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脑病科患者心理应激状态与躯体化障碍情况及中医干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8
/ 2

新冠疫情下脑病科患者心理应激状态与躯体化障碍情况及中医干预策略

乌恩吉力根

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  014060

摘要  本文主要对新型冠状病毒期间脑科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状态以及躯体障碍情况,应对中医干预方式成效研究,基于此展开如下研究。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理应激;抑郁;焦虑;躯体化障碍;情志病

引言

目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已得到良好控制,但遗留下的不良心理应激状态仍未完全消除,该部分患者奔走于各大医院各类科室求医,却苦于查不到阳性医学检查结果而备受煎熬。中医药在治疗情志病方面具有丰富经验与独特优势,本文通过临床调查研究,探讨中医药治疗该类情志疾病的策略。

一、心理应激状态引发躯体化障碍

心理应激状态是指受到心理、社会、文化等各种事件刺激后,大脑将刺激信号进行加工、处理、储存,通过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系统相互作用而导致的各种疾病症状,包括躯体化疾病症状,即躯体化障碍。躯体化障碍是一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存在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一组神经症,其躯体不适无法用已知的生理学或医学知识解释。2020年1月起,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各省份及境外快速蔓延,该病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潜伏期不定,具有一定致死率,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恐慌。为控制疫情蔓延,各省市对民众实施较长时间的出行限制、返城(村)隔离、推迟复工复学、取消聚集活动、通过媒体反复强调新冠肺炎危害性等措施,在有效控制疫情的同时,也造成部分民众在居家隔离期间,出现心理应激状态,即情绪焦虑、终日恐慌不安,甚则头痛、睡眠障碍、自觉低热、胸闷、咽喉不适、干咳等,更加重了怀疑自己感染新冠肺炎的焦虑恐慌情绪。这是民众面对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过度紧张焦虑使交感神经兴奋引发的心理应激状态,并导致多种躯体化症状出现。

二、心理应激所致躯体症状的病机

2.1头痛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心境的愉悦平静是气机正常流通的基础,若长期处于压抑紧张的环境之中,气机必郁遏不畅,王孟英有言:“七情之病,必从肝起”,肝主疏泄,气机郁滞不通必先伤肝。

2.2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主要指患者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和睡眠时间减少以及记忆力、注意力下降等。

2.3胸闷、干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简而言之,疫情期间已至春分,春分乃是大地升发之气极旺之时,春天需顺应肝胆升发之性,然因疫情期间长期居家自我隔离,饮食不节,夜卧晚起;又无法复工复学,情绪不畅,动辄恼怒,忤逆肝胆之性,逆之必病。按照五行理论,肺金本可克肝木,而此时肝气郁结、肝郁化火之人,肝阳过亢,横逆犯肺,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必犯胸闷、干咳。

2.4咽喉阻塞感指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咳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西医称之为咽部神经官能症,病位在咽喉。

2.5低热或自觉发热又称神经性发热,是由精神因素诱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出现的症状,体温一般37.0~37.5℃或仅自觉发热,病程较长,且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西医无有效治疗办法。此种发热为内伤性发热,是患者的主观感觉,单凭体温测量不能体现中医内伤发热的真正本质。

三、中医干预策略

3.1明确诊断,解除心病在完善检查、明确诊断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是治疗患者躯体化障碍的必要手段。对于因胸闷、干咳、自觉发热症状来诊的患者,应仔细询问病史,进行肺部听诊,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排除各类细菌、病毒性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感染;对于以头痛为主诉的就诊患者,应仔细询问疼痛特点、持续时间、诱发因素等,并为患者进行神经系统查体,必要时行颅脑CT、颅脑磁共振检查,排除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等所导致的继发性头痛;对于咽喉异物感为主诉的就诊患者,通过询问病史、咽喉部视诊,必要时行鼻咽部及咽喉部纤维镜检查、食道钡餐等,排除咽喉部感染及会厌囊肿等器质性疾病。排除器质性疾病后方可明确告知患者,不良的情绪刺激造成的心理应激障碍,才是各种躯体化症状产生的根本原因。此时绝大部分患者并不能相信及理解自己的躯体不适仅是由焦虑恐慌情绪所致,因此医生须态度和蔼、语言亲切,诱导提示其躯体症状逐步出现的过程,以帮助患者“窥破自已的潜在意识”而臻“意识觉醒”,并告知患者中医药在治疗情志疾病方面优势明显,为患者树立康复信心,以配合后续中医治疗。

3.2头痛治疗对于肝火上炎、气血上壅所致头部一侧或双侧搏动性胀痛,选用龙胆泻肝汤或柴胡疏肝散疏肝泻火,并加用丹参、川芎理气止痛、活血祛瘀,加用牛膝、泽泻引血热下行。对于平素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所致头部胀痛,见面赤口苦或兼耳鸣胁痛,甚则伴见眩晕者,可选用天麻钩藤饮平肝潜阳、息风止痛。

3.3睡眠障碍治疗对于疫情期间出现的病程较短、病机单纯的实热证失眠者,采用栀子豉汤合龙胆泻肝汤清宣郁热,治疗热郁扰神之烦躁不得眠。对于禀赋肝气虚损的慢性失眠患者,可用柴胡桂枝干姜汤补益肝气、畅达气机,以使眠安。 

3.3.4胸闷、干咳治疗对于木火刑金所致的胸闷

干咳症状,可先选用黑逍遥散加减,即逍遥散去升散之薄荷、性温之生姜,加凉血滋阴之生地黄,并以鳖血炒柴胡,制其升提之性,存其宣少阳气之用而成,疏肝健脾、凉血滋阴;后用百合固金汤滋养肺肾,以清虚火,则胸闷干咳等症可解。

3.3.5咽喉阻塞感治疗对于因疫情居家隔离期间气机长期郁遏不畅所致咽喉不适,可用麻黄升麻汤直中病机。麻黄升麻汤出自《伤寒杂病论》,可用于治疗喉咽不利、唾脓血之症。麻黄并非单纯解表之剂,少量运用麻黄,取其辛散之性,推动鼓舞阳气运行,以宣内郁之邪,使阳郁得伸。方中麻黄入肺经,力达咽喉,“破癥坚积聚”,将郁遏压抑之心境、难以宣泄之情感一汗而解。升麻清热宣肺,能开上焦之痹。方中大队知母、黄芩、玉竹、白芍、天冬等清热养阴生津之品,清解郁热,缓麻黄之燥烈;桂枝、干姜、茯苓等温阳益气之品以增强自信心,改善患者心境。诸药合用,郁热得散,阴液得养,情志得畅,则咽喉部异物感得清。

3.3.6低热或自觉发热治疗疫情期间肝郁化火

所致的内伤发热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中青年女性思虑较多,易伤及脾气,再加之先天经带胎产等特点,女性易呈现出脾气虚弱、气血不足、肝气易郁的体质特征,遂对于内伤发热的中青年女性常治以丹栀逍遥散疏肝泄热、健脾养血,并配合小柴胡颗粒疏泄少阳肝胆之气,且能益气生津、调和营卫,使内热自除。

结语

以上是针对疫情期间普通民众出现的常见心理应激障碍及躯体化症状的中医诊疗策略。

参考文献

[1]罗亚莉.新冠疫情下一般民众应激反应及心理疏导[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33(06):86-89+128.

[2]李爱琴,王聪敏,邢婷婷,朱玲玲,李玮,徐小飞,国晶,周染云.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部队医院护理人员心理应激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20,35(14):1329-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