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6
/ 2

浅谈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曹雅静 

河北省三河市西定府小学   065204

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小学阶段是尤为重要的一个时期。他们刚刚离开父母怀抱,开始集体生活,所以这一时期正是为他们打下良好基础的最佳阶段。但是由于现在社会的发展节奏很快,生活日新月异,各种类型的信息量也在与日俱增,同时这些学生年龄比较小,思想比较简单,就更加容易受到周环境的影响,导致情绪变化很不稳定,常常会产生一些如自卑、厌学等心理问题,这种现象在农村的小学校园中表现的更为突出。因此,作为农村的小学教师,必须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多加关注,并通过日常的教育教学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减少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让他快乐的成长。

一、现代社会中,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原因

当前,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压力的增大,大多数的家长都在忙于工作,忙于做生意,自然对孩子的成长关注较少,很少能与孩子进行情感的交流。他们认为孩子送到了学校,教育就全部都是学校的责任,与家长没有关系。当孩子做错事情时,家长的态度只是责怪,缺少与孩子平等的交流和沟通。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从而滋生更多的心理问题。

(二)社会原因

迫于生活的重担,农村小学生的年轻家长外出打工成为一种常态,留守儿童在全部小学生数量中已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父母不在身边,导致的亲情缺失,更为父母和孩子的情感交流造成了巨大的障碍。而且,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是由祖父母看管,隔代教育和思想上的代沟,再有祖父母的溺爱,都对孩子的思想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造成他们性格上的任性骄纵。

(三)学校原因

农村的小学由于条件受到限制,教育环境不如城里的学校,导致优秀的专业心理教师不愿意来农村任教,农村现有的心理咨询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不善于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做出正确引导,所以很难有效的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四)学生自身原因

学生自身的原因主要来源于现代网络信息的瞬息万变。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各种应用程序的任意下载和监管不力,大量的不良信息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同时,网络游戏也让学生们不能自拔,甚至连吃饭、睡觉都不舍得放下游戏。

二、如何做好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针对以上的这些问题,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对于该如何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

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是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拥有满满正能量的基础,也是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冯恩洪先生曾经说过“我可以要求我的学生不可以随地吐痰,但是,我还应该创造一种环境,让学生不好意思随地吐痰。”这句话生动的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什么是环境教育人。因此,校园中的每一栋建筑,每一片草地,每一处风景,都应该是一种思想的传递,一种无声的教育。用干净整洁的校园文化给学生带来一种纯净之感,熏陶感染学生,净化他们的心灵。

(二)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学生的小学生涯中,课堂上的时间占了全部时间中相当大的比重。所以为了更好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可以潜移默化的受到启迪和教育。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当学生读到小女孩赤着脚独自走在寒冷的大年夜,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如果你在路上看到这个小女孩,你会怎么帮助她?许多学生会说把自己的一些衣服鞋子和好吃的分给她,也会说买她的火柴,让她拿着钱赶快回家。当我接着追问:“如果让她长期和你住在你的家里呢?”。刚刚还热闹的场面一下子就会安静下来,原因在于现在的孩子们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这个问题对于他们而言是有难度的。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学会分享和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入手,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人的心理特征,各自有各自的特点,有的外向活泼,有的内向寡言。无论是哪一种性格特征,都没有好坏之分。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强求一个内向的孩子变得活泼好动,我们也不能压制一个活泼的孩子变得文静乖巧,而是应该针对孩子自身的性格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每种性格都有各自的闪光点,也有自己的缺点,教师应该和谐、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偏爱成绩优异的学生,而歧视学困生。反而应该对学困生给予更多关注,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和他们共同分析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逐渐扭转他们的自卑心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回答问题,鼓励他们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建设

心理健康教师的整体素质,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质量。面对不断变化的教学模式和社会环境,心理辅导教师必须全面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专业教学能力,以适应现代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心理辅导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我学习,也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专业培训活动,通过聆听专家讲座或者是学术交流会,学习先进的心理教育经验,并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特点的、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保证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小学阶段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塑性最强的阶段,接受了正确的教育,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果受到不良影响,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错误的人格。一个具有高尚品格的人,他的人生道路一定会多一份机遇。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高尚的品格注定了他们未来的成功,也注定了祖国一定会更加更加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