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丙泊酚麻醉对血流动力学,术后镇痛镇静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重型颅脑损伤丙泊酚麻醉对血流动力学,术后镇痛镇静效果的影响

冯艳娟

鹤岗市人民医院  154100

摘要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接受丙泊酚麻醉对其血流动力学,术后镇痛镇静效果的作用。方法以随机双盲法抽取我院2020年4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48例,并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4例。参照组使用常规麻醉,研究组采用丙泊酚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通过对比两组的实验结果,研究组的血流动力学,术后镇痛镇静效果均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接受丙泊酚麻醉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其血流动力学,加强术后镇痛镇静疗效,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丙泊酚麻醉;临床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propofol anesthesia on hemodynamics,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and sedat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Methods: 148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20 to June 2022 were randomly and double-blind selected, and they were equally pided into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with 74 cases in each group. Routine anesthesia was used in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propofol anesthesia was used in the study group. The anesthe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by comparing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the hemodynamics,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and sedation effect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propofol anesthesia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hemodynamics and enhance the efficacy of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and sedation. It has a good value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Propofol anesthesia; Clinical effect

现代临床中,重型颅脑损伤比较常见,其属于一种外伤性急危重症,应第一时间采取急诊颅脑手术,在术后期间选用何种麻醉方法是个重要环节,对此疾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所以,临床上对手术麻醉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手术麻醉期间应注重使用的麻醉药物对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作用和术后镇痛镇静效果【1】。丙泊酚是可以降低血管阻力的一种全新麻醉药物。本实验将我院收治的1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分析丙泊酚麻醉对其血流动力学与术后镇痛镇静效果的影响情况,具体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和实验方法

1.1资料

以随机双盲法抽取我院2020年4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48例,并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4例,两组患者入院后都自愿签署实验同意书。本次实验已经过院内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认证。研究组年龄23-24岁,平均(23.82±0.56)岁;病程1-2小时,平均(1.73±0.16)小时;参照组年龄24-25岁,平均(24.36±0.51)岁;病程2-3小时,平均(2.06±0.21)小时;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都给予气管内全麻处理。推入手术室之后打开上肢静脉,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做清痰处理,确保呼吸道顺畅,提供面罩吸氧每分钟5到6L,确保其血氧饱和度大于98%。同时,应针对患者的实际状况对其颅内压纠正或改善脑疝情况,静滴地塞米松10mg、呋塞米20mg、甘露醇20%,患者情况稳定后提供硫喷妥钠5mg/kg、司可林2mg/kg、地西泮0.15mg/kg实施诱导插管。参照组插气后吸入异氟醚1.6%到2.4%保持麻醉状态,研究组提供丙泊酚1.0到1.5mg/kg进行麻醉操作,在患者肌松良好、失去意识后连续泵入,应确保速度在每小时4到7mg/kg之间。手术期间对患者各项指标数据进行密切监测,可提供基础性的颅脑损伤药物。术后及时停止麻醉并对患者实施吸氧、止血、补液等处理。

1.3观察指标

由医院专业医务人员对两组患者进行麻醉处理术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详细记录与综合评估。另外,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术后镇痛镇静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总分为20分,0分代表无痛,20分代表疼痛剧烈,分值越高疼痛程度越严重。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0软件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术后镇痛镇静效果,实验结果显示研究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见下表:

表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术后镇痛镇静效果的比较[n(±s)]

组别

n

血流动力学

术后镇痛镇静效果

研究组

74

16.24±2.31

2.08±0.52

参照组

74

25.33±5.96

2.71±0.83

x2

/

12.233

5.533

P

/

0.000

0.000

3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往往存在各种程度的颅内高压、脑内血肿情况,甚至会由于急性脑肿胀导致直接死亡,所以,尽早行颅脑手术对颅内压的释放及清除脑内血肿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2】。保持患者手术及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平稳,对提升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存质量、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有重大意义。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平稳能够保证通气的充分和稳定,可以使患者的颅内压降低,使脑灌注和脑血流得到有效改善,最大程度预防由于出现全脑缺血而导致的脑继发性损伤【3】。

选择科学有效的麻醉方法以及药物,对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非常关键,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期间常用的麻醉方法为气管插管全麻【4】。丙泊酚属于一种全新的断层静脉麻醉药物,能够切实降低血管阻力,此药物的优势主要是诱导和苏醒十分快速,同时手术整个期间,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都处于相对平稳状态,手术之后没有显著不良反应。同时,在手术麻醉诱导的整个过程当中,丙泊酚能够十分有效的减少氧自由基,还能够预防脑部水肿情况的出现,促使谷氨酸的浓度下降,能够切实有效的保护患者的脑组织。

根据以上实验结论可知,给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丙泊酚药物进行麻醉处理,能够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有助于实现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可以提供良好的脑供血环境,切实预防继发性缺血性脑损伤的出现,并且术后患者的镇痛镇静效果也非常理想,其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孙桂祥.31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4(04):312-323.
  [2]李庆堂,王风永,吴环立,党帅,李旭.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72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8(01):2101-2113.
  [3]巴永锋,张超勇,滑祥廷,崔涛,黄金榜.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分析与对策[J].安徽医学,2015(03):49-56.
  [4]张万宏,李延翠,张文学,吴恒浩,张海军,郑占强,李革军,刘俊超,郑光明.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探讨及预防[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6(04):561-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