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管理办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绿色建筑管理办法分析

杨波

身份证:650121198708043212

摘要:我国建筑业经济、社会及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内部功能模块的数量。随着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不断觉醒,对于建筑工程除了功能和美观性方面的要求,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性能同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也是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绿色施工管理得以逐渐推广、应用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绿色建筑;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升高,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绿色环保的重要作用,国家政府对于各产业领域内存在的绿色环保问题也提出了更多的建议和政策。因此,相关建设企业需要对绿色工程管理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1对于绿色建筑的思考

1960年代,美国建筑师保罗·索莱里首次提出“生态建筑”的概念,将建筑与生态相结合。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的发生促使各国将降低能源消耗列入重点关注项目。而建筑从建材的生产运输到其搭建、使用、拆除,这个过程中的耗能量占总能耗的一半之多,它所造成的污染也超过三分之一。建筑耗能作为全球资源使用量的主要占比项,绿色建筑在这个环境背景下顺势而生。绿色建筑通过利用对周围生态系统无害的设计方法,对材料、能源和空间的合理化、科学化的使用,遵守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原则与要求,解决耗能过高的问题。

2、我国绿色施工现状

在施工过程中,要以建筑的质量、安全为大前提,使用先进的技术与管理方法最大限度地节约施工资源,减少施工过程对环境的破坏,实现节能、节水、节材与环境保护等多个目标。绿色施工是施工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建筑行业节能减排的有效方式。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绿色性能评价标准尚未成型。现在宣扬的绿色施工过程很大程度上是由材料供应商引发的。材料供应商纷纷生产无污染绿色环保的绿色材料进行渲染,但是对于绿色材料的评判标准并未建立。绿色施工过程中很多设备的噪音程度、施工过程的节能操作、减排数量等都没有明确的国家标准,这是绿色施工存在的最大问题,如果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那么施工过程很可能会敷衍了事,无法到达绿色施工最初设定的目标;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撑。因为绿色施工是新兴的概念,因此缺乏成熟的技术体系。很多绿色施工技术都是零散的、片面的。对于整体施工并没有过多的帮助;资源利用率低,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在国内建筑垃圾的利用率低于15%,而国外施工团队对于建筑垃圾的利用率可以达到90%以上,这是绿色施工要关注的发展方向;缺乏奖励机制。由于缺乏对应的奖励机制,导致各方施工人员对于绿色施工兴致缺失,进行绿色施工还会给自己的施工过程造成很多麻烦,为了有效地应对这一问题,需要建立明确的奖励机制,促进各施工部门养成绿色施工的习惯;信息化与工业化水平低。工业化与信息是推广绿色施工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这一方面基础较为薄弱,难以为绿色施工形成有效的支持。

3、绿色建筑管理办法分析

3.1注重绿色建筑的设计管理

绿色建筑设计不仅需要考虑建筑的功能、外观和空间布局,也要考虑节水、节材、节地、节能和环境保护等可持续的设计目标,紧密结合周边环境和用户需求,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材料、设备和技术,在为用户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的同时,减少能耗、水耗以及废物的产生,实现人、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其次,绿色建筑设计需要从项目全生命周期考虑,在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的基础上,还要考虑运营维护的成本。

3.2有效的提高政府的扶持力度

由于绿色建筑前期投资大、收益的不可预测性,建筑业企业往往会减少甚至不愿意进行绿色建筑的实施。因此,政府应加大对承揽绿色建筑工程企业的技术与资金方面的扶持,提高其积极性,激励他们尝试新型环保材料和技术、进行创新管理,降低成本,推动整个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绿色建筑设计阶段,政府可侧重于提供技术支持和财政补贴;在施工阶段,政府可以向使用环保材料、高新技术的企业提供奖励;在运行维护阶段,政府可以向有卓越节能减排效果的建筑及相关企业提供资金奖励和后续的政策扶持。

3.3大力推广工程管理绿色理念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及时结合实际情况创建出科学完善的施工管理方案,只有这样才可以完全落实绿色工程的管理措施和手段。施工企业在设计规划管理方案期间,需要将建筑工程的施工标准、需求完全纳入考虑范围内,精准定位不同施工环节的作业目标和发展方向,有效提高施工管理方案的高效性、可行性。相关单位需要结合新时代发展特点根据建设单位推行的标准条例,构建出合理、有效的施工组织方案,保障施工现场与周边的生态环境保持协调、平衡,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建筑工程想要全面发挥出绿色工程管理的价值效应,便要针对工程管理绿色理念的推广工作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积极树立正确的绿色工程管理理念,这也是在思想层面、精神层面强化绿色工程管理的主要途径。在此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需要对项目工程展开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及时构建出每个施工环节中的绿色控制措施及方法,创建符合企业未来生存发展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全面发挥出绿色工程管理在建筑工程领域中的功能作用,将绿色理念完全渗透于施工指导方面和规划方面。与此同时,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开展良好的绿色理念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开展多样化、丰富化的培训活动,促使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自身的绿色工程管理意识有效加强,并对绿色工程管理给予一定的关注和重视,进一步将企业传统“重经济、轻生态”的错误理念加以转变

[1]

4、绿色建筑发展建议

在碳中和、碳达峰目标下,能源效率和技术水平低、整体碳排放量高​​是我国建筑业面临的困难。在梳理绿色建筑在不同阶段所采用的绿色建筑技术措施的应用情况后,不难发现,从前期设计到后期运维阶段,绿色建筑缺少施工质量过程把控和后期运维管理。因此,对于当下如何推动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有几点建议:一是完善绿色建筑评价认证结果管理机制。绿色建筑评价认证结果不是开发商一次性的成绩,而是对建筑“绿色性能”持续性的评价。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办法,逐步完善对绿色建筑实际运行效果的持续监管机制,并将实际结果和具体数据向社会公布。二是完善绿色建筑工程质量施工验收制度。编制绿色建筑工程质量施工验收规范,进一步加强对新建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规范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落实绿色建筑设计目标,保证绿色技术落地。在绿色建筑工程质量专项验收过程中,应按照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检测技术标准对绿色性能指标进行验收,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三是完善绿色建筑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认证体系及相关激励政策。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建造的适宜技术应被专业机构认证,并进行应用和推广[2]

结束语

总之,绿色建筑的发展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涉及政府、建设单位、消费者等多方主体,受经济、市场、政治等多方面影响,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重视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工程管理理念应加快向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理念转变。企业也应重视从经济效益转向经济效益、社会价值、生态效益三者相结合。由此可见,将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全面、系统地应用到现代建筑管理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3]

参考文献:

[1]王少洁,张尚.我国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与发展建议[J].建设科技,2021(11):98-101.DOI:10.16116/j.cnki.jskj.2021.11.023.

[2]张明政.建筑工程中绿色工程管理的价值观分析[J].大众标准化,2021(11):68-70.

[3]宫玮,张川,梁浩,李宏军.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建议措施[J].建设科技,2021(09):10-14.DOI:10.16116/j.cnki.jskj.2021.0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