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优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8
/ 1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优势

袁永丽

临洮县中医院 

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多致病因素的消化系统慢性疾病,为胃癌前状态。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着自身独特优势,具体体现在个体化治疗、整体调理、毒副作用小可长期治疗等方面。结合“因机制法,以病守方,随证配伍”治疗思想,最大程度地发挥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优势,可为临床中西医结合、病证结合方法提供思路。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类;幽门螺杆菌;中医药疗法

一、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现状

胃镜检查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诊查手段,但目前还依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只要病理组织检查确定萎缩就可以诊断为萎缩性胃炎,但无论萎缩还是幽门螺杆菌(Hp)的分布都是非均匀的,所以病理未确诊的,也未必不是萎缩性胃炎。这就要求临床医生对于重点患者群,如长年慢性胃炎病史者、难治性 Hp阳性患者、胃部症状反复发作者,进行健康宣教,让其常规进行胃镜检查以监测病情。

二、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现状及难点

1、药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西医治疗目前缺乏特效药物,《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认为,其治疗应尽可能针对病因,遵循个体化原则。Hp阳性者应根除Hp,根据症状可采用促动力药、消化酶制剂、抑酸药,精神因素明显者可加用抗抑郁或抗焦虑药物。中医中药也在此意见中被推荐。对于症状不明显的已确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否进行药物干预尚存争议。现代医学针对萎缩的靶点药物仍是空白,目前研究仅发现某些具有生物活性功能的维生素、叶酸可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病理状态,建议慢性萎缩性胃炎尤其是伴有中重度肠上皮化生或上皮内痛变者,应定期接受内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随访。

2、 Hp的根除:研究表明,长期Hp感染所致的炎症、免疫反应可使部分患者发生胃黏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认为根除Hp可消除炎症反应,使萎缩发展减慢或停止,并有可能使部分萎缩得到逆转。但要注意的是,Hp感染并不是萎缩性胃炎的唯一病因,Hp感染者其菌株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均较高,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较低,而 Hp对抗生素耐药是导致根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人群高感染率及菌株高耐药性使得Hp根除现状不理想。

三、中医药治疗萎缩性胃炎优势

中医药在治疗萎缩性胃炎及包括上皮内瘤变在内的胃癌前病变方面具有优势。

1、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容易受到各种致病因素如情志、饮食等的影响而出现病情反复,在治疗时应发挥辨证论治的思想,可结合胃镜和病理分期、分阶段辨证治疗,做到方随证变,进一步发挥个体化治疗的优势。目前中医药治疗萎缩性胃炎主要有辛开苦降法、健脾益气法、活血化瘀法、养阴增液法、理气消胀法、清热解毒法等不同治法,临床资料表明,中医药辨证论治萎缩性胃炎的疗效确切可靠。

2、毒副作用小,可长期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病,在临床无症状的阶段并不能证实胃黏膜的病理状态未进展,西医学没有成熟的针对病理改变的靶点药物,而中医药治疗可以部分逆转病理改变,且毒副作用小,适合长期治疗。

3、整体调理,标本兼治

慢性萎缩性胃炎为本虚标实之病,治疗要求其本,究其因,重食疗,畅情志,重预防。中医药治疗多扶正与祛邪并用,使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中医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充分发挥不同方剂和特效中药的互补性治疗作用,可以确保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疗效,甚至可以调整患者“内环境”,改善体质,截断及逆转胃癌前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