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浅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赵兴勇

简阳市水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四川省 简阳市 641400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系统全面的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特点与要点进行阐述分析。结合目前国有企业实际情况、问题需求,对如何强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给予建议提出,侧重分析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工作模式、优化方向等,为后期相关研究提供必要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财务;管理

前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在国企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然而现阶段有关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等研究多而不精,基于该问题现状,要求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如及时纠正管理中存在的偏差、防范国企经营风险、防止国企腐败行径发生、为国企管理考核提供依据、提高企业管理能力规范经营行为等,对推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体系建设、系统完善意义较大。

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概念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飞速法发展,国有企业作为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国有企业发展壮大中必然会受环境、条件、人为及管理层面造成的波及影响,其失效、风险、危机性可能存在,对国有企业财务、内控及运营造成影响。因此需强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首先,内部审计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客观性,以独立客观为主开展咨询活动。并采用系统、科学、规范的方式对组织业务活动开展审查 与评价。并对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进行有效性、适当性的审查监督、判断决策。目的在于提升该组织的完善治理、增益价值与达成目标。其次,国企内部审计具有管理性特点,在进行管理控制中由国企内部部门、机构的专职审计人员对其进行工作开展。实现对其他部门、机构的管理人员的帮扶、监督,即完成有效管理。内部审计需要与外部审计进行配合,形成互补效能。最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完善也十分关键,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外部审计提供相关的资料,可有效减少内部审计的工作量。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全面性、综合性、覆盖面较大等特点也较为明显,负责国有企业内部运行的规范监督、贪腐监察、财务监测及内控管理,且尤为重要。

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形式

(一)财务主管领导下的内部审计形式

国有企业在发展壮大中离不开内部审计工作开展,从传统的内部审计方式到当下多元化的审计形式,其变化程度较大。针对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内部审计形式主要对权利机构、监督机构负责,同时也对国有企业各管理层与机构负责。其中财务主管领导下的内部审计形式主要对国企财务工作、财务运行等负责,并侧重治理其薄弱环节,监督财务管理工作及相关领域活动等。国有企业财务审计人员直接对财务主管领导负责。

(二)总经理领导下的内部审计形式

国有企业总经理领导下的内部审计形式具有全面性、权威性特点,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主要对国企总经理负责。该内部审计形式主要对所企业内所有业务机构、部门日常的经济活动等进行审查、监督。在形式中审计工作负责中将调查与审核后的结果上报给总经理。总经理根据该汇报结果对经济活动、管理方案等进行战略调整、业绩评价,具有一定的依据参考作用。

(三)审计委员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形式

审计委员会是国企发展中必然存在的组织机构,市场经济发展下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已经完成,针对国企经营、财务及运行决策需进行独立的部门监督。审计委员会是架构在董事会、总经理部门之外的独立监管、监督、审查组织。主要负责对国企内部审计机构的制度、体系、计划、方案及结果等工作进行监督、规范、指导、完善。内部审计针对国企运行发展状况,对国企的经营活动、管理工作、组织执行等进行审计。同时,审计委员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形式可直接与总经理、董事会对话沟通。完成的审计结果与建议对国企经济管理、增益价值及良性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一)及时纠正管理中存在的偏差

国企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及时纠正管理中存在的偏差,国有企业多为产业涉及面较广、经营业务较杂、人员数量较多等,在经营与管理中必然会出现诸多漏洞及风险。管理失效与判断失误则会导致问题频发,内部审计以经济审计、跟踪审计为方法,结合三种不同的内部审计形式,对管理当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等进行及时纠正。经济审计以财务主管领导下的内部审计为主,针对国企经济活动与财务管理等进行调查、审核,并结合跟踪审计的方式对国企财务状况、资金流向、项目审批及投融资等的合理性、可行性、规范性进行审查、监督[1]

(二)防范国企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国有企业发展中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经营风险的存在证明国企发展现状的问题诟病波及。因此针对经营风险要通过总经理领导下内部审计形式应用,对相关机构与组织中的经营业务、经营活动、经营财务等进行审核、监督。包括产品生产质量、原材采购活动、市场运行策划、整体运行环境等。采用集约式的内部审计形式,以对总经理负责为核心,提升内部审计权限,在于对经营数据、财务信息、会计报表等进行汇总审核、监督管控,及时快速的发现经营风险,为国企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防止国企腐败行径发生

国企腐败问题与廉政体系构建依然“任重道远”,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企经费去向不明、滥用职权、以私牟利等依然较为严重。腐败问题是国企首要解决顽症之一。内部审计工作开展中可结合审计委员会形式,针对导致腐败的行径及因素,以独立权限、决策大局、深入调查、坚决打掉的内部审计意识,全面开展董事会、总经理部门、其他机构与组织经营的内部审计工作。董事会、总经理部门的审计中需以项目设计为主,对国企重大决策项目、发展项目、投融资项目等进行全面审计、认真审查、全程监督,发现谋私或贪腐问题一定要动用审计委员会执行效能、独立权限,坚决对其进行严肃处理、重点打击。在其他相关业务经营、单位组织方面审计中需强化其整体监督性、执行独立性,对存在不良行为、以私牟利、资金挪用等问题进行审查监管、查出处理[2]

(四)为国企管理考核提供依据

内部审计工作不是单一片面的简单流程,而是更为科学合理的系统布局。国企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设计、生产运行及市场营销等均要以正确决策、科学调整、优化管理为主。而内部审计对其可提供重要的考核依据,各部门与单位组织的考核指标体系构建需以一种科学、合理、高效的价值参考依据为主。通过内部审计的方式将存在问题进行发现,及时调整员工考核、部门审核等相关指标内容,对提升国企运行机制与效能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3]

(五)提高企业管理能力规范经营行为

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也在于提升企业管理能力、规范经营行为。目前我国国企正面临体制改革、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从经营、生产、市场营销到内部机制完善,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十分关键,是推动国企转型升级、体制改革与创新发展的核心保障。企业管理能力是基于企业发展需求、经济效益提高的一种优化能力、调控能力及管控策略。内部审计可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将企业管理当中的各种弊端、问题进行优化处理,全面提升其管理能力。同时通过科学、严谨的内部审计流程对国企经营行为进行规范,提升经营管理的实效性、有序性、规范性[4]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研究,侧重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形式、途径方法等进行深入分析。主要包括及时纠正管理中存在的偏差、防范国企经营风险、防止国企腐败行径发生、为国企管理考核提供依据、提高企业管理能力规范经营行为等,根据国有企业改革及发展方向将其重要性阐明,为后期国企稳定发展及体系建设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文婷.新形势下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监督的思考[J].现代审计与会计,2022(2):3.

[2]金立兵.浅议国有企业经济合同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及应用[J].纳税,2020(12):2.

[3]雷德权.新时期下加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监督的思考与建议[J].2021.

[4]孙阳希.浅谈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与内部审计的整合[J].2020.

作者简介:赵兴勇(1972、03-),男,简阳市水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审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