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象征性游戏的发展及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浅谈幼儿象征性游戏的发展及意义

谭振华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第二实验幼儿园  253100

摘 要:幼儿期的游戏以象征性游戏为主,也会有机能游戏规则性游戏幼儿游戏中象征性游戏与机能游戏、规则性游戏又是相互交融的,因为游戏需要生成,幼儿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发展也是一个过程,象征性是幼儿身心发展到一定阶段所表现出来的明显游戏特点。关键词: 象征性游戏 幼儿  指导策略

一、幼儿是游戏的主导。随着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别是认知水平的发展,他们的游戏也是经历了三个阶段:机能游戏、象征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

   机能游戏主要是婴儿期的亲子游戏和模仿性游戏,这些游戏动作简单,互动形式单一。象征性游戏主要是在幼儿的知识经验积累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创设虚假情境下的游戏活动。规则性游戏主要是竞争性游戏。随着年龄的增加,幼儿的竞争意识也逐渐增强,所以他们更喜欢具有竞争性的规则游戏。                                          

二、幼儿期的游戏以象征性游戏为主。幼儿游戏中象征性游戏与机能游戏、规则性游戏又是相互交融的,因为游戏需要生成,幼儿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发展也是一个过程,象征性是幼儿身心发展到一定阶段所表现出来的明显游戏特点。此时幼儿可以把一块条形积木当汽车行驶或者当成桥梁,,把多块积木叠高当楼房,把布偶娃娃当自己的孩子等等;有时又会把自己假装或想象成不同的人或物体进行角色扮演,比如扮演消防员、老师、牙医、售货员,或者扮演一朵小花、一只小熊、蜘蛛侠等等。幼儿象征性游戏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情境下的主题游戏为主。游戏内容反应的是幼儿关注的、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情景、活动、故事、想象等。此时幼儿已经从各种动作的模仿转变为对动作意义的探究。让一系列动作有意义,探索不同情境下的各种动作或者一系列动作结合产生的“社会意义”。就好比幼儿从开始问这是什么到提问这是为什么。从开始知道一件事情到探索事情之间的联系。生活作息事件关联可以形成生物节律,关联事件探究则会加深理解感悟,形成更加广泛的逻辑关系等。如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中图式通过同化与顺应而不断发展。

2、活动使用的材料多是与现实物相仿的代替物。幼儿会通过自身的感知能力对事物形成感性形象,便是表象。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受限,不能对事物本质理解、认识,所以便会把许多具有某些共同方面(特别是外形特点)的事物形成一类或相似表象。对外界事件的模糊认知,对事物的模糊态度,可以对各种外形相似物、随意想象运用与联系,把一件事物表象无限扩大与联想,并衍生出象征物的功能与情境。

3、重在活动过程,具有社会意义。

象征性游戏看似随意,实则是幼儿有意识的将社会性发展融入到个体发展的一个转折,也就是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已经从被动转向主动探索阶段。

人是有学习和泛化能力的,例如依恋感情的形成与泛化。幼儿自我情绪的体验由与生理体验相联系的情绪(喜怒哀乐)体验向社会性情感体验(自尊,内疚,羞愧,移情,共鸣 )发展。当幼儿通过假装游戏,在情境中亲身体验和表达内心的情感,使其得到外界的支持肯定,就会感受到“被外界认同”的喜悦和更多的自我肯定。也会加深对生活及故事中的复杂情绪了解、认识、体验等。我们也可以从游戏中发现幼儿的负面情绪(愤怒、厌恶、恐惧等),给予必要的关注和引导。

  三、幼儿象征性游戏也是在各方面发展基础上产生的,例如表征表象日益丰富、动作发展、环境刺激 、大脑发展趋向完善的心理机制、对成人世界的好奇与模仿等共同促进幼儿阶段象征性游戏的的产生及快速发展。

1、动作、认知能力的发展。随着幼儿动作及认知能力的发展,机能游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幼儿生理、心理、情感发展的各种需要了,于是模仿幻想“周围世界”的象征性游戏部分开始出现并逐步增加。出生后的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是通过动作及感知觉产生的。随着年龄的增加,幼儿动作的发展,生活经验的增加,幼儿发现身边的很多事情都可以理解并能够自己完成,因此他们就乐于模仿成人的行为,努力扩大活动范围,不断尝试去理解、完成新的事情。

2、幼儿自我意识、自主能力的发展。随着经验的增加,幼儿已经学习到了足够的态度体验,已经把这种态度体验内化为自身的一种对外界需要的态度。他们已经能够分清哪些事情是让我做的,哪些事情是我想要的,他们更想顽强的表现自己的意愿,他们就会寻找合适的机会与场合,来实现行为活动的自主,自我意志的实现,象征性游戏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展现平台,满足了内心的需要。

3、大脑的发展有适应环境趋向完善的特点。学习的过程中,人的大脑的发展有适应环境趋向完善的特点,就好比成人为了更好的适应周围的环境时,因需要产生焦虑,会形成动机,通过学习或行动达成目标,从而满足需要,焦虑解除。幼儿成长的需要似乎更强烈,从婴幼儿时期的各种好奇,到后期因需要焦虑而产生的动机一样,时刻保持一种学习成长的过程。就好比捕食者要捕猎练习跑一样,让每一个动作,每一块肌肉发挥到极致。大脑的学习虽不外显,但机理应是相同的。在身心发展的基础上,周围环境、成人行为给了他们不断的学习模仿的机会。

四、我们要尊重孩子的象征性游戏和角色扮演游戏的发展,多给孩子创造并提供这样的机会和空间。针对幼儿时期的象征性游戏的特点,我们可以从材料提供、情境创设、能力启发、价值引导等各方面的指导与帮助幼儿。

1、丰富的材料刺激便于幼儿开展象征游戏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和当下情境,游戏材料可以是真实的物品,也可以是幼儿、教师自己创造的替代物品。对于婴幼儿来说,最好使用与他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熟悉的物品,比如布偶玩具汽车模型幼儿奶瓶、铲子小桶等,鼓励他们进行想象和模仿;当幼儿能够扮演一定的角色,产生相应的行为,并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等表现出来就说明我们提供的材料是有效的、适宜的,是能够激发幼儿自主游戏的主动性的。若幼儿没法获得可以操作的材料,或剥夺操作材料的自主性就会影响其思维的婴幼儿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的积极性就会降低。

2、 除了材料,我们还可以引导幼儿在不同场景下扮演不同的角色,把不同的角色融入到把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活动中来,体验不同角色的乐趣。 比如,幼儿回到家里当小老师集体游戏老鼠笼”“老狼老狼几点了”“老鹰捉小鸡等一些传统经典游戏在这些游戏场景中,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幼儿很快就会融入到相应的角色中,用行动阐释相应的角色。

3、游戏中幼儿对角色的“理解与实践”促进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游戏中幼儿首先要有理解游戏规则的能力,理解他人语言和行为的能力,其次还要有表达自我感受与要求的能力。还要有自我控制和协商解决问题等这些复杂的交往技能。这些都为幼儿感受、学习社会角色,为理解和实践社会角色进行了铺垫与适应。游戏让幼儿在共享欢乐中不断成长,不断社会化,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掌握正确的交往技巧。

游戏中幼儿通过相似情境下自我感受的回忆,推己及人,感悟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同时也会不断根据外界的反应和自我期待,调整自己的行为。

幼儿是游戏的主导,是发展的主体,我们要借助幼儿期的象征性游戏,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创设更加有效的游戏环境,给予积极有效的引导与示范,让幼儿在象征性游戏中,充分的表现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人生的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儿童心理学 ,(英)谢弗著,王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01。
[2]基础心理学,沈德立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