锨针在神门、合谷、足三里和内关在术后疼痛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锨针在神门、合谷、足三里和内关在术后疼痛中的应用

陈玉燕

舟山市定海广华医院 浙江舟山 316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术后疼痛中应用锨针(神门、合谷、足三里和内关)疗法的作用。方法:笔者选择50例术后疼痛患者,实验组患者采用锨针(神门、合谷、足三里和内关)疗法+常规镇痛疗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镇痛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组间数据。结果:对比对照组患者得出,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均明显更低,实验组患者恶心呕吐例数、PCIA有效按压次数均明显改善,实验组患者术后镇痛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术后疼痛中应用锨针(神门、合谷、足三里和内关)疗法,效果显著。

【关键词】锨针;神门;合谷;足三里;内关;术后疼痛

疼痛是第五大生命体征,是一种情感体验、不愉快感觉,是因为组织损伤或者潜在组织损伤而导致,1995年,美国疼痛学会界定疼痛为生命体征的一种。在临床上常见术后疼痛,主要是中重度疼痛,疼痛发生后,导致患者发生失眠、焦虑、免疫抑制、应激反应,对患者术后康复造成影响,甚至可能发展成为慢性疼痛,难以控制。对患者术后疼痛进行有效处理以及减轻,可以促进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向家庭、社会回归[1],临床对这一情况的护理十分重视。同时,将护士作为主体,开展疼痛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疼痛管理效果。在骨科术后疼痛过程中,护理措施很多,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疼痛护理、生活护理、功能锻炼等。本组实验选择50例患者,分析在术后疼痛中应用锨针(神门、合谷、足三里和内关)疗法的作用。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在我院22021年2月至2021年10月随机选择50例术后疼痛患者,分组办法是随机数表法,实验组患者25例,男女是15例、10例,年龄29-65(57.2±2.5)岁,对照组患者25例,男女是14例、11例,年龄28-66(57.1±2.4)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镇痛疗法,术后使用地佐辛注射液静脉自控镇痛,使用驼人牌电子输注泵,药物配方是生理盐水配伍地佐辛注射液100mL,0.8mg·kg,持续泵注每小时2ml,对于急性突发疼痛,每次剂量控制在2ml,锁定时间30min,术后持续镇痛48h。在镇痛泵中,配伍托烷司琼,每支5mg,每次使用2支。

实验组患者采用锨针(神门、合谷、足三里和内关)疗法+常规镇痛疗法,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术后由专人开展锨针(神门、合谷、足三里和内关)治疗,使用华佗牌一次性无菌揿针,对双侧神门、合谷、足三里和内关进行定位,使用医用酒精棉签消毒针对患者皮肤进行针刺,使用止血钳或者镊子将揿针针柄夹住,连同胶布取下,向穴位垂直刺入[2],使用胶布固定,适当施压,局部酸胀为宜,叮嘱患者或者患者家属每隔4h进行一次按压,每次时间按压1min,留置锨针时间在48h。

1.3效果研究[3]

术后疼痛VAS评分: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统计数据。

术后镇痛满意度:使用自拟问卷统计。

1.4统计学分析

    SPSS25.0统计软件提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s]体现,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均明显更低,实验组患者恶心呕吐例数、PCIA有效按压次数均明显改善,实验组患者术后镇痛满意度明显更高,对比对照组患者得出,P<0.05。

表1 两组患者对比术后疼痛VAS评分(分)

组别

术后6h

术后12h

术后24h

术后48h

实验组(n=25)

6.26±0.11

4.62±0.45

3.31±0.37

2.22±0.38

对照组(n=25)

5.91±0.44

4.91±0.45

3.72±0.41

2.72±0.45

t

3.8585

2.2785

3.7120

4.2446

P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对比恶心呕吐例数、PCIA有效按压次数、术后镇痛满意度

组别

恶心呕吐例数(例)

PCIA有效按压次数(次)

术后镇痛满意度(%)

实验组(n=25)

1(4.00)

7.21±0.15

23(92.00)

对照组(n=25)

6(24.00)

7.66±0.87

16(64.00)

t/χ2

4.1528

2.5486

5.7110

P

<0.05

<0.05

<0.05

3 讨论

临床研究静脉自控镇痛(PCIA),可以帮助患者有效镇痛,分析其优点,操作简单,起效速度较快,可以根据患者自身疼痛耐受,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临床效果良好,但是缺点是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胃肠道反应。参照中医理论,为患者实施锨针(神门、合谷、足三里和内关)疗法,可以取得理想应用效果,作用是止吐、镇痛,操作简单[4],起效速度快,患者疼痛可以明显减轻,适应范围广泛,方便运动。

临床实践证实,在术后疼痛中应用锨针(神门、合谷、足三里和内关)疗法,锨针又称图钉型皮内针,浅刺,可以长久留针[5],将针刺疼痛减少,针刺效应时间延长,这种长效以及柔和的良性刺激可以强化针刺镇痛效果,有助于防范患者复发疼痛。

此次实验得出: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均明显更低,实验组患者恶心呕吐例数、PCIA有效按压次数均明显改善,实验组患者术后镇痛满意度明显更高。

总结以上,在术后疼痛中应用锨针(神门、合谷、足三里和内关)疗法的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恶心呕吐例数、PCIA有效按压次数、术后镇痛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 李冯伟,孙湘云. 足三里穴位注射曲马多治疗腰椎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J]. 湖南中医杂志, 2020, 36(9):3.

[2] 王麒凯, 王珺, 璩成彧,等. 运动针刺后溪穴联合穴位手法按摩缓解落枕患者疼痛的效果及其对颈椎活动度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 20(2):4.

[3] 苏翔, 戎宽, 匡浩铭,等. 正清风痛宁穴位注射治疗骨质疏松腰背痛的疗效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 2021, 13(18):3.

[4] 李玲、陈莎、陈剑豪、徐维. 针刺督脉背段压痛穴位治疗胃炎,胃溃疡脾胃虚寒证患者的疗效分析[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0, v.27(05):148-150.

[5] 于少华,宋太平. 穴位针刺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30例疗效观察[J].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0, 4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