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介入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早期护理介入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李朋伟

身份证:370522199704081882  山东东营   257000

摘要:目的:研究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早期护理介入对其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纳入研究,接诊时间:2021年4月-2022年2月,患者均满足膝关节镜适应症,分组依据:术后护理方法,常规护理40例、常规护理+早期护理介入40例分别纳入对照组、观察组,评价两组患者综合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膝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服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强调早期护理介入,对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生活质量提升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早期护理介入;膝关节镜手术;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

伴随着膝关节镜手术的开展以及经验积累,其在较多膝关节疾病治疗中得到应用,并体现出了微创治疗优势[1]。结合实际应用报道,临床针对交叉韧带损伤、膝关节内滑膜炎、骨质增生、半月板撕裂等均可使用膝关节镜手术治疗[2]。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膝关节病变整体发病率在增加,使得膝关节镜手术的开展也在日益增加,虽然整体膝关节镜治疗效果较好,但是患者在术后还需要有效的护理与康复,便于保证自身膝关节功能的恢复[3]。为明确早期护理介入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同类疾病患者的术后早期护理介入提供依据,本文将80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纳入研究,对其实施不同护理措施的相关资料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80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纳入研究,接诊时间:2021年4月-2022年2月,患者均满足膝关节镜适应症,分组依据:术后护理方法,常规护理40例、常规护理+早期护理介入40例分别纳入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男15例、女25例,年龄45-75岁,平均(57.84±6.28)岁;疾病类型方面: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软骨损伤、运动损伤、关节性疾病分别有12例、8例、10例、10例。观察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43-76岁,平均(57.87±6.32)岁;疾病类型方面: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软骨损伤、运动损伤、关节性疾病分别有10例、9例、11例、10例。所有患者同意采取膝关节镜手术治疗,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性较小,符合统计学中的可比性要求(P>0.05)。

1.2方法

结合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实施膝关节镜手术,并为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详细如下:

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对膝关节镜患者在术后开展护理工作,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做好患者术后生理指标的观察,适当抬高患者手术位置,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等,对患者提出的相关问题做出解答,对存在负面心理情绪的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与干预,指导患者术后饮食、康复训练等。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调早期护理介入,采取措施有:(1)术前理论性康复训练指导,护理人员结合不同患者膝关节病变的具体情况,强化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讲解相关膝关节病变病因、影响因素、治疗措施等。强调患者日常生活中以及术后早期实施康复训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从理论性方面指导患者术后膝关节锻炼方法,便于患者在术后可更快地融入早期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等功能训练中;(2)术后分阶段实施康复训练,首先在患者完成手术后,将软枕置于患者的膝下,辅助患者屈曲患肢,角度控制在15-30°,手术趋于冰敷24h,帮助患者缓解术后疼痛,术后6h指导患者伸曲踝关节,加快下肢血液循环; 术后24h指导患者开展伸膝训练,增强患者肌力,强调膝关节肌肉的主动运动;术后48-72h指导患者进行直腿抬高训练、股四头肌收缩训练等,通过膝关节屈曲训练,改善膝关节功能;术后4-7d,结合不同患者自身病情恢复以及早期功能康复锻炼效果,逐步增加训练强度与训练时间,此阶段指导患者进行伸膝训练、屈膝训练、髌骨推移训练,注重膝关节多个关节的运动训练;其次,在常规直腿抬高训练、股四头肌收缩训练等基础上,指导患者开展患肢抗阻力练习;利用双拐并在家属搀扶下实施健侧肢体行走训练,手术患肢不允许负重;最后需要在前期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强调耐力训练、抗阻训练,逐步放下拐杖进行短距离行走,结合训练情况逐步增加步行距离,促进患肢负重能力、平衡协调能力的提升。

所有患者均在术后8w评估综合恢复效果。

1.3观察指标

观察不同患者护理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服务评分,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分别使用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予以评价,分值均为0-100分,分值高则膝关节功能好,生活质量高[4]。护理服务满意评分按照0-10分评价,分值高越肯定对应的护理服务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整理护理后的参数并输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21.0中,相关数据均为计量资料,表示为±s”,差异性使用检验,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膝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服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患者护理后相关指标分析 (±s,n=40)

组别

膝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服务满意度

观察组

85.315.15

88.934.40

9.640.20

对照组

74.507.35

76.165.12

8.680.44

t

7.617

11.963

12.562

P

<0.001

<0.001

<0.001

3、讨论

目前临床较多研究报道均证实了膝关节镜手术在膝关节病变治疗方面的优势与有效性,比如手术中对膝关节腔损伤较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功能恢复快等。尽管如此,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在术后依然需要配合有效的护理与康复训练,便于促进自身膝关节功能的尽早恢复[5]

从本次研究结果方面分析,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评分、服务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加强早期护理介入,不仅有利于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更有利于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更高的护理与应用价值。

分析本次研究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采取的护理措施较常规,且患者术后康复指导以及具体训练存在滞后性,造成患者整体膝关节恢复较慢。观察组采取早期护理介入,强调康复训练的提前介入,通过术前理论性知识教育,为患者术后的护理以及康复训练实施提供理论支持,患者术后通过早期开展系统的康复训练,结合病情进展,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康复训练,保证训练效果,提升膝关节功能以及自身生活质量[6]

综上所述,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强调早期护理介入,对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生活质量提升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碧玉,陈文婷,谭晶.前瞻性护理预防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J].黑龙江医学,2021,45(22):2395-2396.

[2]杨晓兰,张秋艳,吉琦,等,王辰.围术期护理联合术后快速康复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22):179-181.

[3]吴彦蒂,汪艳,汪静.关键护理质控点精细化缺陷填补模式在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术中护理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31):214-217.

[4]莫秋平.循证护理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28(04):98-101.

[5]车明明.快速康复理念在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心理月刊,2020,15(13):39.

[6]尹晓蕾.改良护理术中配合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影响的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