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治疗与手术治疗口腔内科疾病的临床疗效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常规治疗与手术治疗口腔内科疾病的临床疗效比较

韦菲

长兴县人民医院    浙江省湖州市

【摘要】目的:比较常规治疗与手术治疗口腔内科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口腔内科2020年5月~2021年4月收治的62例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使用手术治疗措施,比较两组疾病康复时间、患者疼痛感、有效率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康复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内科疾病治疗中使用手术治疗方案优于常规治疗,能够缩短患者疾病康复时间,降低疼痛感,并且提高了临床治疗有效率与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口腔内科疾病;常规治疗;手术治疗;临床效果

口腔内科主要收治牙周炎、补牙和根管治疗的患者,口腔内科疾病具有较为复杂的病理构造与机制,对临床治疗方法要求较高[1]。目前针对口腔内科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常规治疗与手术治疗。常规药物治疗发挥的效果不够理想,并且部分患者存在用药禁忌,影响治疗有效率。而手术治疗的应用价值较高,为患者口腔健康提供保障。本文比较常规治疗方式与手术治疗的区别,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所用资料为我院2020年5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口腔内科疾病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1例,资料见表1:

表 1 两组一般资料详情表

组别

性别

年龄(岁)

平均病程(月)

对照组(n=31)

12

19

22.48±5.29

1.15±0.42

观察组(n=31)

14

17

23.12±5.07

1.34±0.51

或t

0.265

0.486

1.601

P

0.607

0.629

0.115

    根据表1可知,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经过临床诊断为口腔内科疾病;患者耐受度较高,接受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患者本人与家属同意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月经期、哺乳期女性;合并精神障碍疾病患者;恶性肿瘤;病例资料不完整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为患者提供甲硝唑治片治疗,药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7022894;生产企业: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药品规格:0.2g*100片。每次口服用药0.4~0.6g,每日3次,疗程为7天。

观察组使用手术治疗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1)填充术。手术操作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明确患者龋齿严重程度。同时判定患者对手术治疗方式的适应程度,制定可靠的手术治疗方式。使用涡轮机设备去除龋坏组织,制备出特殊洞形,提供局部麻醉,避免患者出现明显疼痛。随后对患者牙髓进行保护处理。使用氢氧化钙制剂完成垫底盖髓处理,使用树脂材料填充窝洞。

(2)牙龈切除术。对患者进行常规消毒,根据袋的深度,使用牙周探针在患者牙龈表面位置作出溢血点,并使用1%美蓝将各点连线,作切口标记。使用斧形刀,在距离标线2~3mm的根方牙龈处作切口,并根据邻近组织的解剖学特征,对刀口与长轴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将标线之间切开,使用刀尖将牙龈组织与牙面分离,同时做好邻近组织的保护,避免发生撕裂。

(3)根管治疗术。实施开髓引流术,将髓腔炎症与压力释放,随后,对存在炎症的牙髓进行彻底失活,将炎性牙髓与坏死的牙髓进行去除。做好根管预备,去除根管内已经发生坏死的牙髓组织,并实施清创、冲洗、上药与消毒。根管治疗术的关键步骤是根管预备。根管预备完成后,进行填充,使用冷牙胶或热牙胶的方式填充,确保填充紧密。填充后,则对牙齿进行垫底,做好受损牙齿修复,针对要求较高且经济条件尚可的患者,提供全冠修复治疗方案。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口腔内科疾病康复时间,比较患者治疗期间疼痛感;疼痛感评估方式为VAS视觉模拟疼痛量表分值0~1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疼痛感越明显。统计两组治疗有效率与患者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9.4软件分析数据,其中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s)使用表示,t检验,当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口腔内科疾病康复时间、疼痛感比较结果

观察组经过手术干预后,口腔内科疾病康复时间缩短、VAS评分值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口腔内科疾病康复时间、疼痛感比较结果(±s)

组别

例数

口腔内科疾病康复时间(d)

VAS评分(分)

观察组

31

3.42±1.08

3.55±0.37

对照组

31

4.55±1.62

3.84±0.71

t

-

3.231

2.017

P

-

0.002

0.048

2.2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结果[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31

14

16

1

96.77%

对照组

31

10

13

8

74.19%

X2

-

-

-

-

4.679

P

-

-

-

-

0.031

2.3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结果分析

观察组经过手术干预后,患者非常满意17例,一般满意12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为93.55%;对照组非常满意14例,一般满意8例、不满意9例,满意度为70.97%;满意度组间比较后,存在统计学意义(X2=5.415,P<0.05)。

3讨论

口腔内科疾病的发病率较高,患者存在严重疼痛感,影响生活质量。该病也容易引发、败血症、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需要做好针对性指标,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2]。通过早期手术治疗可延缓疾病进展,确保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与常规药物治疗口腔内科疾病,手术治疗的方式优势较为明显,能够快速去除病灶,降低疾病复发率。以往在口腔内科疾病治疗中,患者由于健康知识缺乏,对该病的重视程度不足,通常采取药物治疗,以达到缓解疼痛感的目标,但是相关治疗方式未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部分患者药物过敏反应严重,药物治疗时间延长,使得临床效果不满意。

本次研究为患者提供手术治疗方案, 通过龋齿填充术、牙龈切除术与根管治疗等多种方式,解除了口腔内科疾病对患者产生的困扰。在手术治疗期间,操作人员根据患者疾病特点和进程,对手术治疗方案进行了优化。在治疗过程中,为获得肯定疗效,对患者并发症进行有效干预,采取多种技术手段,对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指导,促使患者了解手术治疗在口腔内科中的应用价值,为患者健康与安全提供必要支持。口腔内科疾病的治疗周期较长,手术治疗人员需要为患者明确治疗效果,增加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刘倩[3]比较了常规治疗与手术治疗在口腔内科疾病治疗中的效果,提出手术治疗的效果和满意度均高于常规治疗方案,与本文研究结果部分一致。由此表明,手术治疗对口腔内科患者的治疗效果肯定。

综上所述,使用手术治疗对口腔内科患者进行治疗产生的效果优于常规药物,可缩短患者康复时间,降低患者疼痛感。手术治疗方式也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与患者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彭亮,张启海,吴永盛.对比手术治疗口腔内科疾病和常规治疗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21, 36(1):4.

[2]黄婉芸,邱逸紅,颜洁,等.蒙脱石散联合Vit.Bco治疗对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致口腔溃疡的效果观察[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20,20(6):4.

[3]刘倩.手术治疗和常规治疗在口腔内科疾病的治疗效果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2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