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中监测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环境监测中监测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邓存

南宁市生态环境局,广西南宁市,530022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水资源的环境安全在新时代,水的使用标准不断变化,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在生态环境方面。迫切需要加强对水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对水资源污染和水质变化的实时监测,以及提高对水环境的监测和管理水平。本文对环境监测中监测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问题对策

引言

目前,在我国工农业的发展进程中,未能完全遵循水环境的保护原则,导致水环境的持续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阻碍。在水环境污染事件的影响下,我国国民用水的安全性问题仍未解决。由于工农业对水环境的污染,导致我国水环境在监测方面存在诸多实践问题。作为水污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水环境监测与我国水安全及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利用监测设备,能够有效开展水体污染治理的检测、分析工作。通过水环境的监测技术,能够精准的探测到污染源,并达到及时治理的效果,为广大用户提供划分等级的水体污染程度明细。

1中国水环境监测发展现状

水环境监测是指定期或及时查明、分析和动态监测水质、水量以及影响水资源生态质量的人为和自然因素。根据《水循环法》,降水等水体通过实验性科学监测方法,结合地表水、地下水、生物水、化学水和物理水的相关知识和开发方法,系统地评估和评估水环境的总体质量。中国于1973年开始保护环境,迄今为止,水生环境监测已有40多年历史。目前我们的水资源稀少,水污染严重,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来监测水环境。中国水利部设有约300个水和环境监测中心,各级监测站近3000个,其中大部分负责水和环境监测。水污染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并对生态水生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基本建成水事监测网,制定了水样采集、监测点建设和运输等领域更强有力、更合理的技术标准,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水环境调查数据继续得到改进,监测系统运作良好,该国的水环境继续健康和积极地发展。

2环境监测中监测水环境存在的问题

2.1监测体系不完善,监测技术落后

由于我国的地表水监测起步较晚,使得很多的监测技术比较落后,难以达到西方国家的水平。但是随着地表水监测系统的不断普及,再加上多个部门的深入研究,有效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地表水资源形成了较为全面的监控。此外,为了进一步改善地表水监测的质量,还需要加大资金投入,不仅要引入先进的设备,还要加强自主研发力度,着力提高技术监测水平。同时,人才储备资源也是制约地表水监测的原因之一。虽然我国有众多监测人员,但是其专业水平有限,对检测设备的操作不够了解,在监测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操作失误和不规范等现象,难以确保数据准确无误,也无法为监测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最后,由于很多机构的思想意识落后,不重视地表水监测,监测的次数频率过低,而且也没有制度约束,使得地表水监测的整体水平严重落后。

2.2水环境监测权责问题

现阶段,水环境监测部门的职责不清问题是影响水环境监测的关键因素。我国对水环境的监测,主要是结合水体的差异性实施对应的监督工作。我国水环境的监测特点为:针对污水、地下水、地表水等不同水体特征开展相应的监督管理,并由不同的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应的监管工作。具体可以分为水利部门、环保部门、城建部门等多个部门。由于部分水体具有功能叠加的特点,因此需要通过多个部门同时开展监管工作。这种监管方式导致水环境在监测工作方面出现职能的权责问题,缺乏对各部门之间的统一管理监测工作标准,造成各部门的分工情况不够明确。从当前水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角度来看,监管过程中的权责问题是阻碍水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的主要方面。在监管权责问题的影响下,水环境的监测部门极易出现职能交互、混乱的情况,这类职能混乱的现状对我国水环境的监测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浪费现象。在监测工作权责问题的影响下,监测部门容易出现指令反复执行的情况,限制了水环境监测工作的执行进度。另外,由于监测管理人员对整体流域利益的忽视,导致各监管部门之间难以实现工作的合理衔接,使水环境监测的质量与准确性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制约了水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3环境监测中监测水环境的有效策略

3.1重视地表水监测

为了提高地表水监测的质量,有必要加强地表水监测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只有建立健全和设计良好的培训制度,并增加专业人员,才能真正改进监测工作。此外,可以通过深入分析地表水监测问题和制定相应的环境监测措施来提高地表水监测的效率。关于水资源监测,为了提高水资源的总体质量,需要对适当的样本进行分析研究。这就需要采用科学的样本选择方法,以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制定科学的水资源控制措施需要利用科学的数据处理技术,根据水资源的实际情况分析水资源污染的程度和分布情况,以确保其完整性。此外,必须严格遵守质量标准,以提高控制结果的真实性。此外,专用监测设备的有效性取决于水资源监测数据的真实性。为了避免数据中出现重大错误,必须及时收集记录的监测数据。

3.2强化专业培训,提高监测人员水平

水质环境监测人员是各项水质工作的执行者,对于水质环境监测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采用的技术、设备和监督方法的基础上,对现有岗位人员进行水质监测方面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制定系统的技术规范、标准和要求,不仅能提高水环境监测的质量和效率,更能充分发挥水质监测的价值。在实际工作中,有关的环境、水质监督管理人员也要注重建立专业的管理队伍。

3.3水环境遥感监测

遥感技术是以非接触的方式,利用物体反射或辐射电磁波的固有特性,通过探测仪器接收目标物的电磁波信息,从而分析并判别出目标物性质结构的技术。应用遥感技术进行水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水体中的悬浮物、藻类含量等反应污染程度的水体要素所对应的不同辐射特性,使用遥感器捕获并在遥感图像上呈现,通过对遥感图像上光谱特征的分析识别,获得水体的水质参数信息。同时,收集干净水体的光谱特征信息并与研究水体进行分析对比,得到研究水域中各类水质参数的含量与空间分布信息,再与对应的时间信息相结合,从而判断出水体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达到水环境动态监测的目的。常规处理步骤是遥感数据获取、定标辐射值、影像预处理、研究水域掩膜划分、建立水环境数据库、进行水质参数反演。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资源是否安全关系着居民最基本的生活安全,也制约着生产活动安全工作。所以,水资源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相关单位应当给予水环境监测工作高度关注,尽可能做好地表水监测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天琴.水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体系构建及对策[J].甘肃科技,2021,37(15):16-17+91.

[2]李王芳.分析河道治理改造中水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J].低碳世界,2021,11(01):15-16.

[3]李婷,朱卫平.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对策的制定及实施研究[J].低碳世界,2020,10(12):13-14.

[4]何霞.我国水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海河水利,2020(05):1-2.

[5]赵欣.水资源保护监测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