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罗艳萍

龙岩市上杭县南阳中心小学 福建龙岩 364000

摘要:本文主要致力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分析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点研究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兴趣引领

引言:众所周知,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大部分。阅读,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仍旧是一座“大山”,很难提起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通过兴趣引领学生阅读,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可以有效地促进语文教学,提高教学的质量。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手段形式单一。

结合本人在校观察研究,笔者发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大多数老师还是以讲授为主,也就是我们说的“灌输式”教学,学生完成一篇阅读,老师讲解一篇,导致课堂教学较为枯燥,学生提不起兴趣,就自然而然降低了参与学习活动的意愿。

(二)教学目标不明确。

笔者认为,阅读教学应该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但是,大部分教师并未明确,对阅读教学还停留在做阅读题的阶段。阅读教学还应包括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及提升。

(三)学生阅读习惯尚未养成。

当前,国家实行“双减”政策,注重提高教育的质量、减轻学生的负担。因此,更加凸显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是,经过调查发现,学生作业做完后,并没有自觉阅读,阅读习惯的培养对提高阅读是至关重要的。

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

(一)教师加强指导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要想在一节课或者一段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去阅读,对于他们而言是非常难的,正如我们常说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想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必须通过有效的方法去指导学生,授之以渔。

对于学生的读物,教师可以进行指导。阅读可以反映学生的个性和人格,而选择读物,更多的是他们个性的一种表现。换句话说,学生只有在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书籍的基础上,才会去深入地理解读物的相关内容。但是小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相对较浅,选择读物时过度关注色彩、图画等等,选择带有随意性,因此,教师在进行指导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要注意对学生选择的读物进行一定的选择,避免放任自流。

对于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教师可以进行推荐。除了教学中安排的学生的必读书目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当前的学习需要进行推荐。例如,在学习完《祖父的园子》一课后,教师可以推荐学生进一步阅读作者萧红的这本书《呼兰河传》,走进作者。课外阅读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和延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或者文章写法、表达情感等多方面进行推荐。例如,在学习完《五彩池》、《黄山奇石》等文章后,学生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教师就可以推荐学生去阅读相关的文章。

(二)还“自主权”给学生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22版)中强调“要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阅读,例如,有的人喜欢边听歌边读,有的人则喜欢大声朗读,这样学生才会读得开心,读得认真、投入,对书籍的内容才会更加了解。教师要大胆放手,相信学生,适时引导,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留充足的时间给学生去阅读

在教学中,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每节课都有相应的教学任务,例如,安排一节课的任务是完成两篇阅读练习并讲解,但是多数老师怕时间不够,还没等学生做完,就开始讲评,以防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阅读变成了一种形式。当老师要求学生他们报告他们的自学情况,师要求结果是可以想象的,因为学生不理解文章的内容,学生会感到沮丧,自然提不起对阅读的兴趣。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教师首先要抛弃阻碍学生发展的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摆脱封闭乏味的分析,彻底解放学生的思想、手脚。开放课堂和教材,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阅读和感受文字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思想美。例如,在讲授《“诺曼底”遇难记》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哈尔威船长会这样做?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学生大胆想象,充分结合哈尔威船长的身份以及他当时的处境进行分析,感受到了哈尔威船长的英勇和无私。可以看出,在这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这可以发掘学生的智慧火花,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搭建展示平台

小学生的性格活动,调皮好动,对周围的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教师可以抓住这种好奇心,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利用这些活动,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钟,不仅可以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还可以在活动中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就感。通过一系列活动,真正使阅读落到实处。

1.玩一个游戏。为了鼓励学生阅读并提高阅读的质量,教师可以定期利用阅读课、课后服务的时间举办阅读成果展活动,例如,最美朗读者、好书推荐、我来讲成语故事、阅读之星等活动。对于认真阅读以及在阅读中获得一定成绩的学生,在班队课上进行表扬,并颁发奖状和奖品,对学生进行及时正强化,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2.讲一讲活动。教师可以把早读课抽出5分钟时间,提前布置学生,可以说故事、讲笑话、背故事、读诗歌、播新闻播报等多种语言材料,学生按号数轮流上台进行展示,相信经过这样的锻炼,学生不仅提高了表达能力,同时感受到了阅读交流的趣味。

(五)创设适合阅读的环境。

为了创设适合阅读的环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班级的图书角,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有意识地去营造适合阅读的读书氛围,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学生自然而然能够受到感染,提高阅读兴趣。

    在开学初,教室可以动员班委会买书或者学生捐书,捐一些自己觉得好看、适合推荐给同学们看的书,鼓励捐不同类型的书籍,来丰富图书角。接着公布捐书名单,同时设置图书管理员,公示借书通知。学生到校后就可以自觉阅读,借阅书籍。教师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对一些好词、好句进行摘抄,仿写句子等等,为写作文进行铺垫。同时利用每周的阅读课,进行“好书推荐”评选活动。

学生具有向师性。针对这一点,我认为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这对学生而言,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教师身上的这种书香气能够吸引学生,使学生受到熏陶。学生感受到了阅读不仅是他们需要的,老师也同样需要,就会更加自觉地去阅读。

三、结束语

文章分析研究表明,针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目标不明确、阅读习惯尚未养成等问题,笔者认为教师要在读物的选择上进行指导,结合学生的个性和不同需要进行推荐,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方式进行阅读,同时创设、营造适合学生阅读的环境,并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张世泉. 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 现代交际, 2016(11):1.

[2]饶淑梅. 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 课外语文, 2017(10):1.

[3]张争阳.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技巧[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