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少先队规范入队的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农村学校少先队规范入队的策略探究

黄花梅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教育局,广西  南宁  530199

摘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是先锋队,共青团是突击队,少先队是预备队。为了培养少先队员良好的道德素养,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本文通过调研农村少先队入队存在问题,从规范农村学校入队工作的外在形式入手,来发掘农村学校少先队组织的教育内涵,并融入地方民族特色文化,让农村少先队教育的专业体系、教育内涵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关键词农村少先队规范入队民族特色综合素养 

目前,城市学校少先队辅导员多数能按照规范的入队流程开展入队工作。但对于农村学校或比较偏僻地区的学校而言,由于参照学习的培训信息传达、接收不够完整统一,加上农村学校条件有限,学校辅导员更新过快,少先队教育人才出现断层等各种主客观原因,少先队入队各项流程、各环节之间没有做严谨、规范。因此,实施少先队规范入队,完善入队标准、教育内涵,增强少先队员的荣誉感,将培育新时代少先队员的综合素养提上日程非常之必要。

一、农村学校少先队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农村学校少先队入队教育管理突出问题有如下几方面:

(一)学校条件欠缺。农村小学规模小,学校资金困难,少先队工作经常面临活动场所小(或者少)、活动资源少、活动经费少等问题,因此少先队教育活动质量不高。

(二)辅导员的综合能力差异。

1.农村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都是兼职,没有专职。兼职辅导员往往身担数职,其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无法全面顾及少先队工作,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业务或去深入研究、开展队活动。

2.辅导员接受业务培训不足,素质不均衡。由于业务知识信息的缺乏,农村学校少先队活动内容缺乏新意,传统的少先队活动没有特色,新的少先队思路和理念没有渗透和反映出来。

(三)学生认知差异。

1.在调研中发现农村学校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对于少先队队旗、队徽、中国少年先锋队成立的历史和相关少先队组织知识点的认知还是比较表面和肤浅。

2.少先队员的主体地位和队干的作用没有得到体现和发挥。

二、农村学校少先队规范入队的策略和建议

(一)加强对农村少先队工作的指导。

1.各级团委、少工委要针对农村少先队工作的特点和难点,制定好农村少先队工作计划;

2.制定团队负责人挂点制度,经常到农村学校去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指导工作,保证对一线工作情况及时掌握;

3.经常召集农村辅导员研讨问题、听取意见,为辅导员出谋划策,制定统一的规范入队流程进行指导;

4.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城乡之间少先队工作的观摩活动,通过示范性引领辐射,带动农村学校少先队优质均衡发展。

(二)提高学校和少先队辅导员对少先队意识形态教育的认知度和工作积极性,增强规范入队工作成效。

1.加大农村少先队分管领导和辅导员的业务培训。上级团组织、少工委应加大对农村少先队分管领导、团队负责人、大队辅导员全覆盖培训,对基层中队辅导员分批进行轮训,通过加强队伍建设,让辅导员学有示范、行有依据。

2.全面落实农村辅导员的待遇问题。要适应新形势,提高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实现少先队工作从内容到形式的变革,需要一定的激励手段,所以辅导员的待遇必须坚决落实到位,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要求给予辅导员德育主任待遇。

3.对辅导员提出专业要求

(1)全面了解少先队组织机构,熟悉和履行少先队员的职责和责任。

(2)熟悉和掌握少先队少先队礼仪基本规范、工作基本技能。

(3)扎实开好每一次队会,要以鲜明的政治属性给予学生正面引导。

(4)以独特的组织优势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

(5)以开放的少先队活动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4.落实少先队辅导员考核评定工作各级团委要根据相关少先队辅导员管理办法,每年组织对少先队辅导员进行考核评定,激励先进、鼓励后进,对辅导员队伍全面了解和把握、促进和提升。

5.坚持将少先队工作考核单列入党建工作考核板块中。通过党建带团建促队建,形成一贯到底的工作大局。既能用党建经费支撑少先队活动经费,又能确保少先队工作有组织、有引领、有督导地健全发展。

(三)对农村学校少先队入队进行规范和优化,全面推动少先队入队教育内涵的持续发展。

1.对农村少先队队前教育提出明确目标和内容,为规范入队做好铺垫。

明确队前教育目标:规范统一入队前教育,要求预备队员必须熟悉和掌握 六知六会一做教学要求。

六知要求:知道少先队的名称:中国少年先锋队。知道少先队的创立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知道队旗的含义:激励着少先队员奋勇前进。知道队徽的含义: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火炬象征光明,红旗象征革命胜利。知道少先队员的标志:红领巾。知道少先队的作风:诚实、勇敢、活泼、团结。

六会要求:会戴红领巾;会敬队礼;会呼号;会唱队歌;会背入队誓词;会写《入队申请书》。

一做要求:入队前要为人民做一件好事。

2.明确队前评价考核推优、分批入队的要求和准则,增强入队光荣感、自豪感,激发队员积极主动参与到少先队活动组织中来。

(1)明确入队前的队员评价考核办法。适龄儿童向所在学校递交入队申请书,中队辅导员根据少先队新队员发展评价办法,由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评价、老师评价后,推荐产生拟入队名单,报学校少工委批准。对拟批准的新队员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三天。通过队前评价考核推优,让优秀的学生自豪地申请入队,也让广大少年儿童学有榜样、向优秀看齐。

(2)明确入队批次要求,推优入队。要求学校少工委和辅导员都明确分批入队工作的起始时间:从小学一年级的第二学期的六一、到二年级第一学期的六一和第二学期的10.13建队日,发展3个批次入队,在小学二年级6月1日前实现全童入队。通过分批推优入队,增强少先队组织的光荣感。

(3)明确申请入队方式和队籍管理要求。要求新队员和家长共同填写《队员登记表》,打造家校共建的少先队组织;规范成立中队、小队,民主选举中队委员会和小队长,让队员当家作主;少先队大队组织进行队籍档案管理,完善队员队籍管理,建立健全队员成长档案,让少先队伴随少年儿童茁壮成长。

3.对少先队教育活动提出三必须要求一是必须遵守《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二是必须遵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是必须符合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通过规范创新的农村少先队入队仪式,凸显入队仪式的教育意义,尊重学生在入队仪式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少先队员的综合素养。让基层学校少先队员们也深刻地认识到少先队是一个有理想、有纪律、有光荣传统的组织,增强基层少先队员组织意识激发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

(四)建议将民族文化、民族礼仪融入少先队队前教育、入队仪式、日常队会队课中。

少先队文化具备民族文化传承作用,对农村广大家长产生亲和力,让家长更乐于参与到少先队教育活动中,形成家校共建的少先队工作良好局面。同时以此提升入队活动文化内涵,增强少先队教育活动的仪式感和民族自豪感,形成地方民族特色文化,使农村学校少先队入队工作不但规范,而且还具有地域性的民族特色,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农村少先队教育品牌。

总体来说,通过规范农村少先队入队教育、优化少先队工作策略,探索出符合农村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的少先队教育实践活动,对少先队入队工作的各个实施环节管理、教育延续进行加强,可以让农村学校辅导员专业素质大幅提高,让农村学校少先队员的综合素养和思想意识产生质的飞跃提升,让少先队教育内涵往更高层次发展,推动少先队工作的城乡均衡发展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全面发展、优秀的少先队员和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