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5
/ 2

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刘玲芝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  404000 

【摘要】目的:探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0人。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弹性和生活质量评分均较高(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的临床干预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

精神分裂症具有较长的病程时间,且其病残率和复发率均较高,加重社会和家庭的负担。现阶段,临床主要对患者实施封闭式治疗,因与社会环境脱离,会对其社会功能的恢复产生影响,无法更好地适应社会[1]。所以,临床需要不断扩展精神康复领域,将为患者营造出与社会接触、与他人沟通的氛围。因此,本文旨在探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人。观察组平均年龄(46.15±5.01)岁;对照组平均年龄(47.28±4.95)岁。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观察组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1)对病房进行家庭化的布置,设置一定的电器用品,包括饮水机、微波炉、电视机等,同时设置跑步机、乒乓台等运动器械,摆放绿色植物等。(2)将陪护制度完善起来,由1名直系亲属陪伴患者,住院过程中需要全程陪伴,等到恢复稳定的病情以后,可以陪同其外出散步。(3)做好饮食管理工作,按照患者的生活习惯、喜好等,将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制定出来,例如忌海鲜饮食、低脂饮食等,使患者的家庭饮食习惯得到保留,进而使其心理不适感消除。(4)开展家庭式户外活动,一周1次,每次持续1小时,可以由几个家庭一块活动,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跳绳、打篮球、打羽毛球等,这样不仅可以锻炼患者的身体,还能够增加与他人的接触,消除其不良情绪。

1.3观察指标

(1)运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评估心理弹性;(2)生活质量,得分与生活质量水平成正比。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用“(±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理弹性评分:经统计,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弹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心理弹性评分(±s,分)

检查指标

观察组(n=40)

对照组(n=40)

t

P

韧性

干预前

18.76±2.53

18.75±2.52

1.241

>0.05

干预后

45.18±1.38

34.76±1.64

11.015

<0.05

力量性

干预前

11.19±1.25

11.19±1.26

5.351

>0.05

干预后

27.85±0.21

19.56±0.24

12.044

<0.05

乐观性

干预前

7.09±1.12

7.09±1.13

3.654

>0.05

干预后

14.58±1.20

10.29±1.11

10.528

<0.05

2.2生活质量:经统计,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生活质量(±s,分)

检查指标

观察组(n=40)

对照组(n=40)

t

P

生理功能

干预前

75.21±10.33

75.02±11.25

5.241

>0.05

干预后

90.25±10.54

80.25±11.08

10.524

<0.05

社会功能

干预前

干预后

66.35±9.35

89.58±10.52

66.39±10.28

72.52±12.05

2.215

12.548

>0.05

<0.05

情感职能

干预前

干预后

65.24±12.41

90.21±10.39

64.85±12.39

76.28±13.47

4.156

11.847

>0.05

<0.05

精神健康

干预前

干预后

56.39±11.38

89.36±10.58

57.50±11.58

70.32±10.02

3.654

14.152

>0.05

<0.05

总体健康

干预前

干预后

66.58±10.52

90.38±10.02

65.98±12.54

72.52±11.38

3.012

10.336

>0.05

<0.05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不良的心理、生理状态,处于隔离状态[2]。发病过程中会影响其感觉、思维逻辑、情感及行为等,对其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家庭式护理能够充分调动家庭成员的作用,通过家属的协助,使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提高,改善其健康和精神状况[3]。同时,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能够使患者的情绪得到控制,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家属积极参与,有利于患者的疾病恢复[4]。该护理模式在开展护理工作时主要以家庭为单位,根据医学专业知识、心理学原理等,将完整、科学的护理方案制定出来,有利于使患者保持自信、健康的心态,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本文研究显示,在心理弹性、生活质量改善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其心理弹性,提升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赞,石锋,徐亚娟. 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0):1903-1906.

[2] 王凌玲,邱亚萍,郦兆栋,等. 家属参与式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影响的研究[J]. 重庆医学,2020,49(2):215-218.

[3] 刘仲梅,朱永梅,杨燕文. 个性化叙事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精神症状及自尊心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0,26(7):93-95.

[4] 杨娜,宫晓鸿,章艳.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病耻感与病耻抵抗的影响因素及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效果分析[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6(6):1282-1285.