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炎导致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抢救治疗的结局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0
/ 2

重症肺炎导致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抢救治疗的结局分析

郑涛

(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新泰 271219)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于呼吸抢救治疗期间辅助应用无创呼吸机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本院于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重症肺炎导致呼吸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共计72例,选择应用方便抽样法将其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于治疗期间落实常规治疗,观察组于治疗期间辅助应用无创呼吸机,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评估指标包含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要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肺功能等指标数值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于呼吸抢救治疗期间辅助应用无创呼吸机有利于改善患者生理指标,可稳定患者病情,于临床实践期间具有借鉴以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重症肺炎导致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呼吸抢救治疗;应用效果

于临床上,重症肺炎的发生率较高,疾病特点表现为病情严重、凶险以及进展速度比较快,患者长期处于低血氧以及通气障碍的情况下很容易诱发呼吸衰竭,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死亡率,对于患者生命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无创呼吸机属于机械通气治疗的常用器械,对于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具有积极意义,快速给予患者呼吸支持,对于患者造成的损伤比较小,可以避免不良事件发生[1]。本文展开对照研究,旨在分析重症肺炎导致呼吸衰竭患者于呼吸抢救治疗期间辅助应用无创呼吸的临床应用效果,具体研究内容汇总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筛选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重症肺炎导致呼吸衰竭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展开随机对照试验,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汇总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照组中包含男性患者24例,女性12例,年龄选取区间自38-77岁,平均(66.25±4.19)岁,病程6-14个月,平均病程为(10.53±1.59)月。观察组中包含男性患者26例,女性10例,年龄选取区间自37-75岁,平均(66.17±4.12)岁,病程7-12个月,平均病程为(10.44±1.47)月。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一般资料相关参数展开统计学分析,所得数值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于呼吸抢救治疗期间应用常规治疗措施,包含祛痰、纠正水电解质、预防感染、补液、解痉、抗感染、吸氧疗法等,同时给予患者营养支持,保证机体内酸碱平衡、水电解质平衡。

观察组以此为基础于治疗期间辅助应用呼吸机,设定呼吸机相关频率参数,将呼吸频率设定为15-18次/min,调整吸气压力为6-8cmH2O,于患者治疗期间进行相关参数逐步调整,调整吸气压力为15-18cmH2O,呼气压力为0-2cmH2O,将氧饱和度设定为>90%,持续治疗时间为2-3小时,通气频率则设定为3-4次[2]

1.3观察指标

监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束以后呼吸衰竭消失时间、生化指标复常时间以及临床治疗时间。

于患者采取治疗措施以后,对比分析对照组、观察组肺功能指标,评估内容包含FVC(用力肺活量)、FEV1(第1秒呼气的最大容积)、PEF(呼气峰值流速)等。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值,计数资料用 描述,行 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行t检验;P<0.05即研究数值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观察组临床治疗消失时间、救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数值对比结果为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组别

例数

呼吸衰竭消失

生化指标复查时间

治疗时间

观察组

36

3.11±0.63

5.64±1.96

10.04±3.97

对照组

36

4.38±1.06

7.18±2.87

13.16±4.39

t

--

6.179

2.659

3.163

P

--

0.000

0.009

0.002

2.2肺功能水平对比评估

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等指标数值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对照组、观察组肺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结果(

组别

例数

FVC(L)

FEV1(L)

PEF(L/s)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36

59.42±6.62

83.05±4.92

64.44±4.93

88.77±5.83

1.31±0.17

1.65±0.21

对照组

36

58.32±6.74

78.93±5.74

64.22±5.74

79.44±6.58

1.34±0.21

1.44±0.25

t

--

0.699

3.269

0.174

6.368

0.666

3.859

P

--

0.487

0.002

0.862

0.000

0.508

0.000

3.讨论

近年来,在社会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医疗技术有所发展,人们提高了对于自身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对于护理服务以及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3]。呼吸衰竭作为重症肺炎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以及表现,导致患者呼吸状态、神经系统紊乱,对于患者生命安全具有严重威胁。常规治疗措施并不能有效控制病情,甚至会导致其病情加重,在病情控制方面具有不良影响,为提升患者治疗效果还需应用有效的护理措施[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水平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如下: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在重症肺炎至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可以开放肺泡,有利于提高氧浓度、残气量,对于改善患者氧合指数以及提高患者肺部顺应性具有积极意义,于实际应用期间可以有效减轻耗氧,改善患者疲劳状态,避免气管插管、切开等有创操作,可以提升整体抢救成功率[5]。虽然呼吸机辅助治疗于实际应用期间也存在较多并发症,包含面罩漏气、腹胀、感染、人机对抗、吸入性肺炎等,对于患者治疗效果产生直接影响,还需加强呼吸机管理,完善上机前准备,确保呼吸机设备正常运行,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设备以及面罩参数,从而保证辅助呼吸治疗的安全性[6]

综上所述,于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抢救治疗期间辅助应用无创呼吸机可以保证呼吸道通畅,促使气道开放,这对提升患者机体氧合指数以及改善呼吸道状态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提升患者整体肺功能水平,于临床实践期间具有借鉴以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冉雪莲,刘普瑰,姬慧勤,等.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急诊抢救中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22,51(03):347-349.

[2]陈华丽.重症肺炎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经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后腹胀的影响因素[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36):6760-6763.

[3]张红梅.老年重症肺炎伴发呼吸衰竭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疗效[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24):131-132.

[4]吴越.无创呼吸机用于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治疗的体会及效果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20):122-123.

[5]钱玉春,李美静.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在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抢救中的应用分析[J].兵团医学,2019,36(02):45-47.

[6]陈玲.在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抢救中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护理干预[J].医疗装备,2019,32(01):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