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方法及影响因素讨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方法及影响因素讨论

温昕

(广东冠粤路桥有限公司)

摘要:路基路面压实度决定着道路建设质量,影响全段线路的交通质量,利用专业技术对路面路基压实度进行检测,有利于及时发现路面建设存在的问题,弥补质量缺陷,保证后期路段能够正常通车运行。本文将围绕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方法及影响因素展开讨论。

关键词: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方法;影响因素

引言:检测技术是道路建设和管理的关键,但就目前来看,我国使用的检测技术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亟待解决,如何优化路面路基压实度检测方法,提高路面建设质量成为了交通部门的工作重点。下面,笔者将针对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方法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方法分析

(一)环刀法

环刀法是现场施工中测量路基路面压实度最传统的方法,即预先清理取土区域,再用环刀工具打下能达到测定深度的土层后用人工取土器或电动取土器测定粘性土及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密度。 但是环刀法也存在着显著的缺陷,利用环刀法检测到的路基路面压实度只能代表环刀内土样所在深度范围内的平均密度,而整个路基路面的构成较为复杂,无法代表整个碾压层的平均压实度,所得出的检测结果不具有普遍代表性,无法给路基路面压实度准确的数值参考。并且,环刀法的操作步骤较为繁琐,对环刀容积和高度以及土质等也有精确要求,在实际使用中的适用面较窄。

(二)灌砂法

灌砂法具有操作步骤简单的优势,在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中得到广泛使用。灌砂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等土质密度,使用该检测技术时,先利用灌水法挖坑取出试样并测定含水量,再向容砂瓶内注砂并称重,结合集料含水量推测出试样的实测干密度,得出路基路面压实度。灌砂法对试样提取和现场测定的精确度要求较高,某一部分数据出现错误,将导致较大误差,引起检测争议,因此对检测操作水平要求较高。此外,水袋法(又名灌水法)的操作步骤也与其类似。

(三)无核密度测定仪测定法

无核密度测定仪发射电磁波在材料中吸收和损耗检测材料的密度,对机械设备的要求较高,适用性较好,操作步骤相对简单。但也存在两个明显的缺点,一是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难以保证,一旦出现检测数据错误的情况,需要进行二次检测,提高了检测成本。二是无核密度测定仪检测过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和准备工作较为繁琐,增加了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的难度。

二、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技术缺陷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道路检测技术存在的不足

1、工作完整性不足

路基路面压实度是道路检测工作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对于检测技术、检测仪器和检测数据都有严格的专业化要求,但从道路检测指标来看,相关工作还存在完整性不足的缺陷。在检测工作进行过程中,受到的限制因素较多,如收集检测试样的数量和规格无法得到统一,试样检测与实际路基路面压实度存在一定的差距,且土层构成复杂,水平方面或垂直方面的土层易产生失衡状态,仅仅测量路基路面平均密度无法代表整个碾压层的压实度,无法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其次,室内检测与室外检测也有所不同,室内检测指标有更多的局限性,且受检测人员操作影响更大,其监测数据也可能出现误差,因此,检测人员应尽可能在划定的检测区域范围内进行测试,并结合对应的道路检测指标给出科学精确的检测数值。

2、监理程序不到位

路基路面压实度直接影响后期道路能否投入使用及交通运输质量,对其进行专业化检测十分有必要。部分施工单位为缩减检测程序,会编造虚假报检路段或不自检而编造自检报告,造成部分路基路面未通过检测而直接投入使用,压实度难以保证,埋下安全隐患。监理程序不到位,监理机制未落到实处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为此,相关部门应完善路基路面检测的监理程序,做好监理准备工作,严格依照指标规定要求对检测设备及实验人员进行核查,如利用灌砂法时,需要对试坑深度、采样质量、含水量选取及灌砂时间等严格把控,避免因操作流程不规范而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出具检测报告后还需要二次核验,防止出现故意漏检或篡改抽检结果的不良情况,切实保证路基路面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3、保证检测仪器规范化

不管是运用哪种方法检测路基路面压实度,仪器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工作,保证检测仪器的规范化使用,也影响着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检测单位要充分做好检测准备工作,针对使用的检测方法不同合理选择检测仪器,在检测前做好仪器的测试工作,保证仪器能够正常使用,并能为准确的检测结果而服务。

(二)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方法影响因素

1、含水量

含水量是所有检测方法中必须检测考虑的数据,在路基路面压实的过程中,含水量对路基的压实度产生直接影响。路基含水量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路面的良好建设。路基含水量过小,土壤中含有的气体在压实的过程中得以排出,能够提高路基的压实度,但由于外部结构性能不达标,土粒移动难度大,压实效果不佳,出现路面不平等情况,也不利于保证路面建设质量。而路基含水量过大,土质松软,压实后路基密度变小,且压实度得不到良好保障,路面可能出现中部塌陷的不良情况。要保证路基路面压实度符合相关规定要求,在道路交通中发挥优势作用,必须严格控制路基含水量,从而达到最佳的压实效果。施工单位要根据路面建设需求和环境、土质以及施工材料的不同,制定科学的检测计划,得出土样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并在实际施工中对其进行合理控制,减少含水量对路基路面压实度造成的影响。

2、施工因素

根据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碾压施工中的碾压厚度、碾压速度和碾压方式的不同,都会对路基路面压实度造成影响,可能导致路面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采取的土样压实度不同,无法代表一个路段的平均碾压度。路基路面碾压要保证一定的厚度,不能一味追求减少含水量、提高压实度而过度碾压,也不能让轧制厚度过大,否则将影响路基路面的环境。其次是要保证碾压速度均衡稳定,滚动速度过快,可能出现部分路面已压实而部分路面未被碾压,导致路面凹凸不平的情况,而滚动速度过慢又不能起到很好的碾压压实作用,需要粉碎物质的能量负荷较大,路基路面压实度难以保证。因此,施工单位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控制碾压速度,如路基土质较粗时,可适当提高碾压速度并来回碾压,保证路面平整。在碾压方式的选择方面也需要技巧,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方法中明确规定了碾压方式,应先缓后慢再快速和先轻后重以及先两边后中间的碾压方法,这种碾压方法能够更好的保证路基路面压实质量,保障路面的平整性。但也不能一味地参照施工方法,而是应根据实际施工情况,结合施工材料的不同以及施工方式的区别,合理调整施工方法,保障路基路面施工质量。

3、机械设备及人为因素

机械设备因素及人员操作对路基路面压实度影响也十分重要,员工操作机械设备的频率及规范性以及机械设备自身压实状态,都决定了路面路基的压实度。如重型机械压实度较大而轻型机械压实度较小。受人为因素的限制,检测人员对施工材料的判断以及路面压实的需求决定了机械设备的选取和使用方式,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避免因设备选择不当而导致路基路面压实度不足,影响后期的施工建设,降低施工质量。

总结:针对路基路面压实度的检测和控制,相关单位需要完善检测技术,根据具体原因展开科学处理,保证路基路面压实度符合施工需求,落实监理程序和机制,合理选用技术和设备,从根本上提升道路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向延华. 论高速公路项目路基压实度不足对路基路面结构性能的影响[J].  2021.

[2]达明谷. 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方法及影响因素讨论[J]. 工程建设, 2020, 3(1).

[3]李玉才, 徐玮, 侯君辉. 路基路面压实度原位快速检测方法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