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在结肠癌手术治疗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13
/ 2

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在结肠癌手术治疗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何菊

广安福源医院  四川广安  638000

【摘要】目的:探索结肠癌手术治疗患者术后护理中开展人性化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筛选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手术治疗患者(40例)作为研究样本(2021年1月-2021年12月),以盲抽签方式将患者均分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人性化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时间指标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各维度生活质量指标(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结肠癌手术治疗患者术后护理中开展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生活水平,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结肠癌手术;人性化护理模式;生活质量;术后护理

结肠癌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病症,近年来该病症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对人们身体健康危害较大,患病后需要及时治疗,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临床上治疗该病症主要选择手术方式,但该方式虽然有效,但对患者产生的损伤较为明显,需要合理开展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1]。本次研究将以医院收治的40例手术患者为对象,分析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筛选我院收治的(2021年1月-2021年12月)结肠癌手术治疗患者(40例)作为研究样本,以盲抽签方式将患者均分两组,对照组20例,男女比例(9:11)(男9例/女11例),年龄跨度57-78岁,年龄均值(67.42±2.12)岁,观察组40例,男女比例(1:1)(男10例/女10例),年龄跨度56-79岁,年龄均值(67.50±2.15)岁,纳入标准:(1)全部患者均>50岁;(2)患者无手术禁忌;(3)患者及家属知情并达成研究协议;排除标准:(1)患者存在精神障碍或既往精神病史;(2)患者存在其他类型肿瘤疾病;两组患者数据无明显差异性(P>0.05),符合研究要求。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对患者开展健康宣教,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知识,指导患者配合治疗。

1.2.2观察组

观察组选择人性化护理模式:(1)对患者及家属沟通,指导其明确病症情况与治疗情况,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心理状态,患者术后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因此应合理的开展心理护理,耐心倾听患者自身的诉求,鼓励患者产生疾病对抗自信心,主动配合治疗。(2)积极开展体委护理,指导患者术后采取半卧位,降低盆腔渗出液引流,同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变换体位,预防压疮。(3)开展运动护理,在患者身体允许条件下针对性运动训练,可以在病床上进行下肢踝泵运动,同时开展呼吸功能锻炼。(4)做好术后并发症预防,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指导,观察切口是否出现红肿、炎症、渗出情况,及时回答患者与家属的问题,做好疼痛护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时间指标,包括首次下床时间与住院时间。

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以SF-36生活质量量表进行测量,量表包含七个维度(本课题从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四个维度开展),单个维度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质量越优。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通过SPSS24.0统计处理,以(±s)均数±标准差计量时间指标与生活质量,以t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各项时间情况

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情况(±s)

组别(n=20)

首次下床时间(d)

住院时间(d)

观察组

0.91±0.05

12.25±0.38

对照组

1.35±0.07

16.73±0.49

t

5.695

7.365

P

0.000

0.000

2.2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情况

观察组患者各维度生活质量指标(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相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明显(P<0.05),如表2。

表2 患者生活质量情况比较±s,分

组别(n=20)

生理状态

心理状态

社会功能

情感职能

观察组

90.15±3.26

89.83±2.45

87.36±2.56

89.30±2.34

对照组

82.62±3.25

81.75±2.35

82.65±2.32

83.62±2.35

t

10.592

13.162

13.371

11.251

P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近年来由于人们饮食习惯改变以不良生活习惯因素影响,导致结肠癌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该病症临床上主要选择手术治疗,但患者术后预后较差[2],对身体创伤明显,因而需要合理开展护理干预。人性化护理模式是一种优质护理[3],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疼痛感,提升患者治疗自信心,有助于患者及早恢复健康,应用价值显著,提升护理质量

[4]

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该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症状,提升身体机能,缩短康复周期,及早出院。观察组患者各维度生活质量指标(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说明该护理方式可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降低手术对人体的创伤,值得推广。

综上所述,结肠癌手术治疗患者术后护理中开展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疼痛感,改善患者心理情绪,促使患者及早恢复健康,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张和玲,王培芹.快速康复理念下结肠癌手术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价及其影响因素[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1):1956-1960.

[2]孙丽雅,胡斐.人性化护理在结肠癌手术病人术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07):238-239.

[3]郭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结肠癌手术患者术后护理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2):225-226.

[4]罗放艳,张丹.人性化护理用于结肠癌手术病人术后护理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3):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