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腹症患者分诊及急诊护理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8
/ 3

急腹症患者分诊及急诊护理价值分析

蒋梦林

黄梅县人民医院,湖北黄梅,435500

摘要目的探讨急腹症患者分诊及急诊护理价值。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80例急腹症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分诊及急诊护理组实施分诊及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腹痛数字量表NRS评分值、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护理满意度、治疗效果、分诊正确率、护理投诉率。结果分诊及急诊护理组腹痛数字量表NRS评分值、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分诊正确率高于对照组,护理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腹症患者实施分诊及急诊护理效果确切,有利于提高分诊准确率,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腹症患者;分诊;急诊护理价值

急腹症是指整个腹部剧烈疼痛、压痛、反跳痛、腹部肌肉紧张,甚至休克。急腹症通常意味着疾病的广泛性和严重性。无论是哪种疾病,患者家属都应立即就医。医生根据病人的病史和其他同时出现的症状来区分诊断。在得到医生的帮助和诊断之前,不要给病人服用止痛药或酒精,以免加重病情和掩盖症状,患者还应如实向医生提供病情,不得故意隐瞒病情。在急腹症患者分诊急救护理过程中,应先进行多项检查,如验血、尿液、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或利用影像找出病因,再根据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和护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配合医生做好抢救工作和病情观察,为患者争取时间[1-2]。科室分诊护理人员是早期诊断患者病情的关键,对业务操作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的要求比较高。本研究探析了急腹症患者分诊及急诊护理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80例急腹症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每组例数40。

其中分诊及急诊护理组年龄21-72岁,平均(45.01±2.21)岁,男27:女13。对照组年龄23-76岁,平均(45.34±2.77)岁,男25:女15。两组一般资料统计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分诊及急诊护理组实施分诊及急诊护理。

第一,分诊护理。(1)询问。急腹症患者应简短、快速、着重、详细地询问病史。通过询问患者或知情人士,他们可以了解患者的主诉、当前病史和既往病史,了解病程和现状,以及对腹痛特征的分析和判断。询问患者这次就诊的原因、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并详细询问患者腹痛(如钝痛、绞痛、阵发性痛或钝痛等)的时间和性质。每一次疼痛的持续时间和间隔,第一次腹痛和腹痛最严重的地方,疼痛是否固定,疼痛程度是否变化,疼痛是否规则,痛点是否转移和辐射,是否有伴随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大便、发热等)。一些急腹症患者表现为剧烈的腹痛,腹痛的部位可能在疾病演变过程中发生变化,如不明原因的腹痛、四肢湿冷或呼吸困难,结合年龄和病史进行判断。急诊护士必须熟悉急腹症的特点。女性患者应询问月经史,为异位妊娠或黄体破裂提供诊断依据,老年患者应排除心肺疾病。如暴饮暴食后腹痛,常为急性胰腺炎或急性胃炎,饥饿后疼痛或夜间疼痛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若腹痛伴血便,常提示肠道出血性坏死,腹痛伴休克,多见于急性胰腺炎、胃穿孔、出血(如宫外孕)等。会诊的同时,要进行护理体检,首先对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进行准确、快速的监测,确定病情严重程度,然后重点做腹部体检。检查腹胀、压痛和反跳痛,了解疼痛部位是否固定以及疼痛最严重的部位,如:急性胆囊炎发作,墨菲氏征阳性。急性阑尾炎时,压痛点在麦氏点;急性腹膜炎时,出现全腹痛、肌肉紧张、反跳痛;消化性溃疡穿孔时,腹痛多累及上腹部后全腹,出现腹膜刺激征。同时应注意疼痛的辐射方向,如输尿管结石、子宫附件病变,急性胆石症时可辐射至下腹部、会阴、大腿内侧,急性胆石症时可辐射至右肩、右肩下角,急性胰腺炎时可辐射至左腰部和背部。(2)观察。医护人员还应在询问的基础上,通过专业知识,如患者的生命体征、面部表情、肤色、精神状态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仔细观察。同时,通过先进的设备对患者的身体做全面检查,科学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3)分诊。医务人员在查询观察的基础上,再加上患者的检测和成像结果,就可以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获得患者病情的初步情况,进而得出病情的发展趋势和严重程度。在此基础上,将病情严重的患者送往抢救室进一步评估治疗,深入诊疗。

第二,急诊护理。(1)心理护理。急腹症患者入院后,由于发病突然、疾病知识匮乏、自身疼痛等原因,多数患者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护理人员首先要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多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及时了解患者心理变化,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饮食护理和输液护理。可在诊断明确的前提下给予止痉药,必要时给予镇静剂或镇痛剂,但观察病情时禁止服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耽误治疗。急腹症患者确诊前需禁食,除饮食禁忌症外,一般待腹痛好转,无呕吐、腹胀、肠音正常即可逐渐恢复饮食[1]。(3)减轻或有效解除疼痛。观察腹痛的变化,可采取半卧位,有助于降低腹壁张力;对使用镇痛药的患者应注意评价镇痛效果,观察药物不良反应。说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非药物疗法,如放松疗法、暗示疗法等。(4)并发症的观察、预防和护理:观察腹腔内残留脓肿和漏,有效引流,控制感染;加强生命体征和尿量的观察,合理使用止血药物,注意出血。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腹痛数字量表NRS评分值(0-10分,越低越好)、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20-80分,越低越好)、护理满意度(0-100分,越高越好)、治疗效果(显效:病情稳定,症状消失;有效:病情好转,症状改善;无效:病情无好转甚至恶化)、分诊准确率和护理投诉率。

1.4统计学处理

SPSS23.0软件中,计数数据用x2统计,计量则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腹痛数字量表NRS评分值、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

护理前两组腹痛数字量表NRS评分值、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两组均显著降低,而其中分诊及急诊护理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护理前后腹痛数字量表NRS评分值、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比较(x±s,分)

组别(n)

腹痛数字量表NRS评分值

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40)

6.12±0.20

3.32±1.03

68.33±1.22

46.13±1.74

分诊及急诊护理组(40)

6.14±0.23

1.05±0.12

68.21±1.15

37.65±0.92

t

0.167

20.201

0.945

15.355

P

>0.05

<0.05

>0.05

<0.05

2.2护理满意度

分诊及急诊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分诊及急诊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4.56±3.21分,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0.56±2.84分。

2.3治疗效果

分诊及急诊护理组治疗效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例数(%)]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40)

10

20

10

30(75.00)

分诊及急诊护理组(40)

27

12

1

39(97.50)

X2

6.708

P

0.011

2.4分诊准确率和投诉率

分诊及急诊护理组分诊准确率97.50%高于对照组75.00%,P<0.05,分诊及急诊护理组投诉率2.50%低于对照组20.00%,P<0.05

3讨论

急腹症是发病率相对较高的疾病,外科急腹症较多,约占急腹症患者的59.2%,人体腹部器官较多,导致急腹症病因较多,医生对患者的病因检查难度较大,这就需要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熟练运用分诊技能的医生。急腹症患者的分诊时间很短,医务人员需要采取最快的速度,对患者的症状实施最有效的治疗措施。

对急腹症患者进行分诊护理时,从询问、观察等方面对急腹症患者进行诊断,诊断率可达100%, 急腹症患者在医生诊断后直接建立至少两条静脉通道,用于维持血压和容量,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输液治疗,给患者注射预防休克的药物,也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的。护理人员要协助医生听诊,协助医生做好治疗准备,帮助病人采血检查[3-4]。如果患者情绪不稳定,有暴力倾向的可以给予止痛等治疗方法,但在医生诊断患者之前,一定不要给患者注射止痛针,这是为了防止病情被止痛药取代。如果患者需要手术,医护人员需要提前做好手术准备,确保患者能够顺利手术。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为患者选择舒适的检查方法。急性腹膜炎可采用半卧位,以减少毒素的吸收,保证患者身体其他部位的正常。急腹症患者可通过胃肠减压、禁食减少胃肠道积液,从而有效减少消化液从穿孔部位渗漏,减少腹胀发生,促进胃肠血供改善,恢复胃肠蠕动,从而为麻醉和手术安全提供保障。对于非手术治疗的患者,可给予易消化液体或半液体食物,但要严格控制进食,抑制炎症,促进胃肠功能恢复[5-6]

该研究的成果显示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80例急腹症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分诊及急诊护理组实施分诊及急诊护理。结果显示,分诊及急诊护理组腹痛数字量表NRS评分值、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分诊正确率高于对照组,护理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护士在急腹症诊疗中应熟练掌握分诊技巧。在医生诊断的同时,医务人员需要进行一侧的协同诊断,以提高对疾病的识别和治疗[7-8]。采取有效措施,全面观察患者发病原因、部位和病因,实施精准分诊,为患者及时准确接受治疗提供有效手段,促进患者康复。期间,急腹症患者具有严重急性特点,患者及家属会有焦虑和紧张情绪,主动安抚患者及其家属情绪,描述患者基本情况、治疗方法和需要配合的基本事项,提高患者依从性,积极配合急诊科分诊护理工作[9-12]

综上所述,急腹症患者实施分诊及急诊护理效果确切,有利于提高分诊准确率,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露露.评估急诊预检分诊护理流程在急腹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8):68.

[2]张利,张艳,余小勤.急诊预检分诊护理流程在急腹症患者诊治中的应用探讨[J].系统医学,2020,5(16):154-156.

[3]杨叶平.基于急诊检伤与急迫度分级量表标准下急诊分诊系统在急腹症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20,19(03):42-44.

[4]昝红艳,谢仙萍,谭小梅,原红.六西格玛管理法在降低急诊急腹症分诊失误率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10):757-758-759-760.

[5]孙雪莲,高文慧,陈婷,梁潇.思维导图在规范急腹症急诊预检分诊流程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24):2244-2247.

[6]刘丹.预检分诊护理流程在急诊科急腹症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34):207-209.

[7]张雷,商薇薇,李莹.思维导图在低年资护士急腹症分诊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护理,2019,11(06):528-529+534.

[8]赵静,王芸香.Mini-CEX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急腹症分诊培训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2):282-283.

[9]田丹丹,王淑云,蔡淮,佘勘然,程龙.急腹症临床分诊的正确性以及急诊护理方法研究[J].名医,2019(05):205.

[10]刘学芳.急诊预检分诊护理流程在急腹症患者诊治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心理月刊,2019,14(06):98.

[11]李洪菊,唐娟,王莉.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模式在急腹症患者的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03):417-419.

[12]陈佩佩.基于TTAS标准下的急诊分诊系统在急腹症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01):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