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病

宋建梅

深圳市罗湖区东晓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518000

摘要:目前,西医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耐药性较高,且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使用中药治疗高血压,虽然起效较慢,但是持续时间较长,且没有很大的依赖性,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在此背景之下,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显著,同时也可以减少西药治疗的副作用。

关键词:高血压;中西医;副作用

1 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及危险因素

情志的刺激,思虑伤害脾脏,脾脏失衡或心情长时间郁闷损伤肝脏,怒火大伤肝,肝脏失衡从而导致气机不畅,膏脂输送失常,使得体内血脂升高。体质过于肥胖,现在许多人成年以后体形没有更好的管理以至于肥胖过度而阳气不足。津液膏脂的输送迟缓,在血液中堆积过多,导致素体血脂变高。贪睡不喜运动或者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的人群,由于职业工作限制,一整天的坐着,人体的气机运行失常。气机失常对于津液的输送不利,不能及时进行膏脂的转化,以致于积少成多,堆积在体内,血液中的脂质升高。年龄的约束,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的代谢、气血的运行相对于年轻人来说都大幅下降。

1.1 遗传因素

具有家族聚集性,当父母均为高血压病患者或者是父母早年均患高血压病,则其子女最终患高血压病的危险性也较高。

1.2 饮食因素

高钠低钾膳食是中国人群高血压发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1905年有研究者首次提出,饮食中盐的摄入量是高血压病因的观点,并证实了当限制盐的摄入量时可以有效的降低血压。

1.3 超重与肥胖

根据Framingham心脏研究的危险评估证实,约78%的男性和65%的女性高血压患者可归因于肥胖。BMI和收缩压以及舒张压之间几乎呈线性相关,这一相关的关系可见于全世界不同的人群8。因而超重与肥胖是许多高血压患者的重要病因,因此以减轻体重来降低血压具有很高的价值。

1.4 其他因素

精神状态、年龄、性别以及饮酒吸烟等因素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引起血开的增高。

2 病机

在西医看来,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功能障碍、胰岛素抵抗、下丘脑神经元钠通道、钾通道障碍等。而在中医方面其病机主要是由于痰阻、血瘀、气滞、寒凝等因素所导致的血脉瘀阻。

3 临床表现

其临床表现不论在中医或西医上都是大同小异,大都表现为头痛、眩晕、心悸、视物模糊等。中医之中不同的证型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但其主证大都是以眩晕为主,具体为何种证型,用什么方药则根据病人的不同临床表现来选择。

4 治疗

4.1 西医治疗

西医治疗高血压病时不仅要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而且要根据病人不同的症状和表现,合理使用药物来控制血压。利尿剂中常用的氢氯噻嗪多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与其他降压药物合用可以增加疗效,但由于氢氯噻嗪会影响尿酸的代谢,因此患有痛风的患者不可使用。

4.2 中医治疗

4.2.1 单味中药对高血压的治疗及有效成分

4.2.1.1 天麻

现代研究表明天麻素可有效改善由血管适应性降低而引起的老年高血压。主要原因是天麻素可以降低外周血管的阻力,增加动脉的血流动性,提高外周血管的适应性。天麻素通过对抗儿茶酚胺类递质的缩血管效应,非竞争性拮抗电压依赖钙道和受体活化的钙通道,阻止Ca2+ 内流和释放,引起血管舒张,从而降低血压。

4.2.1.2 钩藤

《中国药典》收载钩藤性味和归经:味甘,性凉,归肝,心经;主要用于肝脏的肝风内动,癫痫痉挛,高热惊厥,感冒夹惊,小儿惊啼,妊娠子痫,头痛眩晕[5]。近年来相关文献显示[6],钩藤中主要的活性成分是钩藤碱和异钩藤碱,在临床治疗高血压方面也是利用这两种成分,其中降压作用最强的是异钩藤碱,钩藤总碱、非生物碱部分的作用最弱,钩藤碱的降压作用处于两者之间。

4.2.1.3 川芎

川芎,又名芎藭、马衔、山鞠穷、贯芎、香果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是其主要来源。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可广泛用于治疗血瘀气滞痛证,头痛,风湿痹痛等症。主要生产于四川、贵州、云南,其中四川产的质量优良。川芎的采摘一般都是在夏天当茎上的节盘突出明显时,另外,再略带紫色的时候采集,去除茎的叶子和泥土,晒干烘干,然后撞去须根。

4.2.2 中药复方对高血压的治疗

4.2.2.1 天麻钩藤汤

天麻钩藤汤中天麻、钩藤为君药,用药可入患者肝经,其主要功效是熄风平肝,天麻可显著改善眩晕等症状。在天麻钩藤汤中加减中药又会有不同的治疗效果,川牛膝及石决明具有降压功效,杜仲可扩张肾血管及冠脉,对肾性及原发性高血压都有良好的临床效果。黄芩可以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抑制血小板的凝集,益母草可以扩张血管,并与肾上腺素产生拮抗作用,对于神经性及动脉硬化性高血压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11]

4.2.2.2 防己黄芪汤

健脾利水、益气祛风为防己黄芪汤的主要功效。其中防己、黄芪作为本方的君药,两者共用祛风除湿而不伤正,益气固表而不恋邪,使风湿俱去,表虚得固。臣药是白术,

入脾经,补气补脾除湿,一方面可以帮助防己祛湿行水,另一方面又可增强黄芪的益气固表的效果。共同使用甘草、生姜、枣来协调营卫。诸药合用,正好契合肥胖性高血压的病机特点[14]

4.2.2.3 柴胡龙骨牡蛎汤

柴胡龙骨牡蛎汤来源于《伤寒论》,由柴胡、生姜、人参、黄芩、大黄、桂枝、大枣、半夏、茯苓、牡蛎、龙骨 、铅丹组成。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和解少阳、利胆和胃、通阳泄热、重镇安神之功[16]。不少文献记载了柴胡骨牡蛎汤还具有滋阴潜阳的疗效,在现代临床研究上常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其能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使患者的血压趋于正常水平,并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西药的治疗作用并没有任何区别。表明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中药治疗和西药的治疗效果是等同的[17]

4.2.3 中成药对高血压的干扰作用

中成药是中药材经过一系列的加工而制成的携带方面、疗效明确的药物。牛黄降压丸由牛黄、珍珠粉、羚羊角、黄芪、郁金、冰片等组成,其中羚羊角清热镇痉、平肝熄风、解毒消肿,牛黄活血散结、清热凉肝。珍珠粉、冰片可以镇静安神,散热止痛,养血收阴,黄芪补中益气,利水祛肿,郁金行气解郁、凉血破瘀。上述药物并用,达到降压的作用。马换青[18]调查发现牛黄降压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可标本兼治,平稳降压,比单一中成药的降压效果更好。

结论

近年来,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在中西医结合用药对高血压治疗方面有很多研究报告,通常的中西药物并用的治疗效果比单一药物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因此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将中药和西药结合起来一起应用,达到更好的降压作用,为人类的疾病提供更多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充分发挥中药在临床中的治疗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配方,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中成药研发与市场推广有着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晓云,黄晓琴. 原发性高血压与焦虑情绪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老年医学,201731( 4) : 477 480

[2]李爽,夏豪 ,刘浙波,梁桂诚.天麻素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9331:76-80

[3]单雅蒙,王洋,徐贵成.天麻治疗高血压病研究进展[J].世界中医学,20171212):3182—3185

罗湖区东晓社康中心

结业论文

                        timg.jpg

题目: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病

姓名:宋建梅  

科室:全科诊室

职称:主治医师

20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