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率CT在肺部小结节诊断中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高分辨率CT在肺部小结节诊断中的效果观察

王卫川

广汉市中医医院   四川德阳  618300

【摘要】目的:探讨肺部小结节诊断工作中引入高分辨率CT技术的实际价值。方法:对院内因检出肺部小结节而就诊的患者进行病例分析,共遴选出86例(就诊时间:2020年3月-20213月)。随机抽出其中43例构成对照组(常规CT组),另43例则纳入观察组(高分辨率CT组)。依次对检测准确率、图像质量等指标作出比较。结果:观察组对比金标准的准确率为97.67%,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5.35%,两者与对照组数据相比均以更高水平呈现(P<0.05)。结论:引入高分辨率CT技术能够高质量显示病灶实情,促使肺部小结节诊断更为精准,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 肺部小结节;临床诊断;高分辨率CT;价值

报告上所显示的肺结节并非疾病诊断,而是医学影像学的一种客观描述。肺部小结节患者的CT影像存在圆形或类圆形阴影,直径通常<3cm。资料显示,因外伤在肺部留下瘢痕,肺组织遭粉尘侵袭,或是肺炎、肺结核病史,肺部CT均会显示留有结节[1]。临床检出肺内多发小结节大多为良性,且早期症状不典型,诊断难度高。目前,临床将病理学检查视为“金标准”,但此方法存在较高风险,不易操作,因此探寻一种高效检测方法意义重大[2]。为探讨高分辨率CT技术在肺部小结节诊断方面的应用优势,特选86例患者参与以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6肺部小结节患者作为本次对象自愿被遴选入组纳入原则:经权威病理确诊;②意识无碍,本人签定同意书。排除原则:①影像学资料缺失;②严重呼吸系统疾病;③非自愿参与者。

对照组基线资料:统计男性26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36-65岁,平均值(40.29±3.11)岁;病灶直径0.5-1.2cm,平均值(0.82±0.21)cm。观察组基线资料:统计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37-68岁,平均值(41.08±3.25)岁;病灶直径0.7-1.2cm,平均值(0.89±0.24)cm。同类别数据具均衡性P0.05)。

1.2 方法

1.2.1 仪器

选定院内64 排螺旋CT机

1.2.2检测方法

对照组执行常规扫描。首先引导患者完成屏气训练,在检测台上保持仰卧姿势。检测人员设定以下参数:层厚10 mm,层间距5 mm,螺距1.0,重建层厚1.5 mm,将患者肺尖定为扫描起点,直至肋膈角部位。详细探查病灶实情,并逐项记录。观察组基于上述操作引入高分辨率CT技术。常规扫描完成后,选定直径数值最大的病灶,检测人员设定以下参数:层厚5-8mm,层间距8mm,螺距8 mm,fov350 mm,针对其中心层面执行高分辨率CT扫描。进行1024矩阵靶向重建,并适当添加动态增强扫描,图像资料输出、汇总至工作站处理。

1.3 观察指标

1准确率。将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视为金标准,两组检测结果与之比较获取准确率。(2)图像质量。分析图像显示情况,具体分级:图像清晰,无伪影即为优;图像清晰,存在少量伪影即为良;图像中存在大范围伪影,影响诊断即为差。以(优+良)/43×100%计算出图像优良率。

1.4 统计方法

所涉数据统一录入SPSS22.0规范处理百分比n%)的形式统计检测准确率与图像质量优良率,给予卡方检验;计量资料±s形式入表给予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P<0.05)表示

2

2.1 比较两组检测准确率

观察组检出42例给予确诊,对比金标准其准确率达97.67%,与对照组相比处更高水平(P<0.05)。详查表1。

1比较两组检测准确率[n(%)]

组别

n

未检出

检出

观察

43

12.33

4297.67

对照组

43

920.93

3479.07

χ2

-

7.242

7.242

P

-

0.007

0.007

2.2 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分级

分析图像质量,观察组内达到优、良标准的分别为22例、19例,总占比95.35%与对照组相比处更高水平(P<0.05)。详查表2。

2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分级[n(%)]

组别

n

优良率

观察组

43

22(51.16)

19(44.19)

2(4.65)

41(95.35)

对照组

43

18(41.86)

17(39.53)

8(18.60)

35(81.40)

χ2

-

0.748

0.191

4.074

4.074

P

-

0.000

0.662

0.044

0.044

3

诸多研究指出,肺部小结节多依据相关形态学特征进一步确诊,常规CT技术存在清晰度、细节显示等局限,不足以作为权威扫描方法[3]。高分辨率CT具有极好的空间区分率,能够更清楚地显示出病灶组织的细微结构,尤其适用于肺部微小结节、内听道、颅底神经等方面的检查。从字面意思来理解,高分辨CT的特点即为高分辨率。但是在CT专业层面上,高分辨CT需要将层厚、电压、毫安量等参数调整在特定范围内,获取检测数据

[4]。与常规CT不同,高分辨CT重建数据时使用的是高矩阵,而且后期数据处理以骨算法作为支持,更加突出图像的空间分辨力[5]。高分辨率CT技术优势体现在数据上,观察组准确率(97.67%)、图像质量优良率(95.35%),两者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水平更高(P<0.05)。

综上所述,引入高分辨率CT技术能够高质量显示病灶实情,促使肺部小结节诊断更为精准,实为可行性检测方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马瑞亮. 高分辨率CT在肺部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民康医学,2021,33(11):110-111.

[2]丁军明,孙毅,赵研. 探究高分辨力CT在肺部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世界复合医学,2019,5(11):142-144.

[3]何向前. 肺内多发小结节的高分辨率CT鉴别诊断分析[J]. 黑龙江中医药,2020,49(2):74-75.

[4]黄桂芹. 肺部高分辨率CT对肺内多发小结节的诊断价值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23):60-62.

[5]陈建新,曹雷,胡翼江. 高分辨率CT对肺部结节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探讨[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5):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