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19
/ 2

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探讨

关丽静

哈尔滨铁道技师学院

要:课程思政作为思政教育的延伸与拓展,在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政教育,有利于促进专业英语教学的内涵式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专业英语教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

高等院校一直以来作为为国家与各行业培养高素质专业复合型人才的主要机构,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工作,所以,在开展日常教学工作时,就需要认识到思政教育工作的必要性,把思政元素渗透至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中,以此才能够为国家与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1、专业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意义

课程思政作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完成立德树人目标的现实需求。根据相关文件表明,应该将课程思政渗透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方面面,立足于课程设置、教材编制、教育管理以及教学设计等多个层面予以创新及优化,深度挖掘每门课程中潜在的思政元素,整合每门课程所具有的思政教育功能。受到世界价值与利益诉求多元化发展,必须对外来思想意识对我国青年价值观树立与行为规范所造成的影响予以高度重视。高等院校长期以来作为思想意识培养的主要阵地,承担着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人才保障等一系列重要工作。因此就需要不断加强“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延伸思政教育,确立科学且完善的教育体系[1]

2、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挖掘的主要问题

虽然高等院校对英语教学予以高度重视,但是一些高等院校除了英语专业之外的学生,却并未对英语课程教学予以足够的重视,无论是学生,还是学校都并不关注。在开展英语教学工作时,教师和学生并未正确对待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也就无法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英语教学工作由于其自身具有较强的西方文化特性,加之其思想意识和价值观都与西方思想之间具有极为紧密的关联,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时,相关教师就需要对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在学好专业英语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

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许多行业都在朝着多元化、民主化以及制度化的趋势不断发展。基于此种现况下,各大高校在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基础上,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引导展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基于国家持续发展的状态下,许多家长愈发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其日后发展,所以一些高校为了满足家长的需求,在学生专业教学方面投入了许多精力,促使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存在许多缺陷[2]。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种商业化、名利话的信息长期出现在学生眼前,对学生思想变化及身心发展产生了许多影响,由此表明,高校在教学期间就必须对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予以高度重视,不断加强其思政水平。

由于受到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快速变化的影响,许多高校学生都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思维意识跨度大,具有一定的表现欲望、攀比心理以及个性意识。所以,这些学生在学习方面并未具备良好的自控能力,加之学习兴趣较低,在学习期间不能专注于学习,自信心不足。

3、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有效措施

3.1根据育人目标,做好价值引领,完善人格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要求所有教师不仅要教学,同时还要育人,将“立德树人”当做教育目标。高校办学的初衷就在于“立德树人”,以期为国家发展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我国孙秀丽认为,在进行显性知识与技能教学的基础上,还应该做好隐性的价值引导与道德培养。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表明人格涉及到我、自我与超我三个部分,三者之间处在和谐平衡状态,才可以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在确立专业英语教学目标时,需要根据学生每一阶段的人格发展状态,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帮助学生建立“自我”目标,注重全面发展,促使学生能够达到一个新的人生高度[3]

积极挖掘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思政元素,借助延伸、对比与研究多元文化,否定汲取人文内涵,对于不一样的意识形态,保持清醒的认知与坚定的立场,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思想觉悟,确立积极正确的理想信念。与此同时,还需要根据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做好认知引导工作,渗透国家意识与政治认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观念,时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立身做人的内在含义。此外,教师还需要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予以高度重视,加强其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思想意识,使其成为具备是家国情怀与正确三观的高素质人才,以此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3.2借助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进行情感教育

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时,应该积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及“文化自信”。在这其中,习近平总书记着重说明了“文化自信”的必要性,表明“文化自信”是每个国家与民族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力量。由于英语属于一门人文学科,具有多元文化融合的特性,极易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及影响

[4]。因此,跨文化学习就应该是在对祖国文化与制度全面了解与深度理解,同时在自信自觉的前提下进行,所以,其教学内容就需要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主要元素,表现中国文化特色与制度所具有的优势,借助跨文化对比否定汲取是其他西方国家的人文内涵,加强学生思辨能力,促使其思想觉悟得以有效提升。不断时代怎样发展,所有国家都对国民的爱国主义教育予以了高度重视,会根据每个国家政治需求的不同,培养出符合本国发展需求的公民。而英语学科一直以来作为文化教育的主要载体,就需要出色的完成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应该利用关键事件、课外实践或是时事热点等一系列措施予以引导,以实现教育目标,促使学生能够深刻的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具有的优势,加强学生文化自信与制度自信。

3.3借助科学素养与职业素养,加强学生心理品质

由于大学生承担着建设祖国的重要任务,促使科学素养培养早就已经变成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需求。因此,相关教师就需要在专业英语教学期间渗透科学素养,促使学生能够从每个榜样人物、模范事迹以及经典故事中得到启示,坚定理想信念,促使专业英语教学和科学素养能够得到完美融合。由于每个专业对于学生职业素养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教师就可以在多个领域、多个专业中积极挖掘思政元素,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能够具备满足行业标准的职业素养。促使学生能够在来了解英语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对职业素养需求有一个深度的了解,不断加强自身就业竞争力,以此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政教育不仅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关键,同样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有效措施。英语学科长期以来作为一门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强的学科,在日常教学期间,更需要确保思想意识的清醒度,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挖掘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让其可以从自身实际情况是着手,汲取外来正确的思想文化,避免受到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于锋,张燕,王富,等. 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J]. 高教学刊,2021,7(30):172-176.

[2] 董娟娟,祝嫦鹤.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教学实践 ——以《综合英语》课程为例[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2(1):66-70.

[3] 谢佳辉. 浅谈专业英语教学中的思政元素的融入与思考 ——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旅游英语》课程为例[J]. 知识经济,2021,592(24):136-137.

[4] 盛俐. 英语专业翻译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J]. 消费导刊,2021(1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