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护理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及血流动力学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8
/ 2

亚低温护理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及血流动力学影响研究

王龙艳

贵州省福泉市第一人民医院  贵州 福泉 550599

【摘要】目的:探析亚低温护理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及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将本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82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纳入A、B组,每组41例,A组应用常规护理,B组应用常规护理+亚低温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昏迷程度(GCS评分)、神经功能(NIHSS评分)、血流动力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以及并发症。结果:B组护理后的GCS评分较A组高,P<0.05;B组护理后的NIHSS评分较A组低,P<0.05;B组护理后的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均低于A组,P<0.05;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亚低温护理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效果好,可减轻昏迷程度,改善神经功能与血流动力学指标,减少并发症,值得推行。

【关键词】亚低温护理;重症颅脑外伤;神经功能损伤;血流动力学

重症颅脑外伤是一种危重病,常因暴力打击、车祸、高处坠落所致,具有患病率高、病情重、进展快、并发症多、治疗难度大的特点[1]。该病的临床症状常见如失语、头疼、恶心等,易引发脑水肿、脑挫伤、颅内压升高等并发症,严重者会出现肢体偏瘫,治疗不及时会危及生命安全[2]。亚低温护理有促进神经功能回复的效果,能够稳定重症颅脑外伤的病情,改善患者预后[3]。本研究就82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常规护理与亚低温护理的效果差异进行分析,旨在明显亚低温护理的应用优势,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82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纳入A、B组,每组41例。A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26~60(49.54±6.75)岁;脑出血量20~50(29.48±3.46)ml;受伤因素中,交通事故伤25例,酒后意外受伤10例,工地坠落致伤3例,打击受伤3例;受伤类型中,脑挫裂伤20例,颅内血肿1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B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25~60(49.57±6.73)岁;脑出血量20~50(29.53±3.43)ml;受伤因素中,交通事故伤24例,酒后意外受伤11例,工地坠落致伤3例,打击受伤3例;受伤类型中,脑挫裂伤21例,颅内血肿1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P>0.05。

1.2 入组条件和排除规定

入组条件:①经临床诊断证实为重症颅脑外伤;②入院时GCS<8分;③患者或其家属对研究知情,自愿参与。

排除规定:①主要脏器疾病;②精神病;③血液系统疾病;④凝血功能异常;⑤癌症;⑥孕产妇;⑦入院24h内未经治疗死亡。

1.3 方法

A组:应用常规护理,包括病情监护、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用药指导等。

B组:应用常规护理+亚低温护理。常规护理与A组相同。亚低温护理:①调节合适的病房温度(以18~20℃为宜),准备亚低温治疗所需用物,于患者睡着后予以物理降温;②密观患者生命体征与意识状态,及时发现异常并协助医生进行处理;③记录患者每天的出入量,积极预防胃潴留、腹胀等情况的发生;密观胃液情况,大便潜血阳性者行胃肠减压并禁食;④加强呼吸护理,及时发现患者的呼吸抑制症状,并予以复温处理;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对患者进行吸痰、雾化、呼吸道分泌物清理等处理;⑤加强各导管护理,及时更换导管,密观尿液情况,及时发现异常,积极预防尿路感染;⑥定期测定血钾,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⑦亚低温治疗后进行复温,先停止降温,再慢慢减少药量,予以物理复温。

1.4 观察指标

(1)昏迷程度:应用GCS评分法,评价内容为睁眼、语言、运动,取三项评分之和,得分越高提示昏迷程度越轻微。(2)神经功能:应用NIHSS评分法,满分42分,得分越低提示神经功能越好[4]。(3)血流动力学:晨起空腹采血,运用血液流变分析仪进行检测,包括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4)并发症:包括脑积水、颅内感染、迟发性血肿、脑脊液漏,计算总发生率。

1.5 数据处理

应用SPSS22.0系统,计数、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x2、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昏迷程度对比

    B组护理后的GCS评分较A组高,P<0.05。见表1。

表1  昏迷程度对比(±s,分)

分组

例数

GC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A组

41

7.24±1.60

9.58±1.16

B组

41

7.18±1.56

12.52±1.44

P值

-

>0.05

<0.05

2.2 神经功能对比

B组护理后的NIHSS评分较A组低,P<0.05。见表2。

表2  神经功能对比(±s,分)

分组

例数

NIHS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A组

41

28.04±4.85

20.52±2.97

B组

41

28.12±4.74

14.74±2.15

P值

-

>0.05

<0.05

2.3 血流动力学对比

B组护理后的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均低于A组,P<0.05。见表3。

表3  血流动力学对比(±s,mPa·s)

分组

例数

低切全血黏度

高切全血黏度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A组

41

8.45±0.27

7.83±0.22

7.03±0.30

5.62±0.22

B组

41

8.48±0.25

6.06±0.20

7.05±0.32

4.55±0.28

P值

-

>0.05

<0.05

>0.05

<0.05

2.4 并发症对比

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见表4。

表4  并发症对比[n(%)]

分组

例数

脑积水

颅内感染

迟发性血肿

脑脊液漏

总发生率

A组

41

1

2

2

1

6(14.63)

B组

41

0

1

1

0

2(4.88)

P值

-

-

-

-

-

<0.05

3 讨论

有效的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亚低温护理能够抑制凝血因子与酶的作用,可减轻机体的高凝状态,预防纤溶亢进情况的发生;该护理模式还能减轻脑组织耗氧量,预防脑水肿,继而减轻脑损伤,促进神经功能尽快恢复[5-6]。但值得一提的是,亚低温治疗也有引发脑血流减少、加重脑损伤的风险,因此必须加强护理,密观患者病情变化,以保证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本文结果:B组护理后的GCS评分、NIHSS评分以及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均优于A组,提示B组患者昏迷程度、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善效果均更好;并发症中,B组的发生率较低,提示亚低温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有助于患者更快康复。

如上分析认为,亚低温护理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效果好,可减轻患者的昏迷程度,改善其神经功能与血流动力学指标,且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行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韦秀清,蒋灵芝,黄琪杰.亚低温护理用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有效性研究[J].特别健康,2021(17):257-257.

[2]肖莹莹,刘德芳.亚低温护理用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J].饮食保健,2021(2):188-188.

[3]刘清侠,李平.程序化护理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局部亚低温治疗的辅助作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4):63-65.

[4]任艺,刘颖.亚低温护理用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J].家有孕宝,2020,2(19):254-254.

[5]胡敏敏.全面护理在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施行亚低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21):176-177.

[6]孙琴.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亚低温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评价[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20,9(3):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