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宋志青

国网昔阳县供电公司 山西 晋中 045300

摘要:电力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各个领域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发展趋势,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用电信息采集工作的难度。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电力企业所采用的传统的用电信息采集方式,不仅资源消耗较大,而且其工作效率也相对较低。本文主要是就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1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现状
近几年,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支持全面智能化的电网的推广以及用电信息系统的建设,从而在用电单位的用电信息采集方面形成统一标准,而且也实现了智能表的统一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实现用电信息采集的用户数量实现了较大飞跃,系统也逐渐实现规模化。为了进一步实现用电规范化,加快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国家电网坚持“安装一片、调试一片、应用一片”的原则,全面开展信息采集工作,在2015年末,国家电网基本实现了所在区域内的用户信息采集的全面覆盖。伴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对于用电信息的采集方式也在不断进步,当今人工抄表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电网的要求,所以实现远方智能抄表是当今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目前我国的电能信息采集系统主要包括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关口电能量采集系统、低压集中抄表系统、客户电能量采集系统以及配电自动化系统。但是这些系统并不是由国网公司统一进行建设而是个地方自行建设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其统一性不强,往往只能对部分用户的电能信息进行采集,无法满足现代电网的发展需求。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现代电网的发展,应当建立起完善统一的电力用户信息采集系统,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与企业现代化,应用新系统来准确地掌握用户用电情况。

2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组成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用来采集、管理和分析用户用电数据的,一般都会应用通信、自动控制、传感等多学科技术,通过监测电力用户的用电负荷,从而为企业的营销业务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主站、通信信道和采集设备。主站系统可实现前置通信调度、数据采集、业务应用、控制执行和数据库管理等功能,主要组成部分是数据库服务器,磁盘阵列,应用服务器,前置服务器,接口服务器,工作站,全球定位系统,防火墙,时钟和网络设备等。通信信道,顾名思义是实现系统主站与采集终端的数据通信的,主要包括通用无线分组业务、230MHz无线专网、码分多址无线公网、光纤专网等部分。采集设备则是安装在现场的设备终端,主要是用于收集并提供系统用电信息的,主要包括采集终端、智能电能表、采集器和集中器等。

3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关键技术
3.1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重要基础,可以完成电力线载波通信、微功率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等工作。其中,电力线载波通讯建设简便,不必进行重新布线,但实际通信期间的可靠性无法得到根本上保障、微功率无线通信范围覆盖较小,实际运输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较多障碍物影响。同时,无线公网通信运行成本高,实际维护流程复杂、光纤通信一次投入成本高,建设环节流程较多。因此为最大限度发挥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行期间的积极作用,需结合当地电网布置要求,选择适宜的通信形式。
3.2主站应用技术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可分为集中式主站、分布式主站两种类型。集中式主战,前期投资成本较低,但极易出现较大规模故障;分布式部署模式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综合业务处理能力要求不高,网络负担较小,更加适用于用户数量大、地域覆盖面积广的电网,
3.3智能费控技术
依照当前智能电网建设目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需要采用更为先进的智能费控技术,使用户能够自主缴费后再用电。结合用电信息采集结果,计算出用户的剩余电费并显示给用户,确保其能够时刻掌握自身的用电量。
       在智能费控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应当配合主站、采集终端以及智能电能表,使此些设施能够协同运行。为满足电力线载波提出的更高要求,需要稳定提升载波通信的实时性与可靠性。
3.4用电信息安全防护技术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具有信息处理量大、信息传输覆盖面积广特征,在日常运行期间极易受到各类因素影响,因此还需建立起相应的安全防护体系。在系统设计主站内部需要设置高速密码机,用于主站测数据数据加密工作,实现数据身份认证、密钥协商的目标。

4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发展趋势
       4.1通信网络接入技术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构建需要有足够强大的通信技术作为支撑,只有这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才能够实现数据、信息、语音以及图像等通信方式的传输,进而才能够实现对用户用电信息的收集,用户用电负荷的监控以及对供电系统正常运行的管理。因此,基于以上几点要求,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构建的过程中,就需要接入通信网络技术,通过通信网络技术来实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数据、图像、音频等信息的有效传递,充分发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作用,确保供电系统高效、稳定运行,进一步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4.2实现信息共享
       当前,我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构建尚处于起步阶段,系统还无法与其他系统进行资源整合,实现不了信息的共享,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力企业整体经营管理的工作效率。比如,由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与企业营销系统及营销稽查监控系统之间实现不了信息的共享,营销系统及营销稽查监控系统无法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效利用,也就无法及时、准确的对用户用电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预计出电力市场变化和发展的趋势,进而影响企业的营销决策。因此,在完善和提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性能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通过实现系统的有效整合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比如,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企业营销系统及营销稽查监控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营销系统就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用户用电信息,及时对电力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为企业的营销决策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制定出最正确的营销方案。
       4.3实现多网融合下的用电信息收集
       在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目标指引下,充分应用现有的通信网络技术和基础设施条件,构建起全面而完整的系统结构。在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以及电信网的融合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电力信息采集办法,使数据、视频以及语音等通讯业务得以融合和有效利用。通过多网融合技术的应用,能够避免通信线路和运行的资源浪费,有效减少了投资和维护费用的支出。此外,多网融合使得网络综合运营能力得到了提高,保障了系统运行的实时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性,同时体现了当前国家倡导的节能环保理念,为用户创造了更加现代化和便捷化的生活条件。
       4.4智能用电双向交互技术
       实现系统运行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构建应该采用智能用电双向交互技术,并通过应用该技术实现对用户用电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对用户的用电负荷进行监控;为用户提供用户缴费信息、用电情况、缴费预告、停电通知等。同时,还可以针对具体的用电情况对供电系统的运行进行智能调控和指导用户正确进行用电。

5 结语

综上所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当今电力行业的应用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且在提升用电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希望可以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有效应用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程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维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08):143-146.

[2]萧名谦.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具体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8(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