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王小艳

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  湖北宜昌  443000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择取2021年1月-12月我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1月-6月(常规护理干预)为实施前,2021年7月-12月为实施后(综合护理干预)。50例患者均接受6分钟步行试验,比较实施前后HYHA心功能分级与6min步行试验结果相符率、护理依从性。结果:实施后HYHA心功能分级与6min步行试验结果相符率96.00%高于实施前72.00%(P<0.05)。实施后总护理依从度96.00%高于实施前84.00%(P<0.05)。结论:针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提升HYHA心功能分级与6min步行试验结果相符率以及护理依从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综合护理干预;护理依从性

心力衰竭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多种因素所致的心功能障碍性疾病。随着生活水平质量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随之改变,每年患有重症心力衰竭的患者呈直线上升趋势,重症心力衰竭是冠心病终末期表现,临床可见患者出现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等,如果发现不及时,将会导致患者错失黄金救治时间,增强死亡风险[1-2]。因此,需要医院对患者进行合理有效治疗方案的同时,予以患者积极的护理干预,可以增强患者预后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本研究择取2021年1月-12月我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2021年1月-12月我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1月-6月(常规护理干预)为实施前,2021年7月-12月为实施后(综合护理干预)。男27例,女23例,年龄(58-90)岁,平均年龄(74.03±5.28)岁。

1.2方法

50例患者均接受6分钟步行试验,实施前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实施后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操作如下:

1.2.1 6分钟步行试验。选择一块长度为30m的平地,地面无任何障碍,采用粉笔均匀分为6等分,患者在规定时间完成训练。

1.2.2常规护理干预。为患者营造出温馨舒适且安静的住院环境,定期打扫,开窗通风,确保空气质量良好,严格遵循医嘱予患者药物服用,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健康教育等常规干预。

1.2.3综合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由于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并发症较多等特点,患者担忧护理效果不理想留下后遗症,从而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如抑郁,烦躁等。这时,护理人员主动与其沟通及交流,采取一对一交谈模式,全程采取温和的语气,耐心的态度,鼓励患者说出自己内心真实想法,并对患者所担忧的问题实施答疑解惑,同时向患者普及该病相关知识,促使其有一定的认知,充分感受到人文关怀。(2)饮食护理:护理人员依旧患者饮食爱好,病情严重程度等,实施饮食干预,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予以其清淡,低钠以及易消化的食物,每天的食物摄取量150-300g之间,每日含盐量不得超过1g。(3)药物干预:向患者普及用药作用及意义,讲解有关药物知识,多次嘱咐其一定遵循医嘱服用药物,在患者用后,严密监测其变化,避免不良反应的出现。

1.3观察指标

(1)实施前后HYHA心功能分级与6min步行试验结果相符率比较。(2)实施前后依从性比较。以调查问卷形式进行,分为:完全依从(护理后相关病症完全好转,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工作)、部分依从(护理后相关病症显著改善,能够配合护理人员)、和不依从(护理后,无任何改善甚至病情恶化,与护理人员配合度差)3个版块,总依从度=(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22.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X2(%)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检验,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1. 实施前后HYHA心功能分级与6min步行试验结果相符率比较

    实施后HYHA心功能分级与6min步行试验结果相符率96.00%高于实施前72.00%(P<0.05),见表1。

表1 实施前后HYHA心功能分级与6min步行试验结果相符率比较[(例)%]

时间

例数

心功能II级

心功能III级

心功能IV级

合计

实施前

50

16/20(80.00)

10/16(62.50)

10/14(71.43)

36/50*(72.00)

实施后

50

23/24(95.83)

14/14(100.00)

11/12(91.67)

48/50(96.00)

与实施后比较,*P<0.05

2.2实施前后护理依从性比较

    实施后总护理依从度96.00%高于实施前84.00%(P<0.05),见表2。

表2 实施前后护理依从性比较[(例)%]

时间

例数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总依从度

实施前

50

20(40.00)

22(44.00)

8(16.00)

42(84.00)

实施后

50

28(56.00)

20(40.00)

2(4.00)

48(96.00)

X2

4.000

P

0.045

    1.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冠心病终末期表现,是指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从而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急剧降低,甚至危及患者身心安全,多数患者临床病症为劳累性呼吸困难、咳嗽、喘息时伴有哮鸣音[3-4]。此病发病机制是由于心室重塑,而心室重塑是由于一系列复杂的分子和细胞机制导致心肌结构、功能和表型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心肌细胞肥大、凋亡,胚胎基因和蛋白质的再表达,心肌细胞外基质量和组成的变化情况。

    本研究显示,实施后HYHA心功能分级与6min步行试验结果相符率96.00%高于实施前72.00%(P<0.05)。实施后总护理依从度96.00%高于实施前84.00%(P<0.05)。由此可知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心功能,提高依从度。综合护理干预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依据科学有效的护理,结合患者病情实施相对应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能够接受最优质的护理服务及质量,主张“以患者为中心”,予以患者心理以及生理双重安全保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从而增加患者满意度,使得心功能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针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提升HYHA心功能分级与6min步行试验结果相符率以及护理依从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卢芳, 冯雪峰, 徐一元,等. 阶段性综合运动训练方案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J]. 中国护理管理, 2021, 21(11):1627-1631.

    [2]王薇, 许爽, 卜煌. 延续性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0, 36(9):646-650.

    [3]王海如, 朱平辉, 王军. 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评价[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3(6):1-7.

    [4] Sun H ,  Lin H ,  Ye H .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J]. 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Research, 2021, 13(5):5554-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