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16
/ 2

大数据时代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策略

陈章

身份证号:44152219790824003X

摘要:互联网上的各类数据资源,包括大量的机密信息、企业信息和个人数据,一旦出现国家、企业和个人风险,就必须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推动其发展,提高数据利用率。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涉及数据挖掘的处理与分析。随着数据量大、网络环境复杂,底层信息与通信网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我国正处在迅速发展的阶段,处理和分析各种存储信息是大数据技术的主要任务,大数据应用必须与云计算相结合,有效分解和处理各种数据媒体。本文主要分析大数据时代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

引言

将大数据与信息通信安全技术相结合,可以将各种不同运行条件下产生的所有数据以多种方式进行全面监控,提高监测效率和信息质量。信息通信的速度大大提高,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问题,因此,我国必须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切实保障信息通信网的安全。尤其是在大数据背景下,探讨信息通信网的安全管理措施,可以促进我国信息通信网安全良好的发展。

1、大数据背景下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现状

随着信息通信产业的迅速发展,通信结构日益复杂,数据分析与评估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大。但是,已有的安全风险分析方法精度低、效率低。为了解决通信网的安全问题,必须加强对通信网的风险评估,采用大数据技术策略。虽然目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但在计算机操作的这个阶段,仍然存在许多空白,这主要是因为开发人员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对系统不够完善。其中,通信网络是以工作流和通信设备为基础的复杂系统,以载波、微波、数据、传输等方式进行通信。5G网络进入商用阶段,通信行业的新一轮竞争也全面展开,但在应用过程中,其网络安全事件也在不断增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通信系统还存在很多问题,如通信规范不统一,实时控制操作量大,设备厂商压力大,基础数据管理分散,安全问题容易解决,从而导致通信事故,只有加强通讯设备的管理才能加强信息安全性。

2、大数据时代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意识比较薄弱

尽管从总体上来看,绝大多数单位和个人已经适应大数据时代,而且在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方面也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但仍然存在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意识不强的问题,特别是还没有认识到大数据的开放性、融合性、互动性,在信息通信的过程中不注重构建更具有针对性的网络安全管理机制,对数据信息资源的保护不足,如一些单位和个人在开展计算机通信方面使用一些盗版软件,在防火墙建设方面投入相对较小,极易被网络病毒入侵。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也使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一些用户在使用智能手机时不注重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工作,随意打开链接,导致智能手机被入侵和控制,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2.2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技术缺乏创新

深入分析大数据时代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也包括一些单位和个人不注重加强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技术建设,特别是创新性的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技术应用相对较少,已经成为制约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有效性的重要瓶颈之一。一些单位在开展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方面不注重技术的融合性建设,特别是没有确立“安全连接、智慧聚合”的管理理念,在打造安全性、可信性、全方位、跨终端的信息通信网络安全平台方面缺乏深入研究,信息通信“全程加密”还没有成为广泛共识,使用、访问、存储、通信“四位一体”安全管理机制建设不够到位。

3、大数据时代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的优化对策

3.1做好黑客防范,加强硬件设备维护管理

黑客对信息和通信网构成主要威胁。对于网络安全管理,要加强对黑客行为的防范,积极开发和应用相关的防范技术,降低黑客攻击的风险。黑客攻击技术具有高度的专门性、多样性和无限性,要从实际出发,构建多元化的防范技术体系和防范机制,才能防止黑客行为的发生。另外,硬件设备是信息沟通的基础,因此,要加强日常维护管理,建立健全维修管理制度。制度的制定要充分考虑硬件、设备的运行要求和特点,结合设备的技术说明,有效地保证了维修管理制度和系统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此外,还要做好系统设备的维护与维修,及时发现和排除系统故障,确保信息通信工作的可靠性。

3.2网络漏洞的定时诊断、修补

对当前发生的网络安全事故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大部分安全风险来源于自身的安全问题,所以安全保护人员应该搜集更加全面的资料,并建立起一个安全系统的风险辨识资料库。在此基础上,还应加大对手机、电脑软件的扫描,对存取的内部文件、外部设备及其他文件进行安全保护。如果发现异常,要立即上报,并立即进行处置。在此基础上,要对以往的安全事故进行客观的分析,并对其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使各种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使用,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

3.3将人工智能与以太网动态网络安全模型相结合

以太网是当今网络通信中的主流IP技术,其不仅拥有广泛的应用空间,而且是构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网络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无论人们采用何种严谨的安全管理措施,也无法保证网络毫无漏洞,加之以太网的组网范围比较大,用户在使用网络时缺乏完善的安全防范意识,这样就可能会产生多种多样的安全风险和隐患,甚至还会酿成较大的安全事故,给用户带来很大的损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以太网拥有完善的安全性能。除了要保证以太网的性能稳定之外,还要对现有的网络安全模型进行优化,制定多元化安全防护手段,全面提高以太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了进一步保障用户的权益,提高数据通信的安全系数,要发挥出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并将这一技术与网络安全模型的构建相结合,然后制定多元化智能防护措施,全面保证以太网的安全性。第一,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以太网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价,及时对网络中所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对网络进行实时监督与控制,这样就能进一步提高网络运行的安全性。第二,要重视对网络的维护,及时备份各种数据,避免数据丢失。同时,要加强对各种入侵行为和安全漏洞的监测,及时对异常的行为进行隔离与控制,对网络安全漏洞进行修复,对用户的错误行为进行规范,提高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

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通信技术已经应用于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而且在各个环节都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信息通信技术创新,而且也对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适应大数据时代,大力推动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创新,才能使其取得更好成效,确保信息通信网络始终处于平稳安全的环境。对此,应当在深刻理解和认识大数据对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的影响的基础上,着眼于解决大数据时代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重点在提高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意识、完善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创新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技术、优化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模式等诸多方面加大力度,推动大数据时代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取得更好成效。

参考文献:

[1]张婧.大数据背景下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策略研究[J].长江信息通信,2021,34(10):145-147,150.

[2]江育锋.大数据背景下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策略研究[J].长江信息通信,2021,34(3):158-160.

[3]王金京.大数据背景下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策略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21(1):105-106,113.

[4]杨娟,陆盈静.大数据背景下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策略研究[J].中外交流,2021,28(3):1014-1015.

[5]李源浩.基于大数据的信息网络安全研究综述[J].中国安全防范技术与应用,2021(3):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