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与水库管理相关问题分析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与水库管理相关问题分析探讨

张寿玉 

庆云县水利局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  253700

  摘要:水库建设是我国的基础水利工程,与我国水利及相关工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水库的质量问题影响着水库作用的正常发挥以及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对于病险水库来说,必须对其进行除险加固,才能尽快排除险情,保障水库的安全;同时,水库的质量还与水库的日常管理措施有关,因此本文深入分析了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措施,分析了水库管理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提出加强水库管理效果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库管理

1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施工处理技术措施

  (1)导水加固技术措施。小型水库土石坝软弱坝基内一般蓄积的水较多,可以通过导水法来提高软土地基的密实度,这种方法是将管井放入软基中,在管井内填上细砂,并挖好排水通道,通道底部也填上细砂,在加载施压下,可利于水的排出,从而使软基层的密度增加。此种方法便于操作,目前在小型水库土石坝软弱坝基加固中应用较多。此外,对于渗透性好的软弱坝基还可以用负压增密法进行加固,应用这种方法时,先软基内置好竖向的塑料排水带,填上砂子,再用薄膜密闭,然后将排水带内气体排净,水通过膜内外的压力差流出,以增加土层的密实度。

  (2)喷浆加固技术措施。喷浆加固措施即在软弱坝基内喷入水泥浆,来加固软弱坝基。此法操作时,须先在坝体上钻好孔,再利用高压设备把浆液喷射到孔中,浆液和土颗粒在冲击力下混合在一起,待浆液固结后,便形成了高密实度的混合地基。若把粉煤灰放进水泥浆液里,还可节省材料费用。该法施工时噪音小、易于操作,在小型水库土石坝软弱坝基加固中得到广泛应用。此外还有硅化注浆措施,就是在软弱坝基中注进掺有硅酸钠的混合液,通过这种方法可提高软基土的密度。

  (3)护坡除险加固施工技术。在水库施工中因为没有建立护坡,使得水库大坝遭受严重的冲刷和塌陷,为此在水库除险加固施工中,需要建设护坡工程,护坡的建设采用块石,按照测量—布控—划分—削坡石方工程—铺设石垫层—砌块石—封顶的施工工序进行护坡的施工建设。

4)土工合成材料加固措施。土工合成材料是一种新的防渗材料,它是用两种以上土工合成材料经过加工而成的复合体,主要用于排水、截水及加筋、过滤、隔离、侵蚀控制与防护等。总之,土工膜在防渗方面有着很好的性能,近年来,已大量应用于水库大坝的防渗加固中。在加固施工前先用专门设备在需要防渗的土体中开出槽孔,并用泥浆护壁,然后根据槽的深度把土工膜下入槽内,使土工膜充分展开,相邻两幅至少搭接20 公分,最后将土填在膜的两边,即形成防渗帷幕。注意槽底须用厚度超过90 公分的粘土回填,以防止水从下部渗出,接着回填与原筑坝材料相同的土料,每填20 公分进行压实一次。待土工膜出槽后,将其与坝体防渗体系连接,不得外露。

2.水库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水库评级管理问题

在我国的水库管理体系中,水库评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每一座水库根据其质量状态进行评级,对于不同级别的水库需要采取不同程度的管理措施,有序的评级管理是病险水库分析的重要依据,也是对水库管理措施制定的重要指导。目前,根据我国的《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中制定的标准,水库评级主要根据其防洪功能、稳固检测、渗漏情况、抗震性能等工程性状进行判断,并根据检测结果将水库的各项指标的安全等级分为ABC三个等级,其中,A等级代表安全可靠;B等级代表比较安全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C等级代表不安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根据整个水库的所有ABC等级数量情况,可以将水库分为一类坝、二类坝和三类坝。这一评级系统对水库的主要工程性状进行了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水库的管理效率,但是这项评级管理标准还存在许多细节问题需要完善。首先,病险情况的标准缺少详细的量化,将安全等级分为ABC三个等级只能简单地表示水库的大致安全情况,没有制定量化指标;其次,水库的分类界限较为模糊,一类、二类、三类坝的区分是按照ABC各项等级数量进行区分的,但是实际上BC等级之间的界限十分模糊,这就使得水库整体的评级界限没有严格的标准。缺少细化的水库评级标准为水库的管理带来了许多问题,并且会影响水库管理的具体措施程度,不合适的管理措施会进一步加速病险水库的恶化,影响水库质量。

2.2管理措施执行不到位

从我国水库的管理现状分析,许多水库管理体系制定了较为详细的管理办法,但是管理效果却比较一般,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由于对管理办法的执行力度不够。一方面体现在水库的日常检查过程中,由于水库本身规模大、范围大,全面检查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因此许多管理者在日常检查过程中设置的检查周期较长,许多检查人员也只是巡检较近范围内的水库情况,尤其是对于一些位置较为偏僻的水库地区的检查执行情况较差;另一方面体现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之后的管理工作中,病险水库在进行除险加固施工之后应该先观察一段时间并进行养护之后才能够投入使用,但是许多管理者直接将除险后的水库投入使用,这样不仅不能缓解病险水库的情况,甚至可能加重水库的险情。

2.3水库的降级和报废工作管理建设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迅速,许多新的水库正在修建过程中。大多数新修的水库都是符合我国质量标准的,一般都属于一类坝,大多数工程性能项目评级都是A,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水库会逐渐出现一些问题,甚至成为病险水库。但是,由于我国的水库评级工作周期较长,许多水库的降级流程比较缓慢,部分水库等到等级检查时才能发现问题,这时甚至可能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病险问题。除了降级工作以外,废弃水库的报废工作也进展缓慢,许多已经达到报废标准的水库仍然在使用,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在整个水库管理体系中,降级和报废工作也是水库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正视水库的真实情况才能够及时进行除险加固或者直接报废,这样才能够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3加强水库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加快除险加固技术创新

我国目前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技术都属于“治标”类技术,主要目的在于对已经出现的病险问题进行封堵和加固,但是实际上经过长期除险加固的水库会逐渐出现更多的问题,除险加固的周期会越来越短,最终使得整个水库报废。因此,要提高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效果,还需要从根本上对除险加固技术进行创新,尽管仍然可能难以解决水库的根本质量问题,但是应该尽可能地延长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后的使用时间,达到更好的加固效果,为此就需要对现有的除险加固技术进行进一步创新,提高除险加固水平,增强水库的管理效果。

3.2完善水库的管理体系

加强水库的日常管理效果需要对整个水库管理体系进行完善,首先从水库的日常管理细节中进行完善,例如在日常检查过程中应该合理分配检查范围,提高检查人员的专业素质,确保所有需要检查的区域能够得到检查,及时上报检查发现的问题;其次要及时对水库进行评级管理更新,水库出现病险情况要及时进行加固除险并且上报问题的具体内容,在水库检查评级过程中从实际出发,及时更新水库评级并对管理条例做出相应的改善;最后要落实管理效果,水库管理人员也应该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监督体系,通过有效的激励和相互监督体系等提高水库管理条例的落实力度,确保上下级管理人员全面落实管理措施。

4结束语

在我国目前的水利工程中存在大量病险水库,病险水库影响着水库的正常工作,并且会对周围的环境、居民产生安全威胁,因此必须对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工作,根据水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除险加固技术进行施工,延长水库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应该提高水库的日常管理效果,加强水库管理体系的完善。从多个层面提高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质量,促进我国水库管理水平的提升,加快水利工程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芙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与水库管理相关问题分析[J].农业与技术,2020(5).

[2] 刘杰杰.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与水库管理相关问题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