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浅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测绘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浅议

李文成1,李燕2

1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2中科卫星(山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工程建设不断增加,工程的测绘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对测量工程提供了愈来愈多的需求。这样,提高测绘质量,管理测绘质量就变得更加关键。文章首先分析了质量控制方法,其次探讨了测绘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从而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测绘工程项目;技术交底;质量控制

引言

工程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和效率,而采用传统的测绘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所以为了实现测绘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结合当前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具体环境,积极引入测绘新技术,可以通过与网络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从而提升工程测量的自动化程度,并通过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使测绘结果更加立体直观。当下测绘新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提升,相较于传统的测绘技术新技术不仅有效提升了测量的精度,而且测量更加便捷高效,为实现测绘工程测量长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质量控制方法

测绘工程项目生产过程,严格执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的检查验收制度和“项目试点及首件产品”质量管理制度。项目作业单位负责测绘成果质量的过程检查和最终检查。过程检查采用全数检查,最终检查内业采用全数检查,外业则采用抽样检查。项目业主单位负责组织县级初检、市级预检和最终成果的验收。项目承担单位负责测绘工程项目成果的“两级检查”,实行全过程质量检查与监督管理,督促作业员自查及作业组互查、项目部过程检查、单位质量管理部门对成果质量进行最终检查,质量监理单位则严格履行全过程质量监督检查职责,省级质量检验部门则负责组织过程质量监督检查和成果抽查。项目生产初始阶段,选择本区域内要素齐全且具有代表性的图幅,作为首件产品试点生产,作业人员应加强培训学习,提升能力素质和技术水平,增强质量意识,依据技术设计和作业规范标准,做好首件产品成果的自查自检工作,检查人员加强对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最终成果的检查,总结试点生产经验及教训。

2测绘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2.1提升测绘人员综合素质

一是进一步增加了测量工程工作的准入门槛。需要专业知识强、职业道德高的人员方可进入测量工程行业。另外,参加过实际施工测量工作的技术人员还需要具有由国家统一核发的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这也是一个更高标准的入职资质条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测绘质量。第二,做好行业测量技术人员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不断传授学生工程测量的基本技能与基本知识,以保证测量人员在实际工程测量工作中了解工程测绘的质量控制点,并能在出现异常数据时进行多次测量,以保证工程调查数据处理的科学合法性,并提供数据的准确性。同时,还要强化工程测量人员协作意识的培育,使相关人员了解到只有通过充分协作,才能更好地控制测绘质量水平。

2.2碎部测量及施工放样

为了检测数据精度,需对碎部测量及施工测量放样数据进行全要素覆盖检验,成果检查质量元素主要包括数学精度、数据及结构正确性、地理精度、整饰质量等内容,按权重评定成果质量。以某地籍地形测量修补测项目为例,在项目作业组自检互检和项目部过程检查的基础上,单位质量检查部门及时采取抽样检查的办法进行最终检查,外业样本抽查时,对每个小组分别抽取了三幅图进行检查,对照1:500测量图纸进行外业巡视检查,采用JXCORS方法验证图根点,然后使用全站仪偏心测量坐标进行点位比较检查,采用钢尺量边进行边长比较检查。建筑物施工测量,通常是在建筑物地下室基础底板或首层楼板浇筑混凝土后,视施工需要及时将建筑物外部控制转移至内部,并将调整后的点位作为建筑物上部轴线的控制网放样基准。建筑物施工放样,放样前应对建筑物施工控制网的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测检核,防止和避免点位变化给施工放样带来误差。在建筑物外围建立线板或轴线控制桩,建筑物轴线放样宜采用2"级全站仪,由控制点放样出建筑物外廓主要轴线点,然后检核并调整主要轴线点位置,重点检查建筑物施工放样、轴线投测和标高传递的测量允许偏差。建筑工程竣工测量,则按照同一施工控制网及坐标系统、同一技术路线和作业方法、同等精度、相同仪器设备等技术要求,认真完成各项竣工测量任务,复核成果质量,确保成果精度。

2.3注重沟通管理

在项目计划、实施和控制过程中,可充分利用钉钉、QQ群、微信群等工具与业主、上级领导和项目组成员(含外协)进行沟通。在计划阶段,应根据项目的特点、持续时间、团队人数和涉及的项目干系人,确立不同的沟通频次(如日报、周报和月报等)、方法、地点和时间等。对于持续时间较长的项目,一定要定期和业主进行沟通,最好以书面形式面对面沟通,并做好沟通记录。特别是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一定要确定最经济的改正方法,并将结果及时汇报给相关人员。

2.4RTK技术分析

RTK技术主要是借助GPS技术来对测绘对象进行信息采集,相较于GPS技术来说,RTK技术的精准度更高,对物品的测量能够精确到厘米级。目前应用范围最广泛的高精度定位技术就是GPSRTK技术。该技术的关键点在于利用了GPS的载波相位观测量,并根据基准站和流动站之间存在的观测误差,分析其空间相关性,通过差分法筛选出流动站观测数据中的大部分误差,从而实现高精度的定位,而相较于传统测绘技术来说,RTK技术突破了传统测绘技术的局限,具有较高的及时性,在确保精准度的情况下还能实现动态测绘,因此在野外测绘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具体的应用过程当中,首先需要根据工程的相关规定与实际需求找出关键点的平面位置以及立体位置,然后根据这些位置建立一个工程控制网络模型,测量工作的科学、准确开展是后续各项工作开展的良好基础。根据目前我国对该技术的应用现状来看,该技术的应用对于我国传统的控制测量工作开展效率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控制测量相关工作开展主要采用三角网法和导线网法两种方式,这两种测量方式在实际工作当中所需要人力物力相对较大,且作业的时间较长,无形之中进一步增加了施工的成本。RTK技术的出现,打破了控制测量工作当中的诸多瓶颈,实现了更高的定位精度以及更高的作业效率。

2.5地下数据要准确

在工程测量工作中,虽然平面测量法是比较普遍的方式,但是由于它无法代表工程的实际状况,历史数据也无法充分反映,所以,人们还需要通过不断改变所需要数据的获得方式,才能理解并控制数据。在开展平面测量工作时,工程技术人员不但可以设计好测量对象的形状,还可充分利用分支导线计算测量数值,并提出更科学的计算方法来进行测试。

结语

综上所述,测绘工程是一项对空间信息采集、处理、分析与表达的工程,与我国国土规划、城市发展等密切相关,该项工程在新时期迎来了新的挑战,提高数据管理水平迫在眉睫。为达成该项目的,有必要引入数据库技术,更要将数据库技术应用的周到、应用的合理与高效,才可弥补传统数据管理手段的不足和缺陷。相信在科学使用数据库技术视域下,我国勘探测绘业将实现更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冉康.测绘产品监督检验视角下城市测绘工程质量控制技术探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35(6):216-217.

[2]邓华梅,王瑞.GPS结合全站仪在城市地籍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测绘,2013(1):104-106.

[3]王利军.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测绘质量的措施[J].世界有色金属,2018(18):27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