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8
/ 2

经济新常态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思考

赵佳宁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063000身份证号码:130206198607190045

摘要:在我国社会迅速发展,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人力资源是推动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社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社会保障工作更是这一大背景下有关政府部门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其对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环境之后,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迎接新机遇的同时也要面临各种新的问题和挑战。与此同时,泾川县政府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落实在这一大背景下也将面临新的状况,需要针对当下时代发展趋势作出适当的变化与调整,同时根据新时期的特点,更好地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进行。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思考

引言

回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发展历史可以清晰地发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得以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助力,一旦缺少实体经济的支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整体发展速率势必会有所降低。可以说经济支持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发展的物质基础,而其中当属实体经济最为强势和突出,缺少经济支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就无法顺利地开展。当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发展本身存在相对独立性并不是完全依附于经济发展,随着近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实体经济、互联网经济和全球化金融市场都在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因此,在经济新常态的环境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保障要着眼于宏观经济环境,抓住平衡点和切入点,策划相应的社保方案,对经济状态进行判断,进一步地提升工作的效率,为下一步的发展和保障奠定基础。

1经济新常态的特点

1.1经济增长放缓

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下,我国政府通过相关政策调控经济增长质量,对过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根据历史发展的经验,在推动经济转型时,相关政策会逐渐落实,在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会引发各种问题,使得经济增长渐渐放缓,从而影响我国的民生发展,尤其是对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相关的行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1.2转变增长方式

改革开放早期,我国许多地区重视经济增长,却造成了环境的破坏与资源的浪费。到了后期,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主流,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除了要发展经济外,还要注意资源环境方面的问题,处理好与之相关的各种问题,以提升经济的发展质量。

1.3经济结构转变

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因相关政策的优化与变动(如税收政策和财政支持政策),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各种诸如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主力,从而使得就业方向开始偏向第三产业相关的行业。

2经济新常态下的社保工作状况

2.1经济对人力资源的影响

近年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各个公司和部门的人力资源为适应社会大经济环境的变换而不断转变。以就业职位数目为例,受经济发展速度下降的影响,部分企业职位应聘率降低,一些职业的未来发展形势受到干扰。职工就业难和社保工作落实不力等问题,使得员工无法脱离经济新常态而独立存在。

2.2社保领域诉求的转变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社会发展会有所波动,员工在工作阶段,对于社保最为直观的感受就是劳工薪酬的转变,社保薪酬会随着经济的变化而产生变化。从我国当前的薪酬水平来看,年轻一代劳动力的期望薪酬、生活成本与实际薪酬水平间的差距较大,资本市场所宣导的消费主义已稍有影响当前年轻人的消费观念与求职意向。这也为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增添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群众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透彻的解读。

2.3工作不稳定

社保体制的完善对于人力资源的作用比较直接,机构本身可以为员工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和经济保障,员工的薪酬、晋升、企业关怀等人力资源相关事宜都能够在社保体制下得以顺利落实。在进行社保工作期间,更有利于企业维持与员工的关系,完成保障工作中调整和补偿的工作,进而有助于适应新常态经济的局面。

3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障建设的策略

3.1提高重视程度,健全规章制度

事业单位领导层要充分认识到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了解信息化建设对于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大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软硬件设施建设,修订完备的管理制度,将信息化建设工作明确列入绩效考核中,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保障,进一步提升全体职工对信息化建设的参与热情。同时,多举行技术交流类活动,比如:组织职工去先进单位交流学习,举办信息技术实践类专题培训等。

3.2管理好人力资源

经济新常态下的人力资源工作需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全方位地思考新的管理模式,顺应经济的发展。各部门要做好人才引入的工作,选取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建立赏罚制度,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员工,充分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进而保证工作效率的提高。对工作进行规划和计划,使得工作可以顺利地进行,继而提升工作的质量,各个部门长要相互配合,定期总结工作情况,保证工作能够顺利地开展。

3.3监管社会保障工作

对于监管部门来说越来越为繁重的社保工作同样是一项新的挑战,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社保工作的监督力度,与其逃避问题不如勇于直面问题,找出问题根源,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反思,进而不断地完善政府对于社会的保障工作。政府负责监管的人员,制定相应的监管方式,将人民放到首位,明确工作的重点,确保社会保障工作可以符合人民的利益。

3.4引进专业人才和设备投入,提升信息化建设平台质量

人力资源信息化平台系统搭建,除了懂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之外,还需要都有懂计算机知识和专业信息技能团队,在系统运行中扮演专家的角色,并做好网络安全防护。当前,一些事业单位缺乏这类人才,因此必须重视对专业人才的招募和培训,并建立一支适合人力资源信息化的人才团队。首先,在招聘阶段,招聘一些懂计算机或者信息化的专业人才,最好是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其次,提高专业人才薪酬待遇,吸引更多的信息化管理人才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门队伍中来并能够长期留下;再次,要对内部人员进行信息管理专业的培训,定期举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讲座和信息化技术培训班,从思想和技术上对事业单位内部员工进行提升,这样组建起来的信息化人力资源人才队伍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工作。除了人力投入之外,还需要引进一些先进的技术设备,更好地开展信息化平台建设。为后期信息平台运行提供更好的保障,同时也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在选择设备时,尽可能选大品牌的计算机、打印机等电子设备。在搭建信息化平台中需要建立数据库,数据库可以通过购买服务,一般事业单位通常是通过招投标或者政府采购等形式完成,尽量选择合适的数据库。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后期的日常维护及更新方面,也要不断结合工作要求,完善信息化平台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只有职工都能正确运用信息化平台,才能提供管理效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必须要在网络安全方面进行必要投入,有效规避网络风险,提高工作的网络安全性。进行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平台管理,减少平台功能方面的漏洞,增加数据访问窗口,利用安全认证给相关工作人员加一道闸门。

结语

经济新常态对于人力资源和社保工作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种机遇,所以要顺应经济新常态,并且紧跟其步伐,在发展的过程中,让人力资源和保障工作更加的完善,更好地为社会和人民服务。相关部门要设计系统的管理制度,强化员工的培训,保证工作能够更好地进行,进而提升工作的效率,为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在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也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养与能力,这样才能树立榜样意识,为接下来的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戴淑杰.关于经济新常态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思考[J].魅力中国,2020(25):33-34.

[2]杨敏,孟雪峰.经济新常态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思考[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9):752.

[3]管红霞.经济新常态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思考[J].管理工程师,2016,21(4):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