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生态美学教育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6
/ 2

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生态美学教育的探究

赵昌霞

贵州省盘州市第十二中学   553599

摘要:随着素质化教育工作的开展,高中生物课堂更加需要进行生态美学教育工作的渗透,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生态美学的融入不仅能够实现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一定的培养,还能够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本文首先针对高中生物生态美学教育实施的重要性进行阐述,然后分析高中生物生态美学教育实施策略,包括挖掘生物教材美学元素、注重生物学习情感体验以及鼓励学生参与审美实践。旨在能够对高中生物教学进行改革,从而能够实现生态美学的融入,促进对高中生的生物教育。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态美学;美学元素

引言

生态美学主要是在马克思哲学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概念,是一种生态为中心的原则,从而能够将人类与自然之间放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考虑,从而能够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人类属于自然中组成部分之一,但是人类与其他动物不同,人类具有比较高的智慧,能够动手改造自然。若是人类肆无忌惮进行大自然的改造,那么就会违背正常的自然规律,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因此,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到自然规律,这样才能够实现自然环境的平衡发展。因此,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需要进行生态美学的融入,从而能够实现对学生的教育。那么如何才能够有效进行生态美学的课堂渗透呢?下面让我们共同来进行探究和分析。

一、高中生物生态美学教育实施的重要性

(一)有效考虑到学生的情感

教师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进行生态美学的教育实施,能够有效考虑到学生的情感。美感是情感中的一部分,通过人类对美的感受能够有效促进对学生的美育工作开展。生态美能够实现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生态美进行全面了解,能够让学生进行一定的自我审视。学生也可以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念,对自然之美具有正确的认知,让学生在高中生物的学习中能够享受生态之美,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有效促进对高中生的生态美学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有助于形成正确价值观

生态美学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价值的认识,让学生具有正确的追求。自然价值能在很大程度上去遵循自然的规律,这样能够形成一定的自然价值。将人类的生命价值可以融入到自然价值之中,从而能够有效体现出人类的作用。对于生命进化来说,具有一种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从而能够具有创造自由。因此,人类要正确进行此种规律的认识,从而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去扭转此种局面,实现健康发展[[1]]

(三)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生态美学的渗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生态美学教育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进行科学审美的转变,从而能够更加适应环境,为人类建设健康的家园。人类都应该遵循大自然的规律来进行生存和发展,这样才能够获得持续发展的机会。在早些年间,为了能够实现社会的经济发展,对大自然的开发特别严重,从而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很多生物种类出现灭绝,这样也导致自然平衡被打破,也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发展。因此,通过生态美学教育工作渗透,能够让人类重新审视自己,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发展。

二、高中生物生态美学教育实施策略

(一)挖掘生物教材美学元素

教师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工作中,更加需要针对教材中的美学元素进行挖掘,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对学生的美学培养。通过对生物美学感知,能够让学生通过审美器官去进行生物美学对象的审视,从而能够获得直观的美感。从而能够有效促进对学生的思维培养。那么教师就需要对生物课堂进行一定的教学情境创设工作,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的美感。

比如在学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课程时,教师就可以进行植物生殖器官的展示,让学生能够对植物的美进行欣赏。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关于“天堂鸟花”的图片内容,这样的花朵就像一个即将要飞翔的小鸟,花瓣就像是鸟的翅膀,非常魅力。通过这样的花瓣素材引入,能够让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对生物学习的喜爱。在对生物知识进行学习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享受生态之美。不但能够让整个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注重生物学习情感体验

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学生在生物课堂中的情感体验。对于生态美学来说,功能需要注重学生感性能力的培养,从而能够让学生在高中生物课堂汇总形成一定的愉悦感,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可以对生物形态进行审美感知评价,从而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2]]

比如在学习高中生物课程《生物的多样性》时,教师就可以针对不同的生物图片来进行网络信息的搜集,并且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课堂展示。让学生对不同生物种类的生物进行观察,同时也能够让学生进行生物种类的补充,对教室没有找到的生物图片,学生可以进行一定的搜集和课堂展示,这样能够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三)鼓励学生参与审美实践

教师在生态美学教育工作的开展中,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审美实践活动之中,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实现对其审美观念的培养,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教育。这样能够利用生态美学教育工作来进行学生的指导,从而能够实现学生对大自然的生态保护。

比如在学习农业生态系统课程时,教师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辩论会的开展。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如何才能够实现旅游行业与生态建设的平衡发展。这样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进行网络资源的收集,并且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的讨论,学生将自身的研究成果进行课堂展示,有不同意见的可以进行反驳,从而能够实现对学生的生态美学培养。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有效促进生态美学教育工作在高中生物课堂的融入,教师更加需要对生物教材中的美学元素进行挖掘,从而能够对学生进行生态美学教育工作的开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还需要注重学生在生物课堂中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获得正确的思想。还应该参与到审美实践工作中,通过实践活动来促进对学生的生态美学培养,有助于实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王薇,房岩,孙刚,刘聪.生态文明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科技视界,2020(23):160-161.

[2]亢绍卿,黄秋玲,马姜明.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农村生态教育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1):61+63.

课题编号: lpsskllh-2022-09 生态美学视角下古法造纸融入高中生物学习体验策略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