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实施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风险管理在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实施价值

林赟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  福建龙岩  364000

【摘 要】目的:探讨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本次试验纳入88例冠心病患者,全部在本院2021年6月-2022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选择,按照掷硬币法分组,设定44例为对照组,设定44例为试验组,各在专科护理管理中给予常规护理、风险管理,评比护理质量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消毒隔离、安全护理、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护理文书等护理质量评分的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可有效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减少风险事件,适合全面性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风险管理;专科护理管理

    冠心病作为临床老年群体常见且多发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病情特点主要为变化速度快、危重、紧急等,如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则会导致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增加病死率[1]。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冠心病的发病率在近年来不仅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且年轻化明显。临床方面建议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专科护理的过程中给予风险管理配合,从而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本文选择的病例样本为冠心病患者,纳入的病例数为88例,现将具体内容进行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1年6月-2022年4月作为在本院冠心病患者中选取病例的时间,纳入的总病例数量为88例,通过掷硬币法的方式分成两组,名称为对照组、试验组。在44例对照组患者中24例男,20例女;68-84岁为年龄跨度,均值得到(76.3±1.8)岁;5-18年为病程跨度,均值得到(8.6±1.5)年。在44例试验组患者中25例男,19例女;69-85岁为年龄跨度,均值得到(76.4±1.7)岁;5-19年为病程跨度,均值得到(8.7±1.4)年。临床资料展开组间的统计比较时,数据上的差异均为P>0.05,可公平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的专科护理管理以常规护理为主:监督病情变化,保持病房的清洁、卫生,加强病历资料、用药管理等。试验组的专科护理管理以风险管理为主:(1)促使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和能力得以增强,对责任护理制度进行制定和落实。以冠心病特点作为依据,明确常见风险事件,同时对患者存在的各种高危因素进行明确,提前制定和采取预防措施,践行责任护理制度的要求和标准;(2)强化风险识别,监督机制需要进行建立和优化。对冠心病比较常见的风险事件进行充分认知,同时对积极处理手段进行全面掌握,医院方面需要将相应的监督制度建立起来,例如安全陪检、安全管理、交接班等制度;(3)制定并落实腕带识别制度,增加巡视病房的次数。作为护理人员,必须对“三查八对”制度进行严格执行。确定患者出现意识不清、昏迷的情况,应及时提供腕带。患者在卧床休息的过程中,需要增设护栏,避免出现跌倒、坠床等问题。指导家属强化监督看护患者的能力。通过加强病房巡视的方式对患者有无异常进行观察和判断,争取在最佳时机为患者进行治疗。

1.3观察指标

    以自制护理质量调查表判断两组护理质量情况,主要涉及到5项内容,即消毒隔离、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安全护理、护理文书,每项的分值为100分,分值与护理质量成正比关系[2]

1.4 统计学评析

    本次研究数据的统计处理用的为SPSS25.0软件,()负责表达计量资料,而t检验组间对比,如P<0.05,则可说明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根据表1比较的两组安全护理、护理文书、消毒隔离、病房管理、基础护理等护理质量评分,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且得到的P值均为0.05以下。

表 1 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分)

组别

基础护理

病房管理

安全护理

消毒隔离

护理文书

试验组(n=44)

97.26±2.54

98.45±2.22

97.76±2.32

97.44±2.30

98.24±2.20

对照组(n=44)

89.35±2.12

90.32±2.42

88.75±2.12

90.56±2.10

89.12±2.33

t

15.8590

16.4214

19.0170

14.6531

18.8781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冠心病属于心血管疾病类型,其是导致各种突发性疾病,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临床方面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管理时,风险较高,管理难度大[3]。既往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以传统护理方式为主,经常会有跌倒、摔伤等不良事件或者安全风险发生,直接对临床治疗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导致患者直接死亡的严重后果。

    风险管理作为临床新型管理模式之一,其通过准确识别当前医疗卫生系统中存在的风险事件,并正确进行评价、处理,从而对风险事件进行有效预防,尽可能避免患者遭受到意外伤害,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有效提升[4]。风险管理的出发点是冠心病患者在专科护理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和病情特点,其将科室责任度作为重要基础,同时确定的参考与指引是具体的工作制度,通过强化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同时进行消毒隔离,确保实际护理管理工作中落实责任制度,从而预防和减少护理风险事件,保证护理工作的完整性、有效性、规范性得到提升,避免安全问题,提高广大患者对临床护理管理的满意程度

[5]

    本次研究中进行消毒隔离、病房管理、安全护理、护理文书、基础护理等护理质量评分的统计学比较,结果确定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均为P<0.05。从而证明,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可有效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减少风险事件,适合全面性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晶,冷林梅.风险管理在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母婴世界,2021(13):245.

[2] 黄玲玲.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临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18):236-237.

[3] 张洪梅.风险管理在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5):74-75.

[4] 肖艳丽,叶玉峰.风险管理在冠心病患者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自我保健,2019(13):53.

[5] 陈艳鹏.风险管理在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52):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