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模式干预对风热犯肺型肺炎患儿症状改善及预后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13
/ 2

中医护理模式干预对风热犯肺型肺炎患儿症状改善及预后的影响

昝红凤, , ,李静,通讯作者

单位 罗平县中医医院

单位所在城市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6558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模式干预对风热犯肺型肺炎患儿症状改善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风热犯肺型肺炎患儿纳入本研究,行数字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加用中医护理模式干预,对比患儿症状改善情况及预后质量。结果:研究组发热、气促、肺部啰音、咳嗽及咳痰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PSQI评分、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热犯肺型肺炎患儿治疗期间接受中医护理模式干预,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预后质量,该干预模式在临床上具有积极推广价值。

关键词:中医护理模式干预;风热犯肺型肺炎患儿;症状改善;预后;影响

儿童风热犯肺型肺炎在儿科临床上属于常见的一种疾病,会引起肺炎咳嗽,患儿临床病症主要为发热、咳嗽、咳痰等。风热犯肺型肺炎严重者,对其生命健康、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给患儿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祖国医学认为儿童风热犯肺型肺炎的发生是因风热之邪犯肺、肺失宣肃、肺气不清所致。提出根据疾病的病因病机实施辨证护理,具有积极作用[1]。鉴于此,本次浅析中医护理模式干预对风热犯肺型肺炎患儿症状改善及预后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风热犯肺型肺炎患儿纳入本研究,行数字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男女患儿分别为18例与12例,平均年龄(5.80±0.90)岁,研究组男女患儿分别为20例与10例,平均年龄(5.70±1.00)岁,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儿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医护人员为患儿准备好干净舒适的病房,定期进行消毒杀菌,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对症处理等。

1.2.2研究组加用中医护理模式干预,具体如下:

1.2.2.1中医用药护理。借助口服中药及外用中药等措施对患儿进行干预;患儿发生肺炎时,可在肺俞穴予以中药进行穴位贴敷,每天1次,每次10-20min,辅助红外线治疗,每天一次,每次20min;患儿肺部听诊啰音明显时,可辅助机械排痰促进痰液的排出。

    1.2.2.2中医穴位按摩干预。患儿咳喘时,医护人员遵医嘱要求为其按摩肺俞穴、定喘穴、膻中穴;发热时,为其按摩大椎穴、曲池穴。每天按摩1次,每次时间10min。

1.2.2.3中医拔罐干预。患儿若咳喘急促、痰多难咳、肺部啰音经久难消,在选取其背部天突穴、定喘穴、肺俞穴进行拔罐,拔到局部有痧点时停止,已达到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1.2.2.4中医饮食干预。根据患儿疾病实际情况、饮食喜好,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给予少量多餐,清淡饮食,禁食辛辣等刺激性食品,告知其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发热患儿可多饮水。

1.3观察指标

1.3.1对比患儿症状改善情况。症状包括发热、气促、肺部啰音、咳嗽、咳痰。

1.3.2对比患儿睡眠质量。干预前后借助PSQI量表对患儿睡眠质量展开评价对比,患儿年龄若过小则由其亲属代填。评分0分-21分,评分越高代表睡眠质量越差。

1.3.3对比患儿不良反应情况。恶心、呕吐、头痛、乏力、消化不良。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应用SPSS22.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X2检测,(%)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x±s)检验,P<0.05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对比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研究组发热、气促、肺部啰音、咳嗽及咳痰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对比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d,x±s)

组别

例数

发热消失时间

气促消失时间

肺部啰音消失时间

咳嗽消失时间

咳痰消失时间

对照组

30

3.35±0.95

2.89±0.55

4.85±0.80

4.30±1.45

5.85±1.50

研究组

30

2.00±0.54

1.10±0.40

2.40±0.60

2.40±0.40

2.87±0.40

t

/

6.767

14.416

13.419

6.919

10.514

P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对比患儿睡眠质量

干预前患儿PSQI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研究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对比患儿睡眠质量(分,x±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30

6.85±2.10

4.98±1.30

研究组

30

6.84±2.12

3.00±0.78

X2

/

0.018

7.153

P

/

0.985

0.000

2.3对比患儿不良反应情况

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对比患儿不良反应情况(n,%)

组别

例数

恶心

呕吐

头痛

乏力

消化不良

不良反应率

对照组

30

2

2

2

3

2

11(36.67%)

研究组

30

1

0

0

0

0

1(3.33%)

X2

/

10.417

P

0.000

3讨论

风热犯肺型肺炎在西医领域被划归为小儿肺炎范畴,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肺系疾病,此病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而且易反复,是儿科住院疾病之首。祖国医学将风热犯肺型肺炎划归为咳嗽范畴,疾病的病因为外感邪热,证属“风热犯肺。患儿疾病如果痊愈不彻底,极易影响预后质量,容易反复感染而损伤肺腑,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2]。临床针对该疾病多采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但是容易产生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同时因为患儿年龄原因,治疗依从性较差,所以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以改善临床症状,提高预后质量[3]

风热犯肺型肺炎患儿大多有发热、咳嗽、气喘等相关肺气闭塞证据,风热犯肺宜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实施中医护理干预,通过经皮给药、穴位按摩、拔罐等措施干预后,能够有效减轻病症,提高治疗效果。本次研究显示,研究组发热、气促、肺部啰音、咳嗽及咳痰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PSQI评分、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风热犯肺型肺炎患儿治疗期间中医护理模式干预,在缓解临床症状、提高预后质量方面效果突出。

综上所述,风热犯肺型肺炎患儿治疗期间接受中医护理模式干预,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预后质量,该干预模式在临床上具有积极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海娜. 中西医结合治疗风热犯肺型肺气肿老年患者临床观察[J]. 新中医, 2019, 47(5):908-910.

[2] 罗红莲, 钟仲. 中医治疗风热犯肺型急性咳嗽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 2019, 11(30):234-236.

[3]王莉.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风热犯肺型咳嗽的效果研究[J]. 当代医药论丛, 2020, 18(18):2669-2671.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鲁布革大道16

收件人 昝红凤1823312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