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的病案信息服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大数据背景下的病案信息服务

黎庆雄 

贵州省平塘县甲茶镇中心卫生院  贵州 黔南州 558307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病案管理,彻底颠覆和创新了传统病案管理的方式和思维。利用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优势,能全面推动病案管理的健康发展。病案信息化工作能为单位的决策发展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和理论保障,充分利用病案管理积累的大量数据,通过全面整合各种综合信息资源,对于病案管理工作的进步和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大数据;病案;信息服务

引言

大数据时代病案管理的模式需要紧跟时代的要求改革创新。传统病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病案信息的发展和工作需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病案管理的创新,人事病案信息化管理有助于病案的长期储存,提高病案管理的效率和实现大数据资源共享,最大化地获得人事病案的利用价值。

1、大数据背景下的病案信息服务的重要性

一方面,在信息化时代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病案管理与服务模式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借助信息技术可精准记录病案内部的数据信息,并合理完成对该类信息的处理。在病案信息逐渐增加的当下,拿项目病案来说,该类病案内部存有诸多的数据信息,若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科学整理,将极大地促进该类信息数据的处理效果,对该项目可能产生的隐患进行一定的规避,提升项目整体的建设水准,因而在该类情形下创新病案管理服务模式极有必要。另一方面,在更新病案管理服务模式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适时明确该类模式的创新重点,即信息技术的使用与服务质量等,在实行工程病案的信息管理时,利用质量较佳的服务可及时查找出不同类型的安全隐患,帮助工程建设人员获取更加精准的数据信息,促进工程项目的整体发展,而适宜的信息技术创新则能适时增加工程建设信息的储存量,促进工程项目的建设水准。值得一提的是,创新病案管理服务模式还与当前信息服务素养的发展趋势相符,要利用严谨度高的信息技术创新病案服务模式。

2、大数据时代对病案管理的影响

受社会经济以及国家政策的影响,再加上有序、稳定的经济市场环境支撑,我国医疗机构得以迅速发展,数量与规模日益拓展,且档案信息数据级别与指数随之提高,档案管理开发价值越来越大,并因此面临着更多严峻的挑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病案管理实现了较好的发展,收录方式、业务流程及服务结构等方面日益优化。同时,档案的电子化建设,使得收录的信息变得更加的多元,覆盖了视频、音频等,同时还能够通过互联网共享的方法,促进查询、利用等相关服务水平的提高,确保档案资源价值的展现,并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节省了人力、物力与财力等投入。同时,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持续发展,相关功能配套日益完善,实现了开发利用可视化、数据挖掘、预测性分析、语义引擎等,为医院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其可持续健康发展。在这一形势下,病案管理实现了较好的发展,但也需要应对相应的挑战体现在信息安全以及人员专业能力等相关方面,通过对网络传输大数据的应用,会导致医疗机构部分档案信息处在开放性较强的环境之中,其中关系到保密文件、隐私信息等极有可能被恶意侵扰,导致医院面临巨大的损失。大数据时代下,病案管理迅速发展,运用了大量尖端科技,进而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具备更强的专业素养。

3、大数据背景下病案信息服务的改进策略

3.1合理使用信息化技术

从信息化时代的病案管理服务模式上看,若想切实增强病案管理服务水准,相关人员需增加信息化技术的使用频率,借助对该类技术的适时更新,全面强化当前阶段的病案信息管理水准。病案管理服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可主动学习多项信息化技术,如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等,在适时掌握该项内容后,可将各类技术放置到适宜的网络系统内,借助信息化技术与病案信息资源管理平台的有效结合,提升病案信息管理效率。同时,在应用各项信息化技术期间,病案管理人员还要将各项技术与病案管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透过对病案管理信息的收集、分析与整合,对不同种类的病案信息实行精准分类,切实增强病案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将可能造成的人工操作失误或各项问题都解决在病案管理的初期,保障该项管理工作中数据信息的准确性。针对信息化技术的使用过程而言,病案管理服务人员要注意对相关信息数据的防护,通过对病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与管理来增强其使用时的专业性,切实促进病案管理服务工作的现代化发展。

3.2转变病案利用服务理念

为进一步提升大数据时代档案利用服务工作质量,医院必须要转变服务理念,从理念渗透和队伍构建两部分出发,营造良好的档案利用服务氛围。(1)理念渗透。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档案利用类规范制度,其中明确指出要“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旨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医疗机构要通过医院数字档案馆(室)的建设,实现医疗机构档案工作提质增效与创新发展,全面提升档案管理、开发共享服务能力,促进医疗机构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医院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基础建设。主要包括设施建设和队伍构建两方面。基础建设中应充分考虑档案信息安全、保密的需要,尽量选择技术上自主可控的设备,以提升其适应性和实用性;队伍建设中则强调专业人才培养和职业素养教育,要在专家讲座、参观学习、培训交流等基础上实现有关档案利用的前沿交流,改善病案利用服务质量

[1]

3.3提高数字化技术

随着大数据、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加强对病案数字化技术的开发与创新以及安全防范工作,可以促进病案数字化管理的安全性、可靠性、保密性。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病案数字化信息数据库的访问权、下载权、更新权进行有效控制和限制,提高其安全性能。在登录访问病案信息管理平台时,还要设置一些操作性强、可进行有效身份验证的步骤和认可信息。这里不仅要对用户的登录名和密码进行验证,还要对其电话号码、口令等进行验证和限制,以确保用户的真实信息,确保病案安全性。与此同时,也可以控制其病案数字化管理平台的访问登录时间段,规定只能在相应的时间段内进行访问登录系统查阅相关信息资源库。还可以对用户和病案信息内容进行分类,不同等级的用户其对病案信息库的访问权限不同,每个等级的用户所能查阅的病案信息内容不同。例如,病案管理人员,他们能访问的权限就要高一些,相对来说其病案信息的保密程度也要高一些。普通员工和用户设置的访问查阅权限就要低一些,通常是一些保密性不强的内容。利用这种分层式的病案信息管理方式,可以有效杜绝防范信息的泄露。一旦出现信息泄露问题也能够根据泄露的信息内容追查源头,锁定泄露信息的相关人员,以便明确对泄露人员进行相关责任的追究,从而提高病案信息的安全性、可靠性,提升工作人员的保密和管理意识。此外,病案管理人员应建立安保系统,在计算机中设置专门的防火墙、杀毒软件,定期更新升级,及时遏制病毒等风险。为每个工作人员设置独立的登录账号,结合动态密码进行登录,要求工作人员不要向他人随意泄露密码,避免他人登录篡改病案资料[2]

结束语

总之,在信息化时代,病案管理服务工作需创设出全新形式,利用适宜的信息技术来搭建符合当前状态的病案信息管理平台,透过对平台内部数据的详尽分析,合理完成相关病案信息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高效改善与病案管理相关的服务模式,增进病案管理工作与信息技术的高效融合[3]

参考文献:

[1]苏君华,宋帆帆.基于用户利用行为的档案信息精准服务研究[J].档案与建设,2021(04):8-12.

[2]邱莹莹.信息化时代创新档案管理服务模式探究[J].办公室业务,2021(07):83-85.

[3]肖涟,胡豫,夏家红,孙扬,全芳,舒琴,徐小兵,罗飞,李迪.大数据背景下的病案信息服务[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1,39(01):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