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常规检查可以知道什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1

大便常规检查可以知道什么?

吴洋

马尔康市人民医院;四川 阿坝州;624000

正常情况下,粪便内有食物残渣、肠道细菌、水分,以及肠内分解产物与肠、肝脏、胃、胰腺的分泌物。所以,大便常规检查可帮助医生了解肝脏、胃肠、胰腺等疾病,特别是婴幼儿,大便常规检查可帮助医生诊断很多疾病。因此,本文为大家讲讲大便常规可以检查哪些疾病,以供各位参考。

一、大便常规检查的目的

    粪便是食物通过消化道后所形成的最终产物,其会根据病理情况而出现相应的变化。所以,根据大便常规可判断胰腺、肝胆是否出现病变,消化道内是否出现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进而帮助医生判断患者肝胆系统、胰腺系统、胃肠是否正常,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而危及身体健康。一般情况下,大便常规可检查出多种消化道疾病,例如肿瘤、肠道感染、消化道出血、寄生虫感染、黄疸等。

、便常规--大便外观检查

    (1)颜色改变:正常情况下,大便是棕色,但病理、药物、饮食等均会改变大便颜色。大便呈现黄色,多是因服用大黄药物导致的,而小儿大便呈黄色则是正常的,或者是因某些疾病导致胆红素未改变所引起的。大便呈绿色,多是因食用大量绿色蔬菜所致。大便呈灰白色,多是因服用矽酸铝、钡餐等引起的,或者是阻塞性黄疸、胆道梗阻所致。大便呈现柏油状或者黑色,多是因食用动物血、铋剂、铁剂、肝脏等导致的,或者是因上消化道出血所引起的。大便呈果酱色,多是因肠套叠、阿米巴痢等导致的,或者食用大量巧克力、咖啡所引起的。大便呈红色,多是因结肠癌、肛裂、痔疮、痢疾、肠息肉等引起下消化道出血所引起的,或者食用过多西瓜、西红柿等引起的。

(2)性状改变:①大便呈稀粘现象,则多是由于服用缓泻剂导致的。②水样便则有可能是因食物中毒、急性肠炎导致的。③凝乳快样大便,有可能是因婴幼儿酪蛋白或脂肪消化不良导致的,或者是因食用过多导致的。④婴幼儿出现蛋花样大便,多是因腹泻导致的。⑤米泔水样便,多是因副霍乱或者霍乱等导致的。⑥粘液脓血便,多是因慢性痢疾、急性痢疾等导致的。⑦赤豆汤样便,多是因出血性小肠炎导致的。⑧息肉水样便,多是因嗜盐菌食物中毒导致的。

、便常规----化学检查

    (1)粪胆素:正常情况下,大便中含有粪胆素,致使大便呈现棕黄色。若患有溶血性贫血,则胆汁分泌或制造会增多,致使粪胆素水平升高。此外,患有肿瘤或者结石等疾病时,其会堵塞胆总管,进而促使粪胆素全无或者减少,此时大便呈现白陶土色或者灰白色。

(2)潜血试验:消化道出血量若在100ml以内,则镜检、肉眼等无法发现粪便内的血液,但隐血试验却能发现。正常情况下,在没有食用含叶绿素或者动物血的情况下,潜血试验呈现阴性。因此,若持续、多次隐血试验呈阳性,则需警惕消化道慢性出血,需再进行其他检验,以判断是否患有胃肠道肿瘤。目前,饮用水、蔬菜、环境等出现污染,致使消化道肿瘤发病率越来越高。所以,便常规检查中需重视潜血试验,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消化道肿瘤。此外,为避免发生假阳性结果,采集粪便样本做潜血试验前3日,要叮嘱患者忌食肉类、动物血、非类固醇抗炎药物、皮质类固醇药物、阿司匹林药物、青菜等。为避免出现假阴性结果,对于上消化道出血,例如十二指肠出血、胃出血等,需使用化学法检验,对于下消化道出血,例如大肠出血、小肠出血等,需使用免疫法检验。

、便常规--显微镜检查

    (1)大便涂片镜检:该项检查不仅能发现原虫、寄生虫卵等现象,还能发现消化产物。

    (2)白细胞:肠道出现炎症时,进行显微镜检查时会发现白细胞,且其量多少和炎症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镜检发现白细胞多是因痢疾、急性胃肠炎导致的。

    (3)红细胞:正常情况下粪便内没有红细胞,若镜检下发现红细胞,有可能是因结肠肿瘤、肠道炎症、下消化道出血、肠结核导致的。此外,消化道疾病出现炎症损伤出血时,会同时检出红细胞、白细胞。若患有细菌性痢疾,则白细胞比红细胞数量多,且分散存在,形态比较正常。若患有阿米巴痢疾,则红细胞比白细胞数量多,呈粘连成堆存在,且存在残碎现象。

    (4)上皮细胞:上皮细胞是肠道黏膜脱落导致的,若镜检下发现上皮细胞,有可能是溃疡性结肠炎导致的。

    (5)巨噬细胞:镜检发现巨噬细胞,有可能是因急性细菌性痢疾导致的。

    (6)原虫类:镜检可发现梨形鞭毛虫、滴虫、阿米巴虫。

    (7)寄生虫卵:镜检可发现鞭虫、饶虫、蛔虫、钩虫等。

    (8)结晶:镜检发现尖棱形结晶,可能是因过敏性疾病或者阿米巴痢疾导致的。

(9)食物残渣:镜检发现植物细胞、肌肉纤维、大便脂肪球或者淀粉颗粒时,有可能是因胰腺疾病、胃肠消化不良等导致的,或者服用某些中药引起的。

    科普小结

    大便常规检查可帮助医生诊断多种消化道疾病,例如肠道感染性疾病、消化道肿瘤筛查、肠道寄生虫感染、黄疸鉴别诊断、消化道出血鉴别等,还能了解患者的胃肠道消化能力,便于医生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