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库安全管理中人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15
/ 2

油库安全管理中人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对策

李云鹏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东北销售山东分公司

摘要:原油的供给离不开油库,而油库中可燃物质含量高,操作中不安全因素多,因此,对油库进行安全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作为油库相关工作的执行主体,人的行为会产生不安全因素,这是一个很大的安全风险。因此,要加强员工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防止人为的不安全因素对油库安全造成的危害。文章通过对油库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人为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提高油库的安全性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油库;安全管理;人为;不安全因素;解决措施

引言

油库是石油生产和运输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石油生产和运输的重要基地。但是,由于储藏产品的特殊性,储藏过程中的易燃、危险等特点,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而在油库的各种安全风险中,以人为的不安全因素最为严重。为了确保石油库的安全,必须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

油库是石油生产和运输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石油生产和运输的重要基地。但是,由于储藏产品的特殊性,储藏过程中的易燃、危险等特点,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而在油库的各种安全风险中,以人为的不安全因素最为严重。为了确保石油库的安全,必须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岗位职责,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一、关于油库安全管理的内容

1.1油库安全管理内容

油库的安全管理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1)进、出库:工作人员要做好原油的进货和保管工作,根据石油的供应情况提前准备好原油,并及时出库和运输。

(2)石油设备:员工必须定期检查,维护和维护石油设备,确保设备的工作状况。

(3)外部环境:员工要做好外部防火管理,做好室外绿化,防止突发事故。

1.2油库安全事故

油库安全事故是指在油库内因操作失误或受到外部力量的影响而引起的安全事故。

(1)石油的损失:石油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渗漏,在石油输送输油区和储油区,经常发生此类事故,不仅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和环境的污染。

(2)起火引爆:由于原油是可燃物质,一旦发生火灾,将会引起火灾,对生命和财产造成极大的危害。

二、油库管理中人为不安全因素分析

2.1不安全心理及表现形式

数据表明,在油库发生的安全事故中,人的原因占到了95%。人是油库中各种活动的主体,其不安全心理是导致其发生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

(1)麻痹心理;所谓的“麻痹”,就是一个人哪怕明知道某些因素或者行为有什么危险,也不会去理会,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一种习惯。特别是那些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过安全事故的加油站,大部分人都会产生一种“每天都在做安全检查”的心态,因为他们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过类似的事故了。但是他们内心深处却没有把安全管理放在心上。

(2)侥幸心理;已有对人造成的安全和未遂的事故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发现工作人员一般都是抱着侥幸心理,觉得标准化的程序太过复杂,省略一些小步骤也不会造成危险;而且,即便是出了什么意外,也不是所有人都能遇到的。然而,就是这样的做法,使安全管理措施不能真正地贯彻到实践中去,给人们留下了很大的隐患。

(3)恐慌心理;有的人不能对仓库的环境和技术熟练,在平时的工作中不能做到心平气和,导致他们在工作中手忙脚乱;不能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保持镇定。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也没有经过专业的技能测试。

(4)盲从心理;学生的盲目服从与学生的整体素质有关。当油库发生安全事故时,一些员工由于自身无力处理,盲目地采取模仿别人的做法,非但没有解决问题;也会带来一些安全问题。

2.2不安全行为及其表现

造成油库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有五个:

(1)个人情绪影响工作;人际关系问题是影响员工行为的一个主要原因,员工与上司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受到员工的情绪影响;

(2)身体不适影响工作;由于疲劳、睡眠不足、体力不足,工作中的错误是很常见的。

(3)过于依赖个人经验;油库的工作很复杂,也很无聊,很多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情。

(4)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遗忘、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稳定等问题,容易导致工作失误。

(5)技能不熟练;油库工作需要一定的技术,不熟悉的话,很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

(6)综合素质不高;员工缺乏责任心和纪律意识,导致工作受到影响。

三、解决人为不安全因素的策略

3.1构建安全防范体系

要从源头上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石油路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对企业的能级控制,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加强考评,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建立平安建设的核心是“防”,提前做好预防工作,防止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要做好预防措施,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

(1)实行问责体系,做好安全预防工作的根本是要做到问责到位、问责到位;

(2)对潜在风险进行严厉打击,不能漏掉工作中的每一处疑点,并对工作程序进行严格的管理;

(3)要做到“真”,在工作中要突出“实”字,坚决不搞虚假;

(4)注重细节;确保各项工作中的每一处细微之处,确保各项工作的全面实施。

3.2实施人性化管理措施

作为油库工作的主体,人的主观能动性很强,在强化安全管理的同时,必须立足于员工的工作实际;要尊重员工的利益,切实考虑员工的利益,做到员工的合理要求,做到人性化管理。同时,要强化员工的思想教育,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使他们的主体地位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发掘他们的潜能,增强员工的凝聚力,为石油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当然,为了有效地有效地提升安全管理,也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降低员工的工作失误。另外,建立安全管理的奖惩机制,对严格执行安全管理的员工给予奖励,激励他们工作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3.3改善油库工作条件

除以上几种方法之外,提高储罐作业环境对防止人为非安全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作业制度不完善、设备设施布局不完善、信息交流不畅等原因,导致了一些人为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可以改善工作环境,优化工作流程,避免一些人为的不安全因素。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措施:

(1)完善操作规程;例如,在做收发油工作时,可以打出标牌,检查时实行复查制度;尽可能地防止发生不可预见的事情。

(2)改进工作环境;工作人员工作环境中的石油和天然气的浓度可以通过通风措施来减少,合理地安排灯光,创造一个相对舒适的工作环境,确保员工的工作效率。

(3)安装保护设备;在某些有危险性的作业场所,应适当地设置保护设备,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工作安全,例如设置防爆开关等。

(4)个人防护;为员工配备个人防护装备,不仅能保障员工的工作安全,而且能提高员工的安全感,减少工作中的错误。

3.4提高一线人员整体素质

要始终围绕着广大职工开展形式多样,持续,广泛深入的安全宣传,把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根植于心中,始终绷紧安全弦。为企业的基层职工创造技能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岗位技能和突发事件处置技能,以适应企业的安全需求。

实行人本管理,开通各种交流通道,充分运用关爱,认同和尊重;了解员工的各种心理素质,创造轻松,融洽的工作环境,及时发现,疏导员工的负面情感,完善并加强员工的激励,提高员工的成就感,幸福感,让他们能够专心工作。

定期的上岗前的检验。在值班期间,严格控制上岗人员的健康和心理状态,杜绝酒后上岗,带病上岗,服药后上岗,疲劳上岗等不良现象。对在现场进行的危险作业,要严格按有关要求,实行双人值班或由专人看守,做到对事故进行及时地排查,并及时纠正违规行为,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

结语

本文认为,非安全因素是造成油库安全事故的最直接原因,因此,在油库的安全管理中,应加强对非安全因素的管理。而要从防止人的不安全因素入手,首先要确定人的不安全因素,然后根据人的不安全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建立一个完整的安全防范系统。

参考文献

[1]明波.矿井安全管理体系缺失及人的不安全行为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0,40;509(3):84-85.

[2]陆博.石油库安全管理人为不安全因素与对策分析[J].化工设计通讯,2019,45(6):20-21.

[3]陈小秋.石油库和加油站高处作业施工的安全管理[J].石油库与加油站,2017(6):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