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路桥工程中路基加固处理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市政路桥工程中路基加固处理技术研究

梁莲花

身份证:460004198702250627 海南省海口市  571100

摘要:对于市政路桥工程而言,路基部分是关键基础,关系工程整体的质量安全,特别是对于市政道路施工,更需明确路基加固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有效筑牢道路质量基础。路基加固作为常见问题,应对其提高重视,以免出现路基滑坡、沉陷等问题,还要结合路基条件,选择合适的加固技术,高效、合理地进行路基加固施工,切实满足道路建设质量标准。

关键词:市政;路桥工程;路基加固;处理技术

引言

市政路桥工程中路基的抗剪能力、承压能力不足,在外界压力作用下,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坍塌与损毁,路基的触变性与流变性相对较高。若不能及时对路基进行加固处理,会影响到道路的整体施工质量。此外,路基含水量通常较大,使得软土层中含有较多的黏土和粉土,增加了土层的负电荷,导致水分蒸发后软土层的孔隙率增加,影响路基结构质量。因此,基于市政路桥工程路基的特征,对相关处理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市政路桥工程概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是城市交通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市政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多,也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与设计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和施工难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城市形象和居民的日常出行质量。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碰到软土地基是常见的现象,给整个工程的施工带来了许多问题。为了保证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提高城市交通和道路交通水平,提高居民出行的安全性和平稳性,有必要重点研究和实际应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2路基施工技术特点

承重性差,在公路施工过程中,软土路基通常承重能力较差,若不作任何处理直接进行施工,则会因车辆的长期碾压导致路面受力不均,软土路基发生变形,进而使得路面出现塌陷或裂缝。孔隙比较大,软土的孔隙比较大,在重力的作用下,具有很高的可塑性,但这会导致软土路基不稳定,路面容易出现破损和不平整。吸水性强,由于软土路基的吸水性较强,使得路基含水量较高。

3市政路桥工程路基加固常用方法

3.1注浆加固软土地基技术

在这种方法的实施过程中,泥浆被均匀地注入底层,通过充填、渗透和挤密等方法将土粒间或岩缝中的水、气排出,然后施工人员根据泥浆的位置,人工控制泥浆的时间和强度,使原来松散的土粒或空洞胶结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结构新、强度大、防水性高、化学元素稳定性好的结石体。路基填筑的浆料具有充填挤压密胶结的作用,在土体中凝结后,可提高土体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

3.2换填法

在软土路基的施工中,对于一些厚度不大的软弱土层,可以将施工范围内的软弱土层全部用一些具有良好稳定性、高强度的材料进行换填处理。换填材料可以选择干渣、碎石、石子砂粒以及粉煤灰等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综合考虑后,再选择使用哪种材料进行换填处理。软弱土层进行换填后,可以大大增加路面的抗压能力,减少道路沉降量,提升道路建设质量。但这种方法不适用于软土层较厚的道路施工,因为在处理材料换填的时候,需要车辆多次运转土石方,所以增加了施工成本。

3.3水泥搅拌桩法

使用深层搅拌机实现水泥搅拌桩施工,充分搅路基与水泥中的土体,软土中的水与填充的水泥在化合反应后能够形成具有胶结作用的溶液,进而与土体和周围软弱土层相结合,形成稳定性较强的水泥土桩。一般情况下,该技术用在黄土等软土路基的处理中。水泥搅拌桩是一种有效的软土路基加固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软土路基承载能力,经工程实践和试验检测分析得知,在桩顶下2~4倍桩径的位置,搅拌桩可以达到最大轴力,若在桩长7m以下时,为最小轴力位置。

3.4复合加固技术处理

软基础加固技术多种多样,复合加固是其中之一。将支柱插入土中,目的在于改善土结构,使其更加坚固。打柱法有很多种:(1)混凝土搅拌桩:采用水泥固化剂,专业搅拌机,同时采用钻孔灌注和喷浆技术。搅动的目的是使水泥与土壤更好的结合。经过搅动,原土壤成为完整的水泥桩。本发明的优点是:稳定性好,施工过程无噪声、振动和环境污染,工程造价低,工期短。(2)固土桩:用机械设备将固化剂加入土中,然后充分搅拌,使其均匀,经过化学反应,土壤凝固,从而变得更牢固;将凝固剂加入土中,土壤变成能够支撑整个路面的土桩,非常牢固,不易损坏,也不容易塌陷。

3.5排水固结加固技术

对于软基中黏土成分较多的市政道路,在软基加固技术选择上,更倾向于排水固结加固技术。该方法不仅加固效果好,而且较为经济。其技术实现的前提是要有一定渗透性,要改变软基透水性,然后借助荷载重力排出土壤空隙水分,从而达到强化路基的效果。虽然排水固结有技术优势,能够显著改善软基密度特性,使其更具承载力,但是会给长工期道路工程带来更大的填土计算难度,很难快速、准确地控制填料,妨碍软基加固施工质量控制。同时,填土原料选择也很关键,若选择不当可能会引发塌陷,对后期工程投运影响甚大。不仅如此,在排水固结施工中,若竖向排水管埋深较浅,加上排水时机不当、管道阻塞等问题,也将影响软基固结质量,带来较大施工问题。

3.6表层处理技术

常见的表层处理技术主要有表层排水法、垫砂法、敷垫材料法等。表层排水法适用于含水量较大且土质较好的路基,它通过开沟挖槽来降低地表的水含量,达到排水效果,同时在其中填充透水性较好的碎石等材料。挖沟时应结合现场地形,尽量紧密,并注意填土沉降的坡度变化。通常情况下,沟槽的宽度应该为0.5m,深度范围在0.5~1m之间。垫砂法适用于含水量很大而土层很薄的软土路基。敷垫砂土可以有效降低软土路基的含水量,固结软土层,施工时要先设置样板,使推土机与自卸汽车协同作业,确保摊铺作业保持一致。当用粉末等透水性较差的材料作为填料时,应妥善处理垫砂端部,避免其被土覆盖导致排水问。敷垫材料法适用于土层不均匀的软土路基,通过加入添加剂可以提高路基强度和土体稳固性,确保在施工作业过程中,机械可以正常行驶,安全作业。

3.7碎石桩法

碎石桩法的实施过程中采用一种能产生水平向振动的管状装置,在高压水流作用下,边震边冲,在软弱黏土中成孔后,再向孔内分批填充碎石等坚硬材料,形成一根根桩体,由碎石桩体与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原有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碎石桩法技术原理是借助碎石桩,对软土进行部分置换,使整个软土结构形成类似钢筋混凝土的复合结构。相对于重锤夯实法,碎石桩法采用的并非沉降技术,而且会避免路基侧向移动对附近建筑物的影响,因此在当前的公路建设中受到青睐。

结束语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是城市交通道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地减弱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的影响,必须结合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现场的实际地质条件和土体结构特点,充分考虑市政道路桥梁的设计要求和周围环境因素,针对软土地基沉降大、承载力低、压缩性强等特点,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满足城市市政道路桥梁建设项目的实际设计和施工要求,降低潜在安全隐患的概率,提高居民出行安全,促进城市建设的美化程度,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崔婷.探讨市政路桥加固改造设计要点[J].四川水泥,2019(11):80.

[2]黎丰华.关于市政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的相关工艺分析[J].居舍,2018(35):54.

[3]许国施.路桥施工中软土路基加固施工技术[J].人民交通,2018(04):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