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7
/ 2

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高琦,1,王琴2

1-2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医院,新疆 奎屯 833200

摘    要:目的:进一步分析研究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围术期的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是否具有重要的医学以及临床上的价值。方法:选择从2019年7月至2020年5月收治于我院的5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选定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患者配合护理建立相关的记录。由患者通过组织相关信息获得的结果。着重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效果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错误发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但观察组的护理态度、护理技能、行为支持、情绪支持以及总体的满意度得分都高于对照组。这显示出人性化的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在为普外科患者提供护理管理的服务过程中,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可以极大地提高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减少发生护理纠纷、护理错误以及风险的可能性,提高临床的护理质量,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普外科;围术期;措施分析

在新时代,普外科是医院十分重要的部门之一,住院病人的疾病复杂、发展迅速,同时具有不同的需求,这大大增加了普外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当护士在实际进行工作时,护理错误以及风险事件很容易导致护理纠纷,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在本研究中,对50例典型患者实施人性化的护理研究,取得较好的成效,具体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9年7月至2020年5月选择了在医院接受普外科手术的50位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患者以及对照组25例患者。观察组的25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为32~75岁,平均年龄(46.91±6.32)岁;其中,胆结石患者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9例,胰腺炎患者2例,腹外疝患者2例,胃穿孔患者3例。对照组的25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为30~76岁,平均年龄(45.62±5.81)岁;其中胆囊结石患者1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7例,肠梗阻2例,胰腺炎症1例,外腹疝3例,胃穿孔2例。纳入标准:(1)符合一般疾病的诊断标准;(2)预期住院时间小于1个月;(3)患者可以成功与医生沟通,并配合进行实验,所有患者均熟知本实验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主要为:(1)具有药物滥用史的患者;(2)患有精神疾病的病人。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

住院后,护理人员将介绍住院环境并提供治疗指导。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将指导患者在手术前进行相关的测试,并通知患者相关的预防措施;在手术期间保持适当的坐卧姿势。为了手术的顺利进行,需要指导患者配合麻醉师进行相应麻醉,并在手术过程中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然后将手术成功通知给患者,并在手术后给予患者相关的预防措施。

1.2.2 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

基于常规护理的人性化护理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树立护理人员的人文观念,积极推广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方式,使护理人员熟知人性化护理的基本含义以及实施的方法。(2)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在人性化护理措施中,护士与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发现患者的不良心理。与患者交流时,护理人员应仔细听取患者及其家人的意见,并向患者及其家人介绍相关事项。另外,护理人员要根据病人的教育程度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程度。(3)优化术后护理。手术后的48小时之内,护理人员会密切注意患者的生活状况,并在麻醉后醒来,积极倾听患者的感受并根据患者的体力提供心理咨询。术后护理人员应干预患者的饮食,吃清淡、易消化、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并指导他们不要暴饮暴食。同时,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运动强度,以鼓励患者尽快下床运动,加快康复速度。利用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疼痛情况。在实际的人性化护理过程中,指导护士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搭配,为患者讲解一系列关于治疗的护理内容,并结合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针对性地开展疼痛心理护理工作。比如,针对年龄较大的患者,需要注意语言沟通的通俗化,并具备足够的耐心,细心地展开心理护理工作。在开展疼痛心理护理和护患沟通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外在形象,自信、大方,给人亲切感,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提升医院的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不仅有利于医患矛盾的解决,而且对于我国医疗行业的长期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医院管理部门要开展对于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医疗技术水平培训工作,帮助解决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面对的问题,降低误诊漏诊等不良医疗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和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包括护理的纠纷发生率、护理错误的发生率、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总体的护理满意度得分)。将使用本医院所创建的护理满意度问卷对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进行调查以及分析。问卷的满分为100分,患者得分越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就越高,护理的效果也就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

在本实验的比较中,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为2.0%,对照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为6.0%,观察组的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错误发生率为2.0%,而对照组护理错误发生率为4.0%,观察组的护理错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中风险事件发生率8.0%,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得分

根据本次实验的比较可知,观察组的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从总分来看,观察组的总分也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

3 讨论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以人性化概念为基础的护理形式。将这种护理模式应用于医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护理措施来提高护理人员的成就感,并使所有患者都能感受到护理人员的护理以及关注。

在这项的研究过程中,观察组中,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错误发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总体的分别为2.0%、2.0%、4.0%以及90.1±1.2分。在对照组中,相应的数值分别6.0%、4.0%、8.0%以及79.3±1.4分。可以看出前者的效果明显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所以,护理人员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为普通外科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人性化的护理措施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是一种十分系统以及全面的护理方式。在人性化的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必须充分尊重患者的个人隐私并尽可能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以及独特的专业知识。通过传统的护理技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措施。同时,护士认真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提供身心方面的保健措施,积极与患者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与护士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综上所述,在普通外科护理中,对患者进行采用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更为有效,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促进患在预后中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何林萍. 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2022(25).

[2]李海燕. 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1, 53(3):2.

[3]李明. 优质服务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围术期护理应用的效果分析[J]. 家有孕宝 2020年2卷14期, 212页, 2020.

[4]罗丹. 人性化护理在脑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0, 2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