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L与LBL教学模式在急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CBL与LBL教学模式在急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潘晓锋

广西河池市卫生学校  广西 河池 547016

摘要:目的:分析在急救医学教学中采取CBL与LBL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56名急救医学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学生的意愿,将其分为不同的组别进行对比,其中28名学生接受LBL教学模式,将其归纳为对照组,剩余28名学生接受CBL教学模式,将其归纳为实验组。对比两组学生心肺复苏考核成绩以及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与整理,发现实验组学生的心肺复苏考核的理论和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96.43%,高出对照组25%,数据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急救医学教学中,采取CBL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急救医学技能,培养学生的急救思维能力,对学生未来参与岗位工作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CBL教学模式;LBL教学模式;急救医学;应用

前言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工作压力比较大,容易诱发多种疾病,并且急危重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急救医学的实践性比较强,要求急救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急救措施,抢救患者的生命,为临床治疗争取时间。急救医学涉及的疾病类型比较多,为了保证急救医学的教学效果,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本文将分析CBL与LBL教学模式在急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校56名急救医学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再将其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对比。在分析学生的一般资料时发现,两组学生的差异较小,能够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采取LBL教学模式,结合教材大纲确定教学目标,课堂中以教师授课为主。

实验组学生接受CBL教学模式,首先,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要对急救医学中的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在互联网上查阅相关的资料,丰富教学内容,然后编写病例,结合病例提出相应的问题。如根据心肺复苏的特点,编写CBL教案,在结合课程标准,提出相应的问题,制作成同步的病例手册,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好自学的材料;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对不同问题,分组进行讨论与回答,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并补充学生遗漏的内容;最后,新课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帮助学生一起回顾分析课堂内容,让其能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上,丰富临床知识点,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学生心肺复苏考试成绩,并采用我校自制的教学方式满意度调查问卷,让学生根据课堂的实际感受填写,主要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分析。

  1. 结果

2.1两组学生心肺复苏考试成绩

实验组学生的心肺复苏无论是理论成绩,还是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实验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对比

组别

例数

心肺复苏理论成绩

心肺复苏技能考核成绩

实验组

28

91.34±1.52

92.25±2.46

对照组

28

79.49±2.53

80.14±2.47

T值

9.841

8.357

P值

0.044

0.041

2.2两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

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达到了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实验组学生与对照组学生满意度对比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实验组

28

19(67.86)

8(28.57)

1(3.57)

27(96.43)

对照组

28

13(46.43)

7(25.00)

8(28.57)

20(71.43)

T值

8.324

8.216

7.954

6.873

P值

0.047

0.042

0.043

0.046

3.讨论

急救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囊括了内科、外科等不同科室的知识,是临床实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急救医学教学中,教师采取LBL传统的教学方式,侧重点在教师身上,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整体的教学效率无法保证[1]。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合理的选择教学模式成为了关键。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保证教学的质量,还能提升学生的临床思维。

在现代医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CBL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能够很好的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具有较大的优势性。CBL教学模式应用时,要建立在临床实际病例分析的基础上,课堂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实现思维的碰撞,确定问题的答案。从实际医学课程教学结果来看,CBL教学模式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中掌握临床实践的要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另外,在CBL教学模式中,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的思维,对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急救医学属于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临床学科,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急救医学中涉及的学科内容越来越丰富,加大了临床实践教学的难度[3]。CBL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三步,一结合病例提出问题、二教师对问题进行点拨、三进行总结和讨论,换句话说就是教师要结合实际案例,及时点拨学生,完成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讨论和思考为主,这样能够帮助教师快速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并且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本文研究中,实验组学生采取CBL教学模式,对照组学生采取LBL传统的教学方式,两组学生在心肺复苏考试中,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比较优异,这就表明CBL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比较高,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急救医学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急救医学思维。综上所述,在急救医学教学中,应用CBL教学模式比LBL教学模式取得的效果好,对学生未来参与工作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汪晟,吴娟.急救医学教学中CBL与PBL教学模式的运用研究[J].智库时代,2019(48):193-194.

[2]刘成龙,韦芳,殷唯杰.急救医学教学中CBL与LBL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7):284.

[3]寇晓文,汪学琴,董新玲,库尔班江·.吐尔逊,买丽克.CBL与LBL教学模式在急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兵团医学,2017,51(01):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