表1

明确内口

复发数

紫草色素组n=30

30

1

对照组n=30

22

6

3讨论

肛瘘是肛管直肠疾病中的常见病,主要症状表现为肛周皮肤和直肠、肛管以瘘管相通。一般

由原发性内口、瘘管、支管和继发性外口组成,外口位于肛周皮肤上,内口位于肛管或直肠内。肛瘘不能自愈,必须行手术治疗[6][7]。肛肠疾病中肛瘘的国外发病率约为8%,国内为1.67%-3.60%[8][9][10][11]。复发原因是未能准确找到和处理内口或对管道走向、分支、腔隙大小了解不足,故在术前明确肛瘘分型对手术方案的选择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如何减低肛瘘术后的复发,主要在于能否确定窦道的内口及窦道范围,能否彻底清除[12][13]。对于肛瘘的评估,主要分为术前和术中。术前依靠超声或者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手段,由于超声检查较为方便和低价,目前作为主要手段。有研究表明显示三维超声定位内口准确率为84.2%~98.1%[14][15]。

传统的银质圆头探条探测法在单纯性肛瘘的治疗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而在复杂性肛瘘的诊治中,需要明确内口位置。具体操作尤其依赖手术者的经验,如遗漏内口位置,或者错误定位,则是导致术后肛瘘复发的重要原因.[16]。采用紫草色素经肛瘘窦道外口注射染色法,能够明显弥补现有技术手段的不足。在本研究中,在紫草色素组中30例患者均能在术中明确肛瘘内口,准确率100%,术后复发1例,复发率3.33%(1/30),而对照组中有22例能够明确肛瘘内口,准确率73.33%,术后6例复发,复发率20.00%(6/30),两组在明确肛瘘内口准确率以及复发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0.05)。说明既能清楚地显现出窦道的范围及感染内口的数目,手术能更好地切除病变组织,因此术后复发率更低。目前部分临床应用亚甲蓝注射液进行染色,因亚甲蓝可能损害神经髓质作用[17],并有超药物适应症带来的纠纷可能。染色所使用的色素制取于紫草,有一定抑菌作用,也可以促进创面愈合的效果[18]。因此紫草色素染色是一种更稳妥的方法。

综上所述,紫草色素染色法是一种操作简便,且具有安全特点的方法,对于复杂性肛瘘治疗方面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参 考 文 献

[1]Abcarian H.ClinicalAssessmentofAnalFistulas[M]//AnalFistula.SpringerNewYork, 2014:27-29.

[2]王振军.肛瘘治疗的回顾和思考 [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0, 13(12);881-884.

[3]van Koperen PJ, Bemelman WA, Gerhards MF, et al. The anal fistula plug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the mucosal advancement flap for crypto glandular high transsphincteric peri-anal fistula: a double-blinded multicenter randomized trial[J]. Diseases of the Colon & Rectum, 2011, 54(4): 387-393.

[4]邹德柱,李萍. 肛瘘术后外用中药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中医药信息,2016,33( 3) : 129-131.

[5]王建民,李明,唐昆,等. 生肌散 1 号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3( 3) : 46-48.

[6]Cintron JR, AbcarianH, Chaudhry V, et al. Treatment of fistula-in-ano using a porcine 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 anal fistula plug[J]. Techniques in coloproctology, 2013, 17(2):187-191. 

[7]Bleier JIS,  Moloo H, Goldberg SM. Ligation of the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 an effective new technique for complex fistulas[J]. Diseases of the Colon& Rectum, 2010, 53(1):43-46.

[8]Ratto C,CrilloE,Parello A,et al.Endoanal ultrasound-guided surgery for anal fistula.Endoscopy,2005,37(8):722-728

[9]徐孟廷,陈富军.肛瘘的诊断现状.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18(8):936-938.

[10]张以文.低位切开高位实挂与虚挂疗法在治疗高位肛瘘中的疗效比较.中国医疗前沿,2013(24):37-38.

[11]吴可,赵浩翔.肛瘘的中西医诊治近况.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19(1):123-126.

[12]吴文江, 罗湛滨, 范小华.高位复杂性肛瘘诊治难点及解剖特点分析[J].广东医学, 2013, 34(13):2048.

[13]Abcarian H. Recurrence/Persistence After Fistula Treatment: What Next? [M] //Anal Fistula. Springer New York, 2014:191-193.

[14]Sudo-Szopinska I, Koodziejczak M, Szopinski TR. The accuracy of a postprocessing technique-vliume render mode in three-dimensional endoanal ultrasonography of anal abscesses and fistulas. Dis Colon Rectum, 2011, 54(2): 238-244.      

[15]Kim Y, Park YJ. Three-dimensional endoanal ultrasonographic assessment of an anal fistula with andwithout H202 enhancement.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9, 15(38): 4810-4815.

[16]Garg P, Song J, Bhatia A, et al. The efficacy of anal fistula plug in fistula-in-ano: a systematic review[J]. Colo-rectal disease, 2010, 12(10):965-970.

[17]姜迎海, 夏令杰, 王静, 等.鞘内注射紫草色素对福马林致痛大鼠的镇痛作用[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3, 30(9):1946-1948.

[18]陈朝晖,代述东,曲小伟,等. 复方紫归膏促进肛肠病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2) : 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