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地适树原则在林木种植中的运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适地适树原则在林木种植中的运用研究

欧项旦巴

长江源(可可西里)园区国家公园管理委员会治多管理处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815400

摘要: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诸多环境污染问题影响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人身健康,受人们环保意识的影响,我国各地的林业开始快速发展,在林木资源的修复中,保护种植的兴起逐渐缓解了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在林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树木的种植技术也得到了更多的研究资源和试验条件,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可知,适地适树原则在林木种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种植方法的适用性将直接影响到树种的正常发育,基于此,本文将详细介绍遵循适地适树原则的重要性,以及适地适树原则在林木种植中的应用策略,旨在为从业者提供生产指导。

关键词:适地适树原则;林木种植;运用;研究

引言

人们在逐年恶化的环境问题下觉醒了环保意识,目前,大部分的产业发展都与环境保护不冲突,而林业产业的发展更是将使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稳定化,改善环境污染问题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在林木资源的保护种植上,许多从业者开始研究先进种植技术,并且注重造林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其中适地适树原则帮助造林工程解决了诸多种植问题。在最适合生长的区域栽种适应性较强的树种,就是适地适树原则,遵循这项原则的树木在后续生长中更容易达到理想目标,实现产量和质量上的飞跃。由此可见,这项原则的应用将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产业发展带来更稳定的道路。

1 遵循适地适树原则的重要性

适地适树种植原则要求在早期准备工作中选择适合造林树种生长的地区,使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想符合,应该充分调动资源来为树木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发挥其生产潜力,同时在现有的立地条件下,应用先进技术来提高生产水平。总之,应该将树木栽植在与其品种原产地环境相近的地区,同时通过各项措施来改善种植条件。适地原则指的是造林地区所具备的气候、土壤、地形等条件都能符合植物的生长需要,在早期的准备工作中,应该对种植地进行全面的调查。

2 适地适树相应的标准

适地适树原则是一项应该全面贯彻的核心观念,这项原则中存在一定的相对性。在客观角度上看,仍然应该顾及树木的特性,根据生产模式中展现出来的共性制定相应的标准,比如,部分园林建设项目中,对艺术感的追求,这种追求会要求种植人员改变树木的外形。林木需要表现出苍劲挺拔的感觉时,种植者应该在栽种工作完毕之后,进行适当的整形和修剪,维持其正常的代谢和营养,以此判断出其满足适地适树的需求。在种植树木时,还是应该以生态科学性为主,根据项目的需求可以提出局部改造。

3 制定林木种植的生产方案

3.1 合理的选择地形

地形是重要的立地因素之一,在进行造林作业时,前期准备中也包括对造林地的调查,造林地的海拔及坡向等条件将会影响到具体的种植条件,同时对树种的生长影响也更为显著。海拔将会影响一个地区的气候条件以及气温、降水等重要因素,将会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状况,在海拔不断增高的情况下,气温将会持续性降低。受海拔增高的影响,空气中的绝对湿度也会出现变,随着海拔增高,湿度将会降低,在夏季,相对湿度这一数值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在海拔较高的地方,更适合抗寒、抗寒性较强的植物,而在低海拔地区则应该种植喜温喜湿的树种,同时根据坡度的差异,阴坡更适合种植抗寒的树种,阳坡的气温较高,更适合喜温的植物。

3.2 水文条件分析

在前期调查工作中同样包括汛期情报的调查,主要探究河流经过的地区气候状况分布如何,根据季节的差异,不同时期应该调查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其中,水文中的结冰期应该考察河流水面的结冰情况,我国北方地区河流的结冰期通常更长。同时还应该对河流两侧的供水情况进行调查,主要分析径流和支流汇入的情况,调查所在地的降水情况。在水文条件的影响之下,植物的实际生长环境和当地的整体环境间应该存在一定的联系,同时要根据当地的情况来调整种植的方案。

3.3 具体生产流程的确定

制定生产方案的时候,应该包括树木种植的品种、数量、种植及栽培工作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等等细节问题,还应该根据种植的整体流程对种植成本进行预算,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种子方案。在种植过程中,还应该为树木提供适宜的种植条件,同时重视病虫害治理的方式,多采用综合防治的方法,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4 遵循适地适树原则开展林木种植的工作方法

4.1 遵循国家相关政策

林木种植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我国整体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都应该关注树木的种植问题,同时林业管理部门作为接触种植技术和生产方案的重点单位,还需要重视日常经营问题。目前,我国多项产业的发展过度索取了自然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基于此,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林木保护工作的政策。当地应该结合国家的基本政策开展宣讲教育工作,为群众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同时配合政策的普及,将资金投入到种植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上。

4.2 公益林建设

人造林的种植大多数有政府拨款开展的工程项目,在林木种植的过程中,需要充分遵循适地适树的种植原则,还应该坚守公益林的角度,以提高生态效益为主要目标,研究适合当地经济和环保事业发展的有效管理方式。目前,我国大多数公益林的运营方式为有偿经营,能够为人们普及公益林的重要影响。现阶段,林业管理人员应该充分重视人造林带来的生态效益,不应该过度追求经济效益。

结语

经过林业部门的多年研究,林木种植已经总结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生产模式,其中适地适树原则要求每个生产流程都符合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并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许多林业管理人员应该重视适地适树的种植原则,并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在种植过程中,尽量避免不科学的种植方式,合理用地、科学选种,充分利用种植资源,避免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浪费。为了实现绿色林业的建设,还需要结合种植地的生态环境条件进行详细分析,选择最适合的树种,实现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蔚奴平.基于“适地适树”原则的滨海盐碱湿地景观造林研究——以天津光合谷湿地公园为例[J].林业科技,2020,45(02):36-40.

[2]伍水平.适地适树原则在林木种植中的运用[J].现代园艺,2020,43(21):207-208.

[3]孟凡实.适地适树原则在林木种植中的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9(0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