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6
/ 2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张玉涛

130524198908101033

摘要:近年来,一系列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了社会公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的担心和顾虑。因此,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是保证食品药品安全的有利举措。但在实际监管工作开展过程中,仍存在监管不力、食品药品安全饱受质疑等较为明显的问题。本文以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现状为中心,进一步分析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效率及质量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问题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稳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人们逐渐重视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国家相关监管部门也加大了对食品药品的安全监管力度。但是,目前监管工作还存在一些难点问题,如监管对象繁杂、监管区域范围广及群众安全意识淡薄等[1],影响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质量。本文围绕构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对策建议进行分析,为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效率及质量奠定基础。

1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问题分析

1.1监管对象繁杂

我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点多、面广及量大等鲜明特点,监管对象过于分散,如城市、街道和乡镇等,均分布有监管对象;同时,各经营企业的从业人员,数量上也十分庞大,加大了监管工作的难度。

1.2监管手段有限

目前,基层食品安全的技术监管水平有限,食品质量检测手段比较落后,在查处有质量问题的产品时,难以提供精确有效的检验结果。监管人员在日常监管和巡查的过程中,紧靠经验和以有效期、保质期、商标包装等方面凭查证、询问、手摸、眼观等方式做出粗略判断,大大降低了食品的安全率。

1.3监管区域范围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食品药品市场也呈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态势。在此环境下,食品药品的流通性不断提升,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区域范围逐步扩大。其中,城市中心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较通畅。但偏远农村因交通不够便利,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落实不到位,甚至可能形成监管盲区。

1.4群众安全意识淡薄

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监管工作人员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性,并非只有监管人员的责任,还需提高广大消费者的食品药品安全意识,拒绝购买、使用一些不安全的食品药品。提升从业人员的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意识水平,做到拒绝售卖非安全性食品药品[2]。目前,大部分消费者的安全意识淡薄,无论是购买者还是贩卖者,易受到贪小便宜、侥幸心理的驱使,从而加大非安全食品药品的买卖流通,尤其是基层食品药品卫生安全,均难以达到相关标准要求,易引发较大的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使人们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2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现状问题的成因分析

2.1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及推广较为滞后

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无规范标准或规范标准滞后、不具统一性的情况下,便会引发食品药品安全性问题。近年来,在食品药品生产流通监管职能改革规划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法律法规显得不够健全统一,使监管部门在履行监管职能的过程中,难以确定标准,易出现重复处罚,或者处罚力度不足的状况[3]。此外,在激烈的食品药品市场竞争大环境下,不断有新的食品药品涌入市场,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且推广滞后的情况下,易形成食品药品监管盲区,难以及时解决新进入市场的食品药品潜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而加大食品药品安全问题。

2.2食品药品检测技术及设施设备薄弱

国内食品药品安全检测机构数量较多,且分布范围广。但部分监管部门,尤其是基层部门,食品药品安全检测仪器设备短缺的状况较为突出,配套设施滞后的现象明显。在常规监督检查工作开展期间,人力检查工作量大,检测方式单一化,效率及准确度不高,不能满足目前复杂多样的食品药品检测,难以及时发现食品药品当中潜在的一些安全性问题。

2.3安全监管工作人员素质水平有待提升

监管工作人员需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素质能力,才能确保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有序开展,提升安全监管工作效率及质量。目前,国内在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和检测等方面专业复合型人才薄弱[4]。部分工作人员可能在原来的工作岗位,通过转岗进入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岗位,缺乏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专业知识,难以有效保障安全监管工作成果。由此可见,提升安全监管工作人员素质水平刻不容缓。

3构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对策建议分析

3.1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

①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以现有《食品安全法》为依据,结合我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实际工作情况,制定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标准,并确保制度的统一性,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能够有法可依。②构建完善的产品追溯制度,使食品药品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证。

3.2强化重点环节安全监管

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开展期间,强化重点环节安全监管非常重要。①需对一些特殊监管对象(小餐馆、食品摊贩及小作坊等)加强引导,确保其生产经营的规范性。②通过构建及实施合理科学的市场准入原则,增强监管力度,有效保证人们的切身利益。③针对偏远农村,配置完善的食品药品快检设备及检测车,合理应用现代化检测技术及设施设备,使偏远农村经营站点的食品药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3.3构建完善的安全监管技术体系

政府相关部门需投入充足的资金,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检测技术、仪器设备加以完善,做好安全监管工作,保证人们食品药品安全。①构建完善的安全监管技术体系,及时改进常规检测技术,重视食品药品检验新技术的研发及应用,促进检测工作效率及准确度的提升。②构建健全的公共服务平台,重视常规检测技术、先进快检技术的融合、共享和应用。③重视现代化科学检测技术的应用,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检测工作的整体效率及准确度。

4结语

综上所述,食品药品安全关系人们的身心健康,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刻不容缓。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尚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需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强化重点环节安全监管;构建完善的安全监管技术体系,提升相关安全监管人员素质水平;构建完善的安全监管联动机制,使监管合力有效形成,进一步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效率及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最终为我国食品药品市场环境的稳定性、可靠性及安全性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艾冬梅.加强秦皇岛市食品药品安全科学监管的对策与建议[J].学理论,2012(6):22-23.

[2]吴晶.新时代药品监管工作的若干思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20,20(9):213.

[3]刘凤玲,薛玉林.平凉市崆峒区药品安全监管存在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智慧健康,2018,4(21):37-38.

[4]岳清洪,黄瑛,黄璐瑶等.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基层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10(18):6356-6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