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农业气象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张金

新疆喀什巴楚县气象局  843800

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发展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点内容之一。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息息相关,农业气象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气候灾害频发,例如寒潮、干旱、病虫害等,对农业生产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际,详细分析农业气象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针对性地提出应对农业气象变化的有效措施,以期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气象方面的保障,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气象变化;农作物生长;影响;应对措施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中之重。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迎来巨大的发展契机,推动高效农业发展是实现农民增收的现实路径。农业发展与气候条件、天气状况息息相关,恶劣的天气状况会极大破坏农牧业生产质量,降低经济效益。尤其是一些极端的气候灾害会导致畜牧产品大量死亡,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对推动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农民合理安排农事活动,科学防灾减灾提供坚实的保障。

1. 主要农业气象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1.1干旱

巴楚县位于新疆喀什地区,由于年内降水不均,干旱天气发生有着明显的季节特征,夏季干旱频发,秋季次之,春季和冬季出现的频率较低。遇到夏季干旱,农作物正处于生长关键期,大部分农作物即将成熟,蔬菜处于采摘期,此时干旱会造成农田水分不足,温度高造成空气蒸发速率高,导致单季稻等作物缺水干旱,出现萎蔫甚至是死亡。遇到春季干旱,恰逢春耕播种时节,此时作物返青,开始育苗和成长,那么干旱会导致出苗困难,缺水导致幼苗生长极为缓慢,双季稻不能正常插秧,从而导致大部分农作物的播种和育苗时间延迟。遇到秋季干旱,农作物正处于灌浆期,对水分的需求比较大,此时如果干旱则会影响秋季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1.2暴雨洪涝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发生大雨洪涝的频率逐渐上升,因此除了冬季,在夏季、春季、秋季均有机会发生大雨或洪涝等灾害。大雨也会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因为暴雨堆积会损伤庄稼的根系与叶片,影响庄稼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又或者造成植物幼苗被连根拔起而枯死。严重时田间积水,会中断与庄稼的根系和大气的联系,而一旦暴雨或洪水持续的时间过长,就非常容易形成病虫害,严重影响庄稼的健康生长发育,甚至造成作物减产。

1.3冰雹

随着气候变暖,冰雹灾害发生的概率增大,一年四季都有可能下冰雹,夏季和春季出现冰雹天气的概率最大,冬季和秋季出现的概率较小。冰雹重量较大且冲高空降落,势能较大,非常容易破坏农作物的叶子、茎秆和果实,如果冰雹持续的时间长,体积和重量较大,对农作物的影响将更加严重。冰雹一般伴随着低温发生,还会导致冻害,加剧对农作物的不利影响,损害农作物质量。

1.4大风

近年来,强风天气逐步增多,夏季最易发生强风灾害,其次为春天,其他两个时节发生强风的频率较少。夏季出现的强风气候,会对农作物生长形成机械影响和生物影响,比如导致农作物籽粒掉落、作物枯死、倒伏地面等,甚至导致作物死亡。而春季强风气候也会导致土壤肥力降低,从而减少了播种的出苗率,甚至导致种子裸露于地面,从而耽误了春季种植的时间。

1.5低温冻害

低温冻害天气也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主要发生在冬季和春季。冬季是小麦、大麦、油菜等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这些作物经过秋季和初冬的低温锻炼,抗寒性增强,但是如果温度过低,则会造成农作物的叶尖受冻,影响作物生长,严重时会使茎叶和分蘖节受冻,甚至导致农作物死亡。秋季霜冻也会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会推迟农作物的成熟期。

2.应对农业气象变化的路径

2.1提升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气象管理部门应当组织针对性的培训学习活动,充分掌握先进的气象科学技术,建设一体化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充分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卫星遥感技术、GIS地理信息技术等先进的科技手段,完善高空、地面的立体综合大气观测系统。为了进一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还应进一步提升多普勒天气雷达的探测能力,利用卫星红外系统,提高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及时性。

2.2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

各级气象局应该根据当地的农业气象灾害实际,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农业气象灾害防御预警机制。首先,气象局应当利用自动气象观测站、现代化的气象观测技术,来对农业气象进行全天候的监测,发现干旱、暴雨、霜冻、雷电等天气时,及时通过多渠道传给给农业,为农民科学合理地安排农事活动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其次,气象局要综合整理分析历年来的气象灾害数据资料,把握气象灾害发生的规律,为今后进行气象灾害预警和气候诊断积累重要的经验,对过往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总结提升,更好地用农业气象为民服务。此外,在灾害性天气来临之前,气象局应当靠前指挥,密切关注气象动态,高度重视防灾减灾,从宏观角度建立应急预案,并将针对性的防御措施通过微博、微信、电视台等新老媒体渠道传递给农民,将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2.3建立完善的气象预测系统

为降低天气灾害对农村生产的危害,气象部门必须做好农村天气服务,形成完备的天气预报体系。农村气象观测技术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防灾减灾效益,要降低天气灾害对农村生产生活的直接影响,就必须正确把握农村气候变化,全面掌握极端气候的出现时机和程度,以便指导农户及时实施有效防范,从而推动农村的生产安全发展。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天气保障的能力,就必须建设完备的农业天气预报体系,相关工作人员要按照正确的操作规范进行气象观测,获取准确及时的天气变化情况,然后通过多媒体渠道进行天气预报信息的发布,并提供相关的气象灾害应对措施,引导农民及时地做好灾害防御。

2.4加强天气预报高素质人才培养

天气预报为农服务,气象单位还可吸纳高专业学历人员,或补充到企事业部门,向基层企业引进高大的精尖技术人员,以补充专业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对气象岗位人员可进行精细化训练,通过对天气雷达、气象大数据处理、气象云端服务器、卫星应力场等先进技术应用手段与方案的训练,以进一步提升短时临近间气象预报岗位人员的专业能力。另外,气象部门还可经常举办专家讲座,使气象测报工作人员能够汲取宝贵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进而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率。

2.5提升信息传达实时性和农民防灾意识

要加强天气预报知识科普,让农民能够识别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以便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提高农民的防灾意识。要组建一支专业的天气预报服务队伍,通过微博、微信、APP等社交平台,乡村大喇叭、村村通广播等强制触达渠道,电视、电话、图书、宣传栏等渠道,向全县人民开展气象宣传,多途径、多渠道地把天气预报、灾害预报传达给牧区居民,让农民能够了解到丰富实用的灾害防御知识。各个渠道终端要全天候实时更新,第一时间发布准确的天气预报信息,向农民传达气象变化信息,提供农事活动建议,提高农业的灾害防御能力。

结语

农业是民生大计,关系着国计民生。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有着直接的决定性作用,要准确及时地发布农业气象信息,减少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良好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梅艳, 韦丽英. 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及对策探讨[J]. 南方农业, 2019, 13(23):2.

[2] 孙瑞. 正阳县气象因素变化特征及对夏花生生长的影响[J]. 种业导刊, 2021.

[3] 王丽娜. 气象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及预防对策[J]. 种子科技, 2017, 35(6):2.

[4] 赵学东, 赵凯迪. 气象环境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及气象灾害防御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18(23):2.

[5] 王明珠, 徐建春, 王勖,等. 气象因子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分析及服务应用[J]. 农业科学, 2022, 5(3):41-43.

作者简介:张金(1989.11)男,汉族,甘肃省会宁人,大专学历,助理工程师,从事研究方向或职业:喀什地区农业气象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