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关系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8
/ 2

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关系探讨

孟祥雷

临沂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摘要:人力资源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原理,特指企业角度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学科特征、发展历程等层面,人力资源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有很大不同,不能将后者当作前者的子学科或组合部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要依托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和理论,将其与自身特点结合,才能有效应对挑战。本文分析了二者的发展历程,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关系

前言:

现阶段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由于两者在发展历史、逻辑视角、特点等方面有所不同,直接将两者的关系确认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隶属于人力资源管理是不准确的。所以,为推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研究的顺利进行,需要对两者的关系展开深入的探索。

  一、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一)发展历程

  人力资源管理的出现,其前身是雇佣管理实践。为应对环境变化,企业组织管理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情况创造出了很多新方法和新手段,人力资源管理由此产生[1]。早期,美国学者最先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时下的美国企业正面临着“工会组织削弱”、“日本的严重威胁”、“激烈国际产品市场竞争”等诸多挑战,企业的竞争优势成为企业界和理论界研究的主要课题。这一背景下,企业人事管理概念应运而生,随着这一理念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在20世纪50年代后诞生。

  (二)特征

  1.人力资源管理代表了企业对组织和环境变化的反映。由于管理资本、现代公司、工厂制度的出现,雇佣关系的新方式成为企业发展所必需的要素。而环境和组织变化会极大影响雇佣关系,包括服务导向、全球竞争、技术变化、生产力的提高、私营部门工会组织的削弱、政府立法等,且这些影响因素都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予以反馈。

  2.人力资源管理是产业心理学、福利工作以及科学管理的结合体。这种合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开始的,仍处于持续状态[2]。在雇佣关系层面,一众学者和管理者提出并交换了自己的观点,这种不同学科的理论交流促进了人力资源观的进化,并使之成为一门交叉学科。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一)概念

  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指公共部门的雇佣人员,包括政府机构、非政府机构、公共企业、事业单位所雇佣的各类人员。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法律法规的约束范围内,公共部门对雇佣者行使管理职能,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获取、规划和维持。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传统的人事管理经验的新总结,是公共部门为了适应改革和管理发展而探索的新道路。

  (二)发展历程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是独特的。有学者认为,美洲国家的公共人事管理制度在发展上与美国存在一定差异,但大致相同,主要学说包括罗纳德·克林格勒和约翰·纳尔班迪的“五阶段论”和尼古拉斯·亨利的“七阶段论”[2]。而英国的公共人事资源管理进程具有自身特点,资产阶级革命前,其经历了君主恩赐制;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又经历了个人赡徇制;英国在资产阶级两党政治建立后,经历了政党分赃制;时至现代又经历了现代文官制度。

  在发展过程中,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人际关系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等成果进行了借鉴和吸收,但从整体上看,二者的发展历程是差异化的,是不完全一致的。

  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我们通常所说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而不是人力资源管理一般或普遍原理。今天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虽然存在一些相同点:如相同的基本理念,相同的目标,相同的基本职能与方法。但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主体、客体都与私营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有着本质的差别。

  第二,从概念关系方面讲,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不是属概念与种概念的包含关系,而是一种交叉关系,公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既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对象,也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对象。

  第三,从学科关系方面讲,根据我国的学科、专业分类目录,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分属于同一学科门类的不同的一级学科,前者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企业管理二级学科;后者属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

  第四,从学科发展历史角度来讲,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各自的演进历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自己的管理模式,而不仅仅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借鉴管理方法与技术。

  第五,从学科发展趋势来讲,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与模式将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产生较大影响。

  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许多发达国家公共管理部门发生了变革。曾经支配20世纪绝大部分时期的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已经转变为弹性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模式。新公共管理试图把现代管理方法与经济学的逻辑规范结合起来,与传统的公共行政相比较,新公共管理更强调对顾客、产品与结果的关注;采用目标管理方法与绩效测量方法;应用市场与市场机制来取代中央集权型管制;竞争与选择;通过权力、义务、责任的协调一致来下放权力。传统公共行政模式基于两种理论,即官僚制理论和政治官员与行政人员相分离的理论;而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也有两个,它们分别是经济学理论和私营部门管理理论。

  “公共管理并不是要广泛地、不加鉴别地采用私营部门的方法,它所指的应是发展一种独具特色的公共管理。这就要求考虑到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区别。”

  在私营部门管理理论成为公共管理基础理论、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转型的大背景下,公共人力资源管理面临如下的变革。行政向管理转变,前者主要是执行指令,而后者意味着实现结果,并为此承担个人责任;执行向决策转变,关注过程向关注结果与目标转变,这意味着新公共管理更强调对顾客、产品与结果的关注,采用目标管理方法与绩效测量方法,引入战略管理;终身雇佣向柔性雇佣转变。人力资源管理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也必将产生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必然会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所借鉴。法纳姆认为,在公共服务领域出现的人力资源管理和雇佣关系有五个主要特征—人事职能更具有战略性、注重效率、柔性雇佣、双重雇佣关系、政府古典式雇主形象的改变。[3]“在此情况下,政府的人事职能似乎日益依托私营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及其流行模式,并把它们应用到公共服务的一些特殊领域”。但公共部门雇佣管理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各有其自身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借鉴、应用必然有局限性,不能完全照搬。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人力资源管理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之间具有学科独立性,但随着公共行政不断向新公共管理方向演进,将私营部门的管理理论应用于公共部门管理中具有可行性,所以人力资源管理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江新会,王敏,黄波等.现代职业使命感理论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0(6):6-12.

[2]狄桂芳.论我国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J].商业时代,2011(32):83-84.

[3]高业庭.公共部门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21):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