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手术后,患者需要哪些护理

/ 1

阑尾炎手术后,患者需要哪些护理

何春梅

广安市前锋区观塘中心卫生院    638016

    当前阑尾炎患者数量不断增加,虽然阑尾属于人体中的退化器官,然而不合理的生活方式等因素会诱发阑尾炎。患者一般需要手术治疗,尤其是急性阑尾炎,一些患者由于术后并未做好护理工作,使得产生一些消极影响,影响了患者的恢复,为了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就要做好术后的护理工作。

1、什么是阑尾炎?

其就是因为各种因素导致的阑尾管腔堵塞,或是继发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慢性阑尾炎,另一种是急性阑尾炎。立足于流行病学角度而言,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可能患上这种疾病,20至30岁的青壮年更容易发病,发病率在40%。由于很多慢性阑尾炎是从急性阑尾炎发展的,因此,阑尾炎发病率和急性阑尾炎发病率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立足于病因层面而言,阑尾解剖特点导致其容易管腔堵塞或由于血供终止而使得阑尾坏死,同时出现细菌感染的问题。患者阑尾炎的症状较多,主要受阑尾位置和病理类型影响,有时和其他的急腹症症状较为相似。常见的症状为右下腹疼痛,伴随症状有乏力、高热、寒战、心率加快、腹泻、恶心、厌食、呕吐、排气排便减少。

2、阑尾炎患者手术后护理措施

    术后常规护理。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保持卧位,等麻醉药消退。患者躺好之后,定时给患者测量生命体征,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做好记录工作。如果发现异常,应该及时通知医生,配合医生给患者处理。患者清醒之后,护理人员要使用被褥和枕头抬高患者的上半身,采取半卧位;若是病床床头能够摇动抬起,可以通过摇动摇杆完成。通过采取半卧位的姿势,能够减轻腹壁张力,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对于呼吸以及引流具有积极影响。若是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护理人员要让患者尽快坐起来。在术后第二天,鼓励患者下床活动。还有专家认为术后10小时可以让患者起床活动,帮助患者肠蠕动,避免产生肠粘连的问题。术后6小时,如果患者没有呕吐、恶心的症状,肠道可正常排气,可以让患者服用流食,不可以喝含糖饮料或是牛奶。术后两至三天,可以给患者服用半流食;第四天开始,恢复饮食。若是患者产生阑尾穿孔并发腹膜炎,应该延长禁食时间。护理人员应观察患者排便状况,进而评估其是否出现盆腔脓肿情况。此外,还要合理的固定患者的引流管,避免出现堵塞、扭曲和受压的情况,经常从近端到远端挤压引流管,确保其通畅性;还要留意引流液的情况,做好记录;及时更换引流袋,确保无菌操作。

    切口护理。患者术后的切口部位易产生感染问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做好护理工作。在患者术后4-8天,护理人员应密切留意患者的切口状况,检查缝线处是否有红肿、是否出现伤口有分泌物,同时测量体温,询问患者是否感到局部疼痛。若是存在感染问题,护理人员需要敞开引流,及时更换切口的敷料,或是用抗生素。

    腹腔脓肿护理。其一般在术后5-7天产生,症状包括体温升高、腹痛、腹部出现包块、腹胀、体温下降后突然升高。若是患者有腹腔脓肿,护理人员要让患者采取半卧位,改善其呼吸和循环,减轻胃肠道积液和积气;同时观察患者的各项体征。及时通知医生,在医生指导下给患者实施穿刺抽、引流、冲洗。有需要时,可以补充水与各种维生素,以增加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

    健康教育。术后一周,护理人员应该给患者拆线,患者拆线后可以出院。护理人员要开展健康教育,嘱咐患者出院后注意休息,三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如果产生腹胀、伤口红肿、腹痛以及高烧的情况,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疼痛护理。给患者提供缓解药物时,需要观察其用药之后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如果效果不显著,可以依据医嘱继续给药;如果患者产生不良反应,需第一时间通知主治医生处理。

    患者阑尾炎术后的护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这就需要结合患者的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