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与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0
/ 2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与策略分析

郑平,赵卿宇

 152626198802273914   210311198911130027

摘要: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对于房屋建筑工程提出的要求更高。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管理是重中之重,对社会经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时,要加大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力度,构建、落实符合要求的质量管控体系,以提高整个项目质量。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策略分析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有了快速的发展,建筑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建筑的规模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由于建筑工程自身特点,其施工周期较长,涉及的材料和人员较多,为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升施工质量,需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对施工中的各项要素开展全流程的监管工作,减少施工中突发情况的发生概率。

1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时,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施工单位为了保证建筑工程全方位、有效地开展,需要提高对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保证施工人员树立良好的质量管控意识。加大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力度,不仅有利于满足新时期背景下社会各界对建筑施工质量提出的基本要求,还可以及时、有效地处理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避免留下严重隐患,从而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房屋建筑工程具有不可重复性的特点,所以,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工程项目规划和施工时,必须对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否则无法保证后续施工的有序开展和房屋建筑正式投入使用后的效果。房屋建筑工程还具有固定性及流动性的特点。固定性通常是指一个项目在特定的地理位置呈现出来的一系列特征。流动性则是指项目施工中产生的流动性特点,需要对生产中的人力、物力及材料等进行有效管理。另外,房屋建筑工程还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项目施工时涉及的范围相对较广,建筑制品、设备、材料及自然因素等,都会对房屋建筑施工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需要提前做好一系列的预防措施,保证各施工环节的有序开展,并重点分析施工中的细节问题。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还可以延长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保证房屋建筑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实现参建单位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现存问题

2.1建筑工程管理意识薄弱

在较多的建筑企业中,更多的是重视施工的技术和质量,并不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所以建筑工程管理意识薄弱是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问题之一。对于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而言,并未产生具体的规章制度,也就导致了管理工作更多是浮于表面,由于管理人员素质水平不高并且他们认为旧的管理方法可以满足现今建筑工程管理需要,管理人员管理意识缺失,不能按照符合现今社会建筑行业的相关管理标准来进行管理工作,进而导致了各种违例违规现象的发生,例如建筑工程原材料浪费,工程质量把控不严格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为减少工程成本使用劣质材料。建筑工程管理意识薄弱,工程管理人员意识未及时更新,都严重影响了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甚至会导致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受到严重影响。

2.2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参差不齐

当前,我国很多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人员没有经过实际的工程项目培训,通常是凭借自身的工作经验为依据开展施工。很多施工人员没有认识到施工现场安全的重要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人员伤亡甚至更加严重的情况。施工管理中最为重要、关键的一环,就是做好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再教育,让全体施工人员得到安全意识的强化,认识到施工安全的重要性。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往往规模大、周期长、工序复杂,再加上施工环境艰苦、施工设备数量,所以非常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在实际的调查中,笔者发现很多施工人员对施工安全置若罔闻,不仅自身的专业技能不过关,而且在施工中喜欢按照自身的想法随意篡改施工过程。如果在工程项目现场没有把安全管理做到位,安全预案不完善,那么不仅会影响到整体的工程质量,而且会引起重大的安全事故,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3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实施策略

3.1优化施工环节中的监理质量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时的工序较多,同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管理人员必须要有针对性地监督和管理各环节,从而提升工程质量,充分发挥监理人员的作用和价值。在监督管理中,任何环节出现质量问题,都要立即返工处理,只有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之后,方可进入后续施工,将相关工序作为日后排查的重点,以此保证施工质量。施工材料、设备及各施工环节等,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安排专业人员参与到施工中,并做好不定期检查,保证材料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全方位地调研和分析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先进技术手段及工艺手段等,保证工程质量。另外,在施工完成之后要加强后期质量检测工作,这也是提升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监理工程师在质量检测过程中,必须明确检测的内容及现有标准要求,加强对检测仪器设备的校准与核对,只有房屋建筑工程的各方面质量达到标准要求之后,方可投入使用。

3.2培养管理人员和工人的专业技能

尽管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但从整体来看,建筑行业在当下仍处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在从事建筑施工的工人中,农民工的占比较大,为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由于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在施工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对于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认知程度较低,操作上并不熟练,且极易凭借经验进行操作,也给施工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对此,需加强对于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严格落实岗前培训机制,要求所有施工人员均在培训之后再上岗。并在施工的过程中定期组织召开培训,在培训内容中除加入有关于施工专业知识之外,还需加入关于职业素养的培训,促使施工人员提升对于自身工作的重视程度,并在开展施工的过程中端正工作态度,避免误操作增加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施工质量。在开展工程建筑管理的过程中,除施工人员之外,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对于工程建筑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可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于管理人员,也需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在具体的实施中,一方面,需针对管理人员开展建筑工程专业知识以及管理技能上的培训,全面提升其专业水平,促使其更好的开展工程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还需对建筑工程中的管理团队进行优化,合理调整人员结构,引入专业水平较高的管理人员来负责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并在招聘中拓宽招聘门槛,实施准入制度,可引入建筑专业中的优秀人才来充当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3.3优化组织理念

第一,企业需要根据已有的工程流程报告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实际需求完善建筑施工管理体系。在管理过程中,尽可能采用直线式监管,直接由对应的负责人下达指令,对所负责的工程项目进行管理。为了保证制度的有效性,可以进一步深化责任制度,真正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原则,依照合同中所规定的相关法律和技术规定落实全过程监督,无论日常管理还是最终验收,均需要进行全面建立。此外,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缩短工期提升质量。第二,完善质检制度。以往的现场管理普遍针对施工部分,而忽视质检部分。基于此,需要制定工作评估标准体系,要求质检人员严格依照设计图纸和相关数据进行监测,同时委派独立的管理小组,对项目工程进行二次抽检,配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形成约束力,有效提升施工质量管控效果。

结语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是其基础,同时也是保证项目投入使用后具有稳定性、安全性的必要前提条件。所以,必须客观分析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加强对材料质量的管理和控制,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严格按照现有规范化流程和标准进行施工,完善现有质量管理体系,以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羊月雷.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分析[J].居舍,2020(12):69-70.

[2]罗建雄.试析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控制措施[J].住宅产业,2019(07):66-67.

[3]张杰.基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及控制的研究[J].魅力中国,2017(z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