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村教育县域共享发展路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新时代农村教育县域共享发展路径探析

於凤婉 ,聂小然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昆明   650504

摘要: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短板,同时也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的最大阻碍。面对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如何在县域范围内对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成果共享、提升新时代农村教育整体质量值得探究。本文通过了解新时代背景下农村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明晰新时代教育县域共享发展的主要特征,进一步对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农村教育县域共享的可行性路径进行探析。

关键词:共享发展;农村教育;实现路径

一、新时代教育县域共享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教育资源共享

从资源构成来看,主要包括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教师是教育资源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主要是使学校正常办学的资源,财力资源主要是指学校办学的经费。人力资源共享是促进县域教育资源共享最为关键和突出的环节,物力资源是促进县域教育资源共享的外部条件,财力资源是促进县域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保障。教师作为教育资源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其贡献不应仅服务于任职的单位,而应面向社会,由社会成员共享,不仅要服务城市,更应该服务辽阔的农村。

(二)教育机会共享

县域内教育机会共享突出城乡基础教育机会、受教育者学习机会、教育公共服务三个方面实现均等。首先,不仅表现在城乡适龄儿童均有平等的入学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受到平等对待、平等享有教育保障资源,还要求教育机会质量和数量分配的均等。其次,学习机会是学校提供给学生的能够增益其学业的条件,是学生在学校能够正常学习的保障。[1]最后,县级行政区域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相对独立的行政决策权,因而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率先在县域范围内施行。在农村地区可以尝试打破乡镇一级行政区划界限,为促进本地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可在本学区内统一调配教育资源。

(三)教育服务质量共享

教育服务需要在一定数量的基础上提升质量,只有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共享才有意义。“质量”主要体现在教育教学理念、学生发展标准、质量评价体系三个方面。首先,县域内共享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加强教师在职培训、教学调研,促使教师适度了解教育领域热点、前沿问题,及时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其次,县域内共享高水平学生发展标准,为县域内教育共享发展明晰路径,把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拔高深度、广度和难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高阶思维的培育。最后,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手段和评价体系,有助于及时检测和反馈教育服务问题,推动教育服务质量的提升。

二、新时代农村教育县域共享发展路径

(一)优化政策:建立健全县域教育政策保障机制

在促进农村教育县域共享发展问题上,需要县级政府发挥统筹作用。建立健全县域教育共享保障机制是促进县域农村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政府部门要做好县域教育共享发展的顶层设计,试点改进后在县域内推广,重视县域内教育聚合效应的发挥。

一是完善资金保障机制,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财政投入力度,各项教育优惠政策向农村地区倾斜,解决乡镇教育资源紧缺问题。二是健全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以统筹兼顾公平与效率为教育资源配置的价值导向,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在分配教育资源时注重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均衡配置。三是加强人才保障机制,优质教师资源是教育资源中尤为宝贵的人力资源,优质教师资源进行适当流动与共享能够促进县域内人力资源的增值。四是建立督导评估机制,教育督导评估是推动教育公平、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有效机制,通过督导评估能够判定县域内不同地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同时也能为本地区下一阶段教育发展指明方向。

(二)共同参与:建立县域教育发展共同体

政府相关部门需加强县域内教育资源要素的内在关联,建立以县为单位的教育发展共同体,树立“一个都不能少”的底线思维,保证教育成果惠及县域内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师生。就县域内学校系统而言,在乡镇内建立乡镇学校发展共同体要突出中心学校的中心地位。有关部门应根据乡镇建设发展规划和城镇化趋势进行统筹,因地制宜设置学校,适当扩大乡镇中心学校规模,在管理机制上应使乡镇中心学校对全乡镇教育教学事宜具有龙头作用。在城乡之间建立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组织缔结城乡教育共享发展联盟,采用多元化方式促进师资团队、课程开发资源、教学资源的流动与共享,建立健全优质城市学校对农村薄弱学校的帮扶机制,将优质强校与农村弱校捆绑,实现“以强带弱、以城带乡”的协同发展。

(三)顺应潮流:推进“互联网+”时代农村教育的变革

整体来看,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最突出的发展不均衡问题,农村教育发展不充分是当前教育发展最大的不充分问题。顺应当下“互联网+教育”这一时代潮流,以国家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为契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满足农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实现县域内城乡教育共享发展,具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一是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与维护力度,顺应教育信息化2.0时代潮流,将信息科技成果与教育变革相结合,努力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二是引导优质企业参与教育信息化服务供给,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教育信息化建设,为农村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化体系共建共享提供保障。三是提升农村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影响甚至决定本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与水平,农村中心学校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对本区域内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有着辐射带动作用。四是培育师生教育信息化素养,于教师而言,信息素养是新时代教师的必需素养;对学生而言,信息素养是21世纪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适应当下和未来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之一。

(四)加强交流:提供师资交流共享保障

优质教师资源集聚在一所或几所学校内是造成县域内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因素之一,想要实现县域内优质教师资源流动与共享,必须为其创设必要的环境与条件,即提供制度和平台双重保障,让教师自身的价值在最大程度上得以开发和实现。

在制度保障方面,不仅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更需要借鉴发达国家依靠国家立法使之制度化、法制化的做法,促进城乡之间、农村校际之间教师资源的流动。在平台保障方面,为县域内师资共享搭建网络共享平台促进网络信息共享,畅通县域内优质师资共享网络渠道。例如建立数字学校,以更便捷的方式促进城乡、校际教师间的交流与共享;建设县域内教学共享资源库为县域内教师提供本土化、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以丰富教学形式、改善单一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王旭冉. 从教育机会到学习机会:教育公平的微观视域[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8,39(02):18-24.

[2]吴建涛. 我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主要困难与对策研究[J]. 教育科学,2019,35(03):75-82.

[3]陈波涌. 论乡村振兴进程中城乡教育的共享发展[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6(02):51-56.

作者简介:

於凤婉(1996-),女,汉族,四川省达州市,在读硕士研究生,云南民族大学,课程与教学论;

聂小然(1997-),女,汉族,山西省临汾市,在读硕士研究生,云南民族大学,课程与教学论;

【项目资助】: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新时代农村教育县域共享现状与发展路径研究”(编号:2022Y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