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化认知行为治疗对于失眠症改善的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3

电子化认知行为治疗对于失眠症改善的研究进展

吴欣欣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重庆 40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越来越快,于此同时也为现代人带来了很多疾病困扰,而失眠症就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约有10%左右的人群患有失眠症,发病后患者会有较高的心理精神疾病发病风险,还会出现其他功能下降的情况。传统的认知行为疗法(CBT-I)虽然能够有效治疗失眠症,但由于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无法满足失眠症患者日渐增长的治疗需求,为此临床制定出一套能够适应现代失眠症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

关键词:电子化认知行为疗法;失眠症;睡眠质量;睡眠障碍

电子化认知行为疗法(dCBT-I)目前被我国临床广泛运用在失眠症的治疗方案之中,dCBT-I具有独特的医疗特色,其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智能电子设备所实现治疗的[1]。相较于传统的CBT-I,dCBT-I更具安全性、高效性。且操作简单因此能够满足不同失眠患者的睡眠治疗需求。但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dCBT-I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因此目前临床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治疗标准和效果。为此本文就dCBT-I的应用效果和研究进展进行分析讨论,希望可以为我国临床治疗失眠症提供有利依据。

  1. 电子化认知行为疗法概念以及发展现状

对于睡眠障碍来说,为患者开展药物治疗具有起效快和疗效显著的特点,但药物治疗也有缺点,比如无法有效纠正患者存在的错误睡眠认知。且多数患者在服用药物治疗之后会逐渐对治疗药物产生依耐性从而出现耐药情况,因此难以长期坚持服药;一些患者在服用药物之后还会出现不同的不良反应,这些都会影响到患者日常生活。

由于药物治疗的诸多问题,因此临床更加提倡对失眠症患者实施非药物治疗,近年来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临床有关治疗失眠症的指南中都明确指出了对患者开展认知行为干预的重要性,因此睡眠行为认知疗法被推荐作为失眠的治疗的一线方案[2]。但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国,因此失眠症患者人数较多,而具有相关治疗资格且能够有效指导患者改善认知行为的治疗师数量却不能满足失眠症患者的需求。因此传统的认知行为疗法很难在我国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大部分患者患上失眠症之后仍需要以药物为主要治疗方式。但考虑到药物治疗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反应,加上医疗资源稀缺等因素影响,因此单依靠药物和传统的心理治疗已经无法满足广大睡眠障碍者的实际需求了。

电子化认知行为疗法是利用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等现代智能化设备向患者传达正确且清晰的认知行为改善操作步骤,是一种具有高度结构化和互动化特点的治疗方式。且随着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针对患有失眠症患者的电子化认知行为疗法发展也越来越成熟,且有研究表面dCBT-I在改善中国失眠患者睡眠方面具有短期作用[3]。所以其凭借着经济、操作便捷等优势迅速在临床发展起来,并被广泛运用在临床治疗失眠症患者的过程中。dCBT-I治疗过程基本与传统的CBT-I一致,主要治疗措施有睡眠限制、刺激控制、睡眠卫生教育、放松训练[4]。国外等发达国家国家开展dCBT-I主要是通过软件和网页来对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可以利用网页和软件自主选择认知行为干预方式来改善其睡眠。国外网络化CBT-I平台主要有SHUTi、Go!tosleep、Sleepio等。而目前国内较为成熟的网络平台有中国首个30d心理自助平台CCBT和中国研究会开展的在线失眠认知行为所用的网络化CBT-I系统。

总而言之,传统的CBT-I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缺陷[5],在对失眠症患者开展治疗时应用dCBT-I能够弥补传统CBT-I存在的不足,不仅能够节约人力、物力,且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因此在我国大力推广应用dCBT-I十分有必要。国内的网络化CBT-I平台任在起步阶段且目前我国临床对dCBT-I于CBT-I之间所存在的疗效差异研究并不明确,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印证dCBT-I治疗方式的有效性。

  1. 电子化认知行为疗法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前国内有2项研究分别对dCBT-I以及药物治疗失眠症的效果进行了对比,两项研究所实施的治疗时间为6到8周,且都使用了睡眠日记记录下了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睡眠效率、入睡后觉醒时间、睡眠潜伏期、睡眠时间[6]。最后两项研究都使用到Meta分析法,对接受不同治疗方式的各项临床治疗指标进行了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发现,接受dCBT-I治疗的患者组其所获得的治疗效果均要明显优于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另外临床也有研究针对dCBT-I和CBT-I两种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该研究发现经过为期8周的治疗之后,两组接受不同治疗方式的失眠症患者均得到了一定的睡眠改善,且两组患者所取得的治疗效果之间并无明显差异。除了与常规CBT-I和药物治疗进行对比实验之外,临床还开展了dCBT-I与常规睡眠相关健康教育治疗的对比研究,发现经过dCBT-I治疗后患者的PSQI得分得到了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目前临床大部分研究认为无论是开展dCBT-I治疗还是药物治疗和传统CBT-I治疗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失眠症状,此外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不良情绪、睡眠信念和态度,且dCBT-I治疗的效果与CBT-I之间无明显差异,但这两种治疗方式均要明显优于药物治疗效果。

  1. 分析讨论

本文主要针对国内对dCBT-I的应用、实验研究进展和结论进行了总结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对dCBT-I的研究虽然并没有国外发达国家那么丰富,但对dCBT-I的应用却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大部分研究所应用到的软件、平台、网页比较零散,没有一个统一的应用标准,从本次研究所归纳总结的研究内容发现,自主开发的手机APP也有网页和软件,因此参与不同研究实验的患者其所使用到的dCBT-I方式可能也会存在差异,导致接受治疗的时间、治疗内容无明显差异,但所取得的治疗效果却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别。目前国内应用dCBT-I比较成熟的平台在应用中得到了证实,其对于治疗慢性失眠患者可以减少催眠药物的使用,且对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心理状态改善都有良好效果[8]。为此本文认为我国在研发dCBT-I治疗平台的时候可以充分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国外目前应用dCBT-I比较成熟的平台有很多,这些平台的技术成熟效果得到了证实,因此我国在研发类似项目的时候可以借鉴。

结语

总而言之,目前dCBT-I在我国的应用得到了证实,但由于其开展形式内容较为丰富,因此尚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应用模式,在未来的发展中还需要多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患者的需求加以优化、改善。因此,电子化认知行为疗法在治疗失眠症中推广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Faaland Patrick,Vedaa Øystein,Langsrud Knut,Sivertsen Børge,Lydersen Stian,Vestergaard Cecilie L,Kjørstad Kaia,Vethe Daniel,Ritterband Lee M,Harvey Allison G,Stiles Tore C,Scott Jan,Kallestad Håvard. Digital 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 for insomnia (dCBT-I): Chronotype moderation on intervention outcomes.[J]. 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2022.

[2]Amir QM, Devan KM, Mary AM, et al. Management of chronic insomnia disorder in adults: 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rom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J]. Ann Intern Med, 2016, 165(2): 125-39.

[3]王月莹,牟云平,尹又,朱冰倩.电子化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失眠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5):4516-4524.

[4]Morin CM, Kowatch RA, Barry T, et al. 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 for late-life insomnia[J]. J Consult Clin Psychol, 1993, 61(1): 137-46.

[5]刘曼,李西荣,王文萍,季加翠,徐伟.网络化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研究进展[J].精神医学杂志,2020,33(03):237-240.

[6]Kallestad Håvard,Scott Jan,Vedaa Øystein,Lydersen Stian,Vethe Daniel,Morken Gunnar,Stiles Tore Charles,Sivertsen Børge,Langsrud Knut. Mode of delivery of 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 for Insomnia: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non-inferiority trial of digital and face- to-face therapy.[J]. Sleep,2021,44(12).

[7]毛洪京,徐莲莲,余正和,刘义,尹岩,唐向东.个体与互联网认知行为治疗失眠症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7,50(01):41-46.

[8]夏艳秋,唐雷,李安,等. 网络认知行为疗法对慢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2,37(1):124-128. DOI:10.3969/j.issn.1005-3697.2022.01.031.

作者简介:

吴欣欣(1993-)女,重庆渝中人,本科,护师,研究方向为心理护理、人文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