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应用于小儿重症肺炎对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的改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应用于小儿重症肺炎对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的改善探讨

梁宏新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危重症医学科  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

【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肺炎患儿使用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的效果。方法 双盲法随机抽取并均分62例重症肺炎患儿(2021年3月-11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效果对比。结果 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率、护理安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症肺炎患儿日常护理工作中融入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出现不良事件和护患纠纷,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儿重症肺炎;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率;护理安全评分

   重症肺炎患儿会出现通气障碍、休克等临床表现,病情严重患儿可能死亡。患儿由于年龄过低,治疗和护理依从性较低,极易诱发不良事件,不仅影响患儿的治疗效果,还会诱发医疗纠纷,因此目前临床中针对这类患儿越来越广泛地使用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本研究分析了重症肺炎患儿使用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的效果,阐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伦理委员会批准以双盲法随机抽取并均分62例家属自愿参与、资料齐全并家属签署知情文件的重症肺炎患儿(2021年3月-11月),将合并先天性疾病、精神和意识障碍、安抚后依然无法正常配合治疗和护理等患儿排除,对照组年龄6月-6岁,均值(3.37±2.23)岁,体重4-26kg、均值(18.32±6.26)Kg,平均病程(10.21±1.26)d,男女比例(17:14);观察组4月-7岁、均值(3.59±2.31)岁,体重3-27kg、均值(18.82±6.47)Kg,平均病程(10.32±1.31)d,男女比例(19:12)。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确保呼吸顺畅、营造干净整洁病房环境、生命体征指标密切监测等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常规护理+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1)由经培训考核合格的、具有较强预测和分析风险以及应急能力的护理人员组成专门的风险管理小组。(2)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对其病情使用PEWS评分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表明存在的风险越大。(3)由专业营养师在患儿入院当天进行营养筛查,使用STRONGkids评分对患儿基本情况(身高、体质量、营养状态)进行评估,分值高表明在营养方面存在较高的风险。(4)根据上述评分结果为患儿合理安排责任护士,存在较高风险的患儿安排护理经验丰富、层级高、应急能力强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对风险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护理人员对每个患儿进行风险评估,对危险程度和临界值准确判断,实施优质分层分级管理计划;鼓励患儿家属参与到护理工作中,详细向其介绍诱发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典型临床表现、预防和处理措施等。(5)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对患儿生命体征密切监测,一旦发现患儿出现血便等症状,要立即反馈给主治医师,并协助其对症处理;要安抚家属情绪,避免出现纠纷。(6)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管理患儿体位。

1.3 指标观察

对比指标:(1)风险事件(意外坠床、漏执医嘱、用药错误)发生率、投诉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2)护理安全行为调查量表评分越高安全性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0.0处理数据,( ±s)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用t值与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率

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率(n,%)

分组

例数

风险事件发生率

投诉率

意外坠床

漏执医嘱

用药错误

发生率

观察组

31

1      3.22

1      3.22

0      0.00

2      6.45

1

3.22

对照组

31

4      12.90

3      9.68

1      3.22

8      25.81

6

19.35

t

4.292

4.026

P

0.038

0.044

2.2  比较护理安全评分

观察组护理前风险档案建设、危机处置及设施、预测与分析、管理追溯、教育与人文关怀评分分别为(8.25±1.37)分、(8.34±1.52)分、(8.29±1.43)分、(8.38±1.56)分、(8.31±1.46)分和对照组的(8.21±1.23)分、(8.26±1.25)分、(8.32±1.45)分、(8.35±1.49)分、(8.21±1.48)分,对比(t=0.120、0.226、0.082、0.077、0.267,p=0.904、0.821、0.934、0.938、0.789);护理后观察组上述各项评分为(14.68±1.16)分、(16.56±2.13)分、(15.36±3.08)分、(14.59±1.18)分、(16.27±2.13)分高于对照组的(11.31±1.45)分、(12.53±2.61)分、(12.74±2.31)分、(10.62±2.46)分、(13.16±1.24)分,对比(t=10.104、6.660、3.788、8.101、7.025,p均=0.000)。

3 讨论

    小儿重症肺炎受到多种因素(感染病毒、免疫能力降低等)直接影响,发病后患儿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会诱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如心力衰竭、休克等,该病的主要特点是病情危重且治疗难度大,病情严重患儿有死亡的风险。该病患儿由于年龄过小,不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依从性较差,导致护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为了确保将治疗方案的效果彻底发挥出来,需要给予患儿提供高质量的护理干预措施,要使家属全面了解风险事件的诱因、预防和处理措施。

本文中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率、护理安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用于重症肺炎患儿日常护理中的良好效果。主动风险护理程序全面落实现代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对护理所有环节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预估和管理,在护理工作中实现无缝隙对接,不仅能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还能预防发生风险事件和投诉。主动风险护理程序由经培训考核合格的、具有较强预测和分析风险以及应急能力的护理人员组成的护理小组执行,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出现由于护理人员自身护理技能不高、护理服务质量差等原因诱发不良事件和投诉事件的发生;完善风险指标体系,执行分层管理,把控潜在风险,将安全防控措施落实到实处;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能避免出现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提高预后效果;重视管理患儿体位,能避免压迫心肺,从而降低肺不张、呼吸梗阻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患儿家属开展风险管理,使其了解高危风险因素、预防措施等,最大程度地避免出现纠纷。

综上所述,重症肺炎患儿接受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为患儿安全提供了最大的程度的保障,同时还避免了不良事件以及投诉的发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红兵,梦党. 主动风险护理在重症肺炎患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20,8(01):40-42.

[2]吴燕妮,邓媚,张琴. 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对小儿重症肺炎患儿护理安全质量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4):96-98.

[3]柳红文,高佩琦,李飞. 主动防范风险在降低小儿重症肺炎护理风险中作用[J]. 临床研究,2020,28(11):187-188.

[4]王云慧. 主动防范风险对重症肺炎患儿护理安全质量提升的影响[J].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43(01):74-75.

[5]刘新星. 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对小儿重症肺炎患者护理安全质量的影响[J]. 名医,2020(19):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