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研究

哈力达·合德尔阿力

尼勒克县农业农村局 新疆尼勒克县 835700

摘要:食品安全是全社会所重视的重点工作,食品安全的保障也是当前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性内容。在食品安全监督和控制工作中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属于重要的工作内容,是保障畜牧产品质量的关键机构,可以有效防止动物疫病的出现。

关键词:基层畜牧;具体措施

1.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重点

1.1动物疫病防控

在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中,动物疫病防控属于其主要工作和工作重点,因此日常工作需重点开展动物疫病防控,以此深入养殖户和养殖场开展沟通交流,定期调阅养殖管理档案,即可做到对疫苗免疫接种情况的及时掌握,针对性的疫病防控可获得依据,同时还需要关注疫病流行病学调查,以此结合辖区实际在疫病流行高发期科学制定疫病防控方案,更好地服务于相关养殖户和养殖场。动物突发的传染性疾病带来的危害较大,此时需保证封锁隔离的第一时间落实,并及时向上级动物防疫主管部门上报疫情,通过严格的隔离、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辅以科学的防控方案和净化措施,当地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即可得到更好保障[1]

1.2健康检查工作

为保证动物健康,健康检查工作的定期开展极为关键,养猪户经济效益可由此更好得到保障,各类传染性疾病也能够更好预防,这同样属于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在具体实践中,动物健康情况的调查和普查需要定期开展,调查记录应严格填写,以此实现对动物健康情况的有效掌握。集中免疫接种工作也需要得到重视,这一工作需结合疫病流行特点,科学编制免疫方案和程序,以此保证疫苗免疫注射科学有效开展。在动物疫病高发期,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需关注对养殖户、屠宰场的定期走访,以此开展全面检查,保证动物制品安全可靠。此外,还应定期总结工作经验并预测未来的疫病流行特点,以此结合防疫前沿问题和工作需求,针对性开展技术研究,疫病防控水平可由此不断提升2]

2.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案例分析

2.1动物发病原因

目前,伴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以牛羊养殖行业为例,羊群出现了严重流感疾病,而导致这些疾病泛滥的主要原因就是饲养人员的管理工作不够科学,无法有效预防这一类流感疾病,进而导致疾病对养殖经济效益产生不良影响。具体来说,就是饲养人员没有及时清理牛羊圈舍,没有针对养殖环境进行全面消毒,还有可能就是养殖过于密集,导致疾病传播速度更快、疾病发生情况更加严重等。

2.2动物发病症状

在牛羊发生疾病之后,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牛羊情绪低沉、不爱运动、反刍频率下降以及食欲不佳等。当发生这些症状时,就说明牛羊身体存在异常,需要及时进行检疫。除此之外,就是部分羊可能出现对周围环境不敏感,在周围有明显声音时也不为所动的现象。通常来说,健康羊群都有着比较敏捷的思维,对于各种环境声音有着较高敏感程度,因此在发现有羊出现上述症状时,则说明羊身体健康发生了异常。另外,由于疾病种类的不同,因此牛羊在患有不同疾病时也会出现不同症状,还有可能出现咳嗽、嗜睡、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2.3动物发病特点

以羊为例,在发病初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因为相较于其它动物来说,羊往往有着更强的忍耐力,它们的合群性也更强,因此在患病初期往往无法发现明显症状。所以就需要养殖人员必须进行细致的观察,比如健康羊群在进食时往往速度较快,而患病羊群的进食速度则相对更加迟缓;或者是针对羊群进行观察,在发现有羊不愿抬头时,就可以怀疑羊发生了疾病,同时羊也有可能因为疾病而出现流泪、面部肿大等情况;还可以针对羊毛进行观察,患病的羊会出现明显的皮毛发黄且无光泽的特点,皮肤表面异常苍白,弹性逐渐消失;还可以观察羊的休息情况,患病羊大多嗜睡、呼吸急促、反应缓慢等;还可以观察患病羊的口腔部位是否呈现出黄色,一旦出现溃烂或浮肿等现象,则说明羊患病。

2.4动物疾病治疗

以流感病为例,当动物发生这类疾病时,首先应当在动物身体周围用碘药剂进行消毒,频率大约为每天一次。另外,在羊发生流感疾病时,可以为它们注射天健羊多肽药剂0.1mL/kg,平均每天注射一次,连续注射2d即可。针对怀孕母羊,可以适当减少药剂量,增加注射次数,从而避免对幼崽产生不良影响。一旦发生细菌混合性的感染,则需要辅以一定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从而能够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3.优化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质量的有效路径

3.1加大动物防疫宣传力度,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

就目前情况来看,畜牧动物养殖人员中,部分人员存在专业知识缺乏的问题,且防控动物疾病的意识不强,在养殖过程中不能与防疫人员进行及时沟通,导致区域内经常出现各种传染病甚至是重大疾病。所以,要想改善动物防疫工作质量,必须针对动物防疫的重要性和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大力宣传,提升养殖人员的认知水平。与此同时,有效的宣传能够提升养殖人员配合程度,使其在养殖期间主动、自觉地与防疫人员交流和沟通。这样,防疫人员才能将正确的、科学的畜禽疾病防治方法传递给养殖人员,从而保证救助得当、预防及时,而且能够快速对疫病进行控制,最大程度降低疾病带来的损失和影响。除此之外,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健全的防疫管理机构作支撑。所以,为了优化动物防疫工作质量,必须建立符合区域发展的动物疫病检测室

[3]

3.2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建立完善的数据库

时代在发展,社会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动物防疫工作也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淘汰。新形势下,为了优化动物防疫工作质量,工作人员应立足互联网时代,将防疫工作与现代互联网技术相互结合起来。例如,防疫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并及时记录和更新数据,为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尤其是建立网络联系体系,将不同区域连接起来,形成一张网络,便于各个地区防疫工作人员及时掌握最新动物防疫措施、了解其他地区的动物疫情状况,尤其是重大疫情前,提前做好防护工作。除此之外,利用互联网建立数据库,可以为防疫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和机会,防疫工作人员通过查询数据掌握某种药物的合理使用剂量以及不同设备、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等。

3.3加大动物防疫教育培训力度,提升防疫工作效果

动物防疫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防疫工作中使用的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所以,为了提升动物防疫效果,相关部门应做好教育培训工作。一方面,对畜禽养殖户进行培训,通过培训纠正其错误的、传统的观念,帮助养殖户树立现代化的、科学的养殖观念,以降低养殖方法错误而造成的损失。对于这项工作的开展,可以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使养殖户掌握科学养殖体系,了解先进的养殖方法等。另一方面,对防疫工作人员加强培训,丰富其防疫知识储备,提升其专业素养,使其掌握最新的动物防疫方法和技术。对防疫工作人员的培训要实现经常性,除了岗前培训,在工作人员工作一段时间后仍然要进行定期教育和考核,使防疫工作人员始终走在防疫的前端,掌握最新的动物防疫知识。

4.结论

综上所述,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需关注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强化动物防疫宣传工作、设法提高防疫工作效率、健全防疫体系和机制等内容,则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路径。为更好开展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免疫监测力度强化、畜牧兽医服务水平提高、防疫技术装备水平提升同样需要得到重视。

5.参考文献

[1]李欣怡.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有效性探究[J].今日畜牧兽医,2020,36(12):36.

[2]梁建强.试论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有效开展策略[J].中国畜禽种业,2020,16(11):26.

[3]陈新汉.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具体措施刍议[J].农民致富之友,2019(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