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胃肠道护理干预对肠道术后患者肠道排气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术前胃肠道护理干预对肠道术后患者肠道排气的影响研究

邓勤对

山西白求恩医院胃肠外科  邮编030032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肠道手术患者加强术前胃肠道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观察患者术后肠道排气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在我院进行肠道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均分2组,对照组(n=40)提供常规护理,研究组(n=40)术前加强胃肠道护理干预,对比术后肠道指标恢复情况。结果:两组间比较,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以及恢复普食时间均更短;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在肠道手术前加强胃肠道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建议推广并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肠道手术;术前胃肠道护理;肠道排气;肠鸣音恢复

胃肠道手术是治疗胃肠疾病的有效手段,然而手术是创伤性操作,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机体可造成一定损伤,可导致患者胃肠道功能紊乱,术后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不利于术后饮食的恢复,影响患者的康复进度[1]。因此,有必要在患者术前加强胃肠道护理以便术后促进其胃肠道功能尽早恢复,本次研究主要探讨针对肠道手术患者加强术前胃肠道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观察患者术后肠道排气情况,并作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在我院进行肠道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均分2组,对照组纳入40例(男/女=22/18),年龄及均值24-72(47.63±2.21)岁;研究组纳入40例(男/女=24/16),年龄及均值25-74(47.76±2.31)岁,分析一般资料后得出P>0.05。纳入标准:(1)符合肠道手术指征;(2)患者知情且自愿,配合完成相关检查,填写各项调查问卷;排除标准:(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意识障碍;(2)呼吸以及血液系统障碍。

1.2方法

对照组:该组患者在手术期间为其提供常规护理,术前协助患者完善各项检查,围绕疾病以及手术相关健康知识进行讲解,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认知,若患者对手术表现出恐慌、抑郁等负性情绪及时进行心理安抚,告知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并举例术后恢复效果较好的案例提高其手术的信心,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指导患者术前2-3天以清淡的流食为主,术前一天口服缓泻剂促进排便清空肠道,术后告知患者禁水4h,禁食12h,排气后可先以流食或少渣食物为主,若无胃肠道不良反应可逐渐恢复普食。视患者情况鼓励其尽早下床活动,可预防肠粘连,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尽早恢复胃肠功能,若患者不能下床可在床上进行关节与四肢的伸展、屈伸等活动。

研究组:该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术前加强胃肠道护理。手术当天清晨使用39℃左右的500-1000ml生理盐水或者肥皂液(0.1%-0.2%)进行肠道准备工作,患者取左侧卧位屈曲双膝,裤子脱至膝部并将臀部移到床边,将灌肠液倒入灌肠袋中进行灌肠,控制好灌肠液流速并观察患者的情况,灌肠结束后让其坚持5-10min后再排便,若患者粪便较多可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一次灌肠。

1.3观察指标

(1)对比肠道指标恢复情况。(2)对比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3.0软件分析与处理本轮研究中的各项数据,表示本轮研究中出现的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检验使用t值;(%)用来表示计数资料,检验使用值。当P<0.05说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术后指标恢复时间。

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以及恢复普食时间均更短,P<0.05,见表1。

1手术指标对比()(n=80

组别

术后排气时间(h)

首次下床时间(h)

肠鸣音恢复时间(h)

首次排便时间(h)

恢复普食时间(d)

对照组

36.23±2.42

120.45±10.41

23.42±1.85

51.12±5.42

5.63±1.43

研究组

26.15±2.13

82.56±8.15

15.52±1.51

44.46±4.46

4.12±1.16

t

19.7749

18.1257

20.9228

6.0010

5.1865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2对比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2。

2对比并发症发生率[n%]n=80

组别

恶心呕吐

腹胀

伤口感染

发生率

对照组

4(10.00)

3(7.50)

1(2.50)

8(20.00)

研究组

1(2.50)

1(2.50)

0(0.00)

2(5.00)

-

-

-

4.1143

P

-

-

-

0.0425

3 讨论

近些年,胃肠道疾病发生率逐年增多,与患者日常饮食习惯、作息规律、精神压力等密切相关,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危及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胃肠道手术是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主要手段,但术中胃肠道暴露加上手术操作等因素可造成大量气体与积液在腹腔内积聚,术后患者可能发生腹胀、呕吐、胃肠功能紊乱等不良反应,不利于肛门排气与排便,影响患者的康复速度

[2]。临床观察发现在患者常规手术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术前胃肠道护理可促进患者术后肠道排气,减少术后腹胀的几率,可缩短肛门排气以及肠鸣音的时间[3]。在本次研究中加强术前胃肠道护理的研究组各项肠道指标恢复时间均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少,P<0.05,分析原因在于术前协助患者做好胃肠道护理并完善各项准备工作,给予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提升患者对疾病与手术的认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手术依从性,术后遵照医护人员的指导进食有利于胃肠道功能尽早恢复[4]

综上所述,在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前加强胃肠道护理更具优势,可缩短术后肠道排气的时间,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建议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静,刘红阁,李淑红.快速康复理念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疼痛及康复进程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2,28(02):135-138.

[2]谢静.术前胃肠道护理干预对肠道术后患者肠道排气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6):213-214.

[3]卢效娟,卢娜利.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09):1577-1579.

[4]宗莉萍,张倩,杨春.优质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恢复和切口感染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0,17(04):24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