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医院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观察

于萍

呼伦贝尔市传染病医院 内蒙古 呼伦贝尔 162650

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常规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持续质量改进,观察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并分析数据。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研究组为0.00%,对照组为10.00%,前一组更低(P<0.05)。结论 医院感染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这种管理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在医院感染管理中推广。

【关键词】医院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常规管理;医院感染发生率

医院感染在临床中很常见,是指患者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主要包括住院期间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但出院后才发生的感染,医院感染对患者、患者家庭、医护人员以及医院等造成的不良影响均较为严重[1]。这几年来,随着抗生素耐药的增加,医院感染发生率也随之呈逐年上升趋势,各级医院也逐步将医院感染防控作为医院质量管理控制中主要部分之一,由于该感染的防控贯穿于患者的护理全程,涉及临床护理的多方面,导致护理在医院感染的防控中具有一定特殊性和重要性,故加强护理管理十分重要[2]。本研究即探讨了医院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50例,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20~70岁,平均45.87±8.16岁)和研究组(50例,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21~69岁,平均46.01±8.48岁)。两组一般资料经无差异(P>0.05),可比。此次研究经所有患者知情同意,排除纳入研究前就存在严重感染者。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管理,责任护士对患者实施相关护理,护士长加强护理人员的管理,要求护理人员严格遵循操作原则和规范,落实无菌操作,并在日常护理中从各个方面加强感染的防控。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如下:

1.2.1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由院感科管理人员、护士长、责任护士等组成,首先组织持续质量改进培训,培训完成后统一考核,促使护理人员对持续质量改进的认识得到提升,小组对成员职责、分工进行明确,共同完善医院感染管理规定,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建立质量管理标准,要求护理人员严格落实。

1.2.2实施改进措施。定期开展医院感染防控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院感方面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等,增强护理人员无菌观念,强化其法律法规意识和安全意识,对自身医疗行为做到规范;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对手卫生、消毒隔离、消毒灭菌、抗感染药物使用、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卫生清洁、医疗废物管理等方面制度进行全面完善,要求护理人员全面熟悉和掌握管理制度;落实日常管理,保证病房环境整洁,定期消毒和通风,确保良好的空气质量,同时加强科室设施、设备、地面、空气等管理,定期监测科室微生物,针对不合格现象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整改,加强护理人员无菌操作管理,促使其实施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并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和医疗废物的管理。

1.2.3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在实施护理和管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不断发现存在的问题,小组定期展开讨论,并制定改进措施,促使护理质量得到良好提升。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并分析数据。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软件分析数据,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研究组为0.00%,对照组为10.00%,前一组更低(P<0.05)。详见下表:

表 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医院感染例数

医院感染发生率(%)

对照组

50

5

10.00%

研究组

50

0

0.00%

χ2

-

-

5.263

P

-

-

0.022

3 讨论

医院感染是住院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发生率,该感染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住院死亡患者中约22.2%的患者死因与医院感染有关[3]。这几年来,随着医院现代化的迅速发展、新技术的推广以及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为病原菌入侵提供了一定条件,促使患者医院感染风险增加,医院感染现已成为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同时又是重大的一个医院管理课题,故加强该感染的防控尤为重要。往常在医院感染管理中一般采取常规管理,常规管理虽应用时间长,但其防控效果欠佳,需选择其他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是这几年来兴起的一种护理方式,这种护理方式要求在加强患者基础护理的同时强化细节护理,将责任制护理落实到实际护理工作中,明确护理人员分工、职责等,促使其工作模式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并与持续、不断、全面的护理质量改进进行有效结合,通过及时发现、分析、解决护理问题,有效提升护理质量[4]。本研究首先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随后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改进措施,包括定期开展医院感染防控培训、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落实日常管理等措施,后将制定的改进措施落实到患者的护理中,最后总结实施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全面、综合、持续的护理发挥了良好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医院感染发生率:研究组为0.00%,对照组为10.00%,前一组更低(P<0.05),可见持续质量改进是显著有效的,究其原因与该护理可从各个方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并不断对防控措施进行改进,促使护理质量持续提升有关。

综上所述,医院感染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这种管理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在医院感染管理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平, 张莹, 陈媛. PDCA循环模式在康复科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004(039):2.

[2]丁会. 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0,031(002):3.

[3]杨先洁. 细节护理管理模式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感染率,安全性的影响[J]. 中国保健营养, 2020, 030(002):394.

[4]王达莉. 医院感染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 2018,034(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